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角度探讨合肥快速交通发展摘要:在城市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建立高效而快速的交通网络是扩大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实现城市之间的共生与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区域的角度对合肥与其周边的交通联系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快速交通组织的必要性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关键词:城市化;快速交通;合肥;区域发展;交通网络。Abstract:ThelinksbetweencitiesmoreandmorecloselyinthebackgroundofUrbanizationandregionalintegration.EstablishingefficientandfasttrafficnetworkisthebasisofExpandingmulti-levelregionalcooperationandachievingthesymbiosisanddevelopmentbetweencities.ThisarticlestudiedthetransportlinksbetweenHefeiandneighboringregionsfromtheperspectiveofregion.AndanalysedofthenecessityofrapidtransitcorganizationandinfluenceonurbandevelopmentKeywords:urbanization;rapidtransitc;Hefei;Regionaldevelopment;Transportationnetwork.一、快速交通发展的背景1.1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聚,使城市入口迅速增长,城市的数目和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在世界快速城市化的形势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都得到空前增长。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加速我国城市化已成为政府的主要经济战略目标。1.2区域一体化发展迅速由于城市扩展、城市化和郊区化、运输技术的进步等,城市和城市间区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中心城市尽管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在整个社会活动系统中,城市只是区域的一个组成、一种形式。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均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城市与城市以外的地域不可分隔,并且呈现出强烈的一体化趋势。构建一体化区域就需要扩大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强化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建设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整体效率。而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1.3区域性中心城市与组合城市的发展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集中表现在城市化以及城市扩展的焦点上。全球化的进程增强了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的联系,城市间各种要素流动的迅速增加,使得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全球化的城市竞争与区域性的城市合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城市之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尺度结合起来,形成为“全球城市地区”或“区域城市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可能包括一个中心城市及其组合城市,也可能成为一个巨型城市如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等,也可能包括数个地理上相对独立但又相互邻近的组合城市(如南京与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合肥)。1.4快速交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发生急剧增长,城市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得到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先后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长春、大连、南京等10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同时,沈阳、杭州、成都、西安、哈尔滨、厦门、苏州、东莞、青岛等33个城市正在规划筹建城市轨道交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还将有较大规模发展。二、合肥发展的背景2.1合肥的区域地理位置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已经是区域性大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及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2.2合肥发展中的战略机遇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传统城市的发展走向开放和区域化,网络城市的概念正在形成。因此,单纯从各个体城市角度出发确定未来发展规模和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将被削弱,而在更大程度上与区域发展背景相关。处于这一网络中的城市,其环境质量与运行效率的提高不能完全从自身范围得到解决,而更多地依赖于整体的环境质量与效率。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水平最高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水平也很高。近年来,伴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加快,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合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将明显加快安徽的皖江、皖中地区与长三角的资金、人才、物资、信息的紧密交流,起到更大的空间效应和社会经济的作用。2.3合肥交通发展现状2.3.1航空交通现状合肥拥有骆岗国际机场,开通了60多条国内外航线;另外正在建设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于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继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白云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的机场,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2.3.2铁路交通现状合肥拥有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建设中的京福高铁合肥至蚌埠段将于2011年底通车,届时合肥到北京将4小时内到达;合肥铁路南环线及合肥高铁南站将使合肥铁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之一。2.3.3公路交通现状拥有206国道、312国道、合肥绕城高速、京台高速、沪陕高速、沪蓉高速、合芜高速,是全国重要的公路枢纽之一。2.3.4水路交通现状合肥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皖中地区最大的水路货运集散地。合肥新港即将建成,届时船舶上达武汉、宜昌、重庆等港,下至苏、浙、皖、沪等省(市)的腹地港口,并通过江海联运中转至合肥或宁波、厦门、广州等东南沿海各大港口及世界各地。