第一章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特点、体系和展望第一节农业机械化的定义与基本内容第二节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第三节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特点第四节我国典型的机械化生产体系第五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展望第一节农业机械化的定义与基本内容1.定义:用机器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过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对农业机械化的定义: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2.基本内容:包括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销售推广、运用维修,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化微观和宏观管理第二节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机化发展60年[1]:1949~1959:制造补充旧式农具,恢复生产。1959~1969:国家投资农机工业,毛主席提出“农业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1969~1979:提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提出70%机械化的目标,只实现20%。1979~1989:小型机具迅速发展。1989~1999: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农业机械化。1999~2009: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2.1恢复生产阶段(1949~1959年)主要举措:1.增补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发展提水机具2.创办国营机械化农场3.试办国营拖拉机站4.创办农机工业5.成立科研院所机械化程度较上一阶段有所提高时期拖拉机总动力/104kw水田机耕船/台联合收获机/台大中型拖车/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04kw1949年7.351313286.5350年代末234.45490849085931234.45增长倍数3138382135增补和改良旧式农具,积极推广新式人畜力农具,有针对性地引进和仿制国外农机产品,使全国主要动力机械发展较快,机耕水平达到5.8%。2.1.1增补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发展提水机具1950年5、6月,政务院在中南海举办了新式农具展览,主要是马拉农机具。同年,国家着手在各地建立新式农具推广站。2.1.2创办国营机械化农场国营机械化农场使用各种较大型农业机械。主要工作包括:1.完成农场本身的农田作业;2.为附近农民代耕代种。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蒙和示范作用。国营机械化农场培养了大量的农机人才,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计划、机具的选型配套、农作物的机械栽培技术、机器的作业定额、维护保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50年春天,黑龙江国营通北农场第一批拖拉机女学员[2]。2.1.3试办国营拖拉机站1950年2月,我国的第一个拖拉机站在沈阳市西郊成立。1952年秋,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决定试办国营拖拉机站。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的拖拉机[3]东北国营九三机械农场[4]2.1.4创办农机工业1949~1957年,建立了一批农机企业,生产旧式农具、仿制国外新式农具,发展很快。1957年,企业发展到276家,已经能够生产五铧犁、圆盘耙、播种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15种农机具,并开始生产拖拉机。“一五”期间,农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4.5%。2.1.5成立科研院所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2.2探索与调整时期(1959~1969年)主要举措:1.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大搞农具改革运动3.国营拖拉机站下放与收归国营4.发展与调整农机工业5.建立农机修配网机械化程度较50年代有所提高:时期拖拉机总动力/104kw水田机耕船/台联合收获机/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04kw机耕水平/%50年代末234.4549084908234.455.860年代末1368.67800080001368.6718增长倍数3.81.61.65.83其他农具数量也有较大突破:机引农具34.54万台;机动脱粒机45.52万台;农用载重车1.56万辆;碾米/磨面机88.98万台;轧花机33.42万台;榨油机9.32万台。2.2.1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4年后,毛泽东把他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论述概括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时期,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针政策:1.先合作化后机械化2.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并举3.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4.农业机械制造以地方工业为主5.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农业合作社自己的力量为主等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国家设立了统一管理农机制造、修理、科研的机构,基本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农机化管理体制。2.2.2大搞农具改革运动1957年冬季到1961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具改革运动,参加的人数以亿计。农具改革运动促进了县、社工业,特别是农机具修造业的发展。当时全国公社农机具制造修理厂共有86000多个,县级厂2000多个。1958年4月,刘少奇在广州参观广东省农具改革推广评比展览[5]2.2.3国营拖拉机站下放与收归国营1958年国营拖拉机站下放针对国营拖拉机站经营体制,为解决拖拉机站在生产组织、经营管理与农民集体经济之间的矛盾,通过社有社营、国有社营、联社经营与国社合营等不同形式,将国营拖拉机站下放。1960年,各地人民公社普遍有了自己经营管理的拖拉机站由于许多人民公社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管理大生产的经验,管理人员文化和技术素质低,维修服务体系不健全,拖拉机和农机具损坏相当严重。1961年,拖拉机“趴窝”、“带病”的占2/3,机具利用效率很低,多数机站亏损。1962年,国家决定将拖拉机站重新收归国营到1962年底,全国拖拉机站系统的拖拉机只有4.9%实行社营。2.2.4发展与调整农机工业1958~1965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天津拖拉机制造厂、江西拖拉机制造厂、鞍山红旗拖拉机厂等一批农机制造骨干企业陆续投产,农机工业蓬勃发展。到1960年,全国农机制造企业达到2624家。由于农机工业发展与当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够协调,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1961~1963年,国家采取关、停、并、转等方式,对农机工业进行调整。