三、合肥快速交通的组织3.1快速交通组织原则合肥快速交通组织原则是:以轨道线路和高速公路提升区域交通主轴线的服务水平,以网络型的高速公路布局强化区域交通系统的服务能力。规划区域主通道、城际走廊、市域射线三个层次的公路网络,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撑。3.2合肥都圈的快速交通体系建立随着国务院批准分撤巢湖市,合肥一夜间具备了大城市的发展体量。同时,合肥、马鞍山、芜湖这三个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实现了无缝对接,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肥都市圈(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合肥都市圈的主要空间形态是多中心组团式,组团式都市圈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由于合肥位于整个都市圈的中心,合肥中心城区可以建立以地铁为主的交通方式,而进出中心区的交通方式以轨道(地铁、郊区铁路)和RBT结合的交通方式,都市圈各中心城市之间交通方式一般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主。在交通轴线上,各种运输方式的功能是不同的,应当协调发展形成综合交通通道。随着巢湖的并入,合肥城市区域面积变大,为加强城市的凝聚力、打造巢湖城市副中心,就要组织好合肥各组团中心与巢湖中心的联系,实现半小时交通里程,因此轨道交通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因其速度快、容量大、站距大的特点使多中心的发展成为可能,同时避免了公路交通容易导致城市沿交通线无序蔓延的弊端。合肥与淮南、六安、桐城之间要实现1小时交通圈和1小时生活圈,应实施以综合交通为依托,建立快速公路网络与快速铁路端点对接相结合的快速交通系统。快速公路网络以合肥为中心成放射式,各副中心城市建立圈层网络;快速铁路只需沟通合肥与各副中心,充分发挥合肥中心城市的辐射、集聚效应。3.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在长江三角洲各主要都市圈的交通规划中,合肥都处在圈层边缘,合肥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就要努力主动实现与其主要城市和相邻城市间的交通对接,合肥与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城市带的主要交通联系集中于东和东南两个方向上,东南向是与杭州都市圈沟通的主要方向;而东部则具有交通优势,且与巢湖市距离相当近,便于协同发展,并且向东发展依次面对南京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由于合肥及合肥都市圈与长三角各都市圈的要素流动是以物流为主,而且城市通勤距离远,人员流量无法突破轨道交通的门槛,建设轨道交通非常不经济,铁路和高速公路是比较合理的选择。航空、航运适合网络开放型城市群交通需要。但随着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系的增加和高速公路交通联系的加强,以及合肥本身的航空交通已经很发达,合肥重新建设高等级机场的意义不大。南京是距离合肥最近的特大城市,也是与合肥经济联系最多的城市之一,合肥的城市空间发展必然要将与南京市的联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加以考虑。建立沟通合肥或巢湖与南京的轨道交通联系是发展的需要。四、快速交通体系建立对合肥的影响4.1促进城市新结构的建立快速交通体系的建立加强了合肥的凝聚力,城市由若干组团共同组成,每个组团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的分工,组团之间控制绿地,通过快速路或大运量轨道交通联系各组团形成多中心组团结构。这种结构与环境的结合较好,也有利于摆脱单中心扩张的弊端,是一种有机集中与分散结合较好的结构。在合肥,北城新区及店埠、上派等镇的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加上政务新区及滨海新区的建设日趋完善,因此有条件采用这种空间结构。4.2促进多中心城市群体网络的形成将大城市单中心的功能逐渐分散,建立多个副中心,需要轴向交通来引导,随着快速交通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居民居住范围,在距离交通干线近、或接近站点、枢纽的地点就会迅速产生入口和经济的集聚,从而成为城市副中心或次中心,使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多中心城市群的发展。合肥都市圈快速交通系统的建立避免了整个城市形态由市中心无序向外蔓延“摊大饼”式的发展,形成以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为中心的区域城镇发展体系。4.3直接牵引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城市化带动区域快速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而交通的延伸刺激了所到之处的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与交通互动发展造成的结果就是城镇群体沿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合肥城市原有布局形态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方向三翼伸展,这是根据当时合肥市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过程等诸多客观现实而确定的。但在区域空间发展的背景下,合肥需要建立了向东、东南方向与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南京联系的快速交通,必然会引导城市空间向东、东南方向发展,同时巩固巢湖副中心的地位,而这也是城市整体发展的必然选择。4.4快速交通组织对合肥在区域发展的影响合肥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最近的一个省会城市和大城市,区域的合作首先是加强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合作,建立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联系能促进合肥沟通东西的交通枢纽地位,同时能推动合肥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吸引更多、更强的企业、资本、技术、人员、信息和产品的进驻,不断加强合肥在区域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五、快速交通规划应注意的问题虽然快速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但也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不可能所有的城市都要依靠轨道交通来解决交通问题。因为毕竟轨道交通需要巨额投资,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比较长的建设周期。期待轨道交通解决交通问题,是不够客观的。第二,有些领导期望通过快速交通的建设来消灭城市的交通拥堵,根据国际经验和研究这是很难实现的。拥堵是一回事,快捷的大运量的交通是另外一回事,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需更复杂的研究。第三,快速交通建立完善了也需要政策来引导城市发展,要融入发达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机遇与挑战的竞争,合肥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与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胡雁霞,《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同济大学,2010.03[2]姚士谋,《合肥市在长三角城市群区内的成长与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网,2011.0[3]刘天东,《城际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中南大学,2007.06[4]范观兵,《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研究报告》,中共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2011.10[5]王莉岚,《城市群城际快速交通体系规划研究》,西南交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