到1963年,全国农机制造企业缩减到1301个(减少50%)。2.2.5建立农机修配网随着拖拉机和其它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长,农业机械配件生产和修理成了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为此,国家开始建立农机修配网。同时还投资新建了一批农机修配厂。现在部分省还有省级农机修造站。2.3行政推动阶段(1969~1979年)主要特征: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所有,国家、集体经营,不允许个人所有的政策。农业机械的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农机产品价格和农机化服务价格由国家统一制订。国家通过行政命令和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时期拖拉机总动力/104kw机引农具/万台机动脱粒机/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万台机耕水平/%60年代末1368.6734.5445.65145.51870年代末3537.46324.7232.8538.442.4增长倍数2.589.45.13.72.4到1980年形成了年产农用拖拉机13.85万台、手扶拖拉机35万台、农用动力机械2322.6kw、联合收割机6000台的生产能力,基本上与农机制造、维修、配件生产相适用,产品门类逐步改善。2.3.1提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奋斗目标1966年,国家提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并对实现这一目标做了规划和部署,采取一系列行政手段,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形成了全国性的农机化运动。目标: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用拖拉机达到80万台左右,手扶拖拉机达150万台左右,排灌机械总动力达到4444万千瓦。这个目标脱离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最终没能实现。2.3.2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农机事业费年年增加。国家还采取了降低农机产品价格、修理价格、油料价格,对农机生产、维修企业实行价格补贴等措施,以减轻农村集体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负担。1966~1973年,农机产品降价5次,农用柴油降价3次。2.3.3发展壮大农机工业,推进农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1966~1980年,基本上建成了农机制造、维修、配件生产大致适应,门类比较齐全的农机工业体系。1980年,我国农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农业机械,基本上都能够自己制造。农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得到加强,柴油机系列型谱和定型设计得到统一,并设计了标准化的系列产品。2.3.4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机化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化支持保障网络覆盖全国、遍布城乡。到1980年底,全国各省、市(地)、县均设有农机管理机构,每个县均设有农机修造厂,50%的公社、20%的生产大队建立了农机维修点,80%的公社还建立了农机管理站。县以上农机研究机构/个农机具试验鉴定站/个农机化中等专业学校/个省、地农机校/所农机公司/个2113461341402812其他各类机构数目如下:2.3.5农业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畜(头)∶机(千瓦)比例显著提高:1965年,100∶18∶4.61980年,100∶16∶47畜力相对减少11%,机力增加10倍以上。每万公顷耕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5台,小型拖拉机189台,农用载重汽车13.5辆,灌溉动力机械570千瓦。2.4机制转换阶段(1979~1989年)改革开放新时代:1.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启动全民所有制改革;3.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4.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特征: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2.4.1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调整农机化政策,提出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针。主要政策:1.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购买、经营农业机械;2.允许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市场;3.农机化必须为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民富裕服务;4.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5.分类指导,重点突破;6.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尊重和遵循商品经济规律,让农机化主要在市场的支配下运行;7.国家对农机生产和使用实行优惠;8.农机服务组织通过扩大经营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南方插秧机具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方式实现。北方旱地耕作,采用人工导向与机器动力结合的方式完成作业。2.4.2允许农民自主购买、拥有和经营农业机械政策背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机械经营与使用分离,导致农机化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1980年秋,安徽省霍丘县6户农民集资购买了两台江淮50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办起了第一个农民自主经营的拖拉机站,冲破了像拖拉机这样的生产资料不允许个人经营的禁区,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小型拖拉机和小型机动船,从事生产和运输,对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是有利的,应当允许;大中型拖拉机和汽车,在现阶段原则上也不必禁止私人购置。”农民由此获得了自主购买、经营使用农业机械的权力,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和联合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经营农业机械的局面开始出现。农民逐步成为农机化投资、经营的主体,代表着一个新的以民办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时期的到来。到1994年,在1435.8亿元农业机械原值中,农民拥有1134.6亿元,比重超过79%。2.4.3集体农机站、队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80年代初,集体农机站、队开始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打破大锅饭。一般有两种方式:1.集体承包2.包机到人:这种形式由于农民基本上不需要数额较大的一次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