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嘉莹说词看跨文化解读文学经典的启蒙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叶嘉莹说词看跨文化解读文学经典的启蒙意义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3-1010:17:08点击:2摘要:叶嘉莹以传统文学经典为中心,构建了一个文化传播的辐射场景,进入这个场景的阅读者和听众也就借此领会了本土文化的精华所在。作为启蒙式演讲著作,从《唐宋词十七讲》到《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运用符号学、接受美学、阐释学等外来之理论来解读作品之际,并没有喧宾夺主,更没有强行介入文本之中,而是提供了解读经典的新视角。文本自身的诗性特征为解读之根本,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资源在文化全球化时代里能够站稳脚跟,自身的光彩不变,面目依旧可焕然一新。叶嘉莹的跨文化解读方式是文学文本经典化的一环,文学文本在受众的期待视野中继续其经典化进程。叶嘉莹以文本的审美潜能作为出发点,在学术讲演中,以经典文本为中心追根溯源,发掘作者与既有文学资源的关系,继而以符号学等外来理论观念分析文本的艺术价值,再从文学接受史层面,将“各代读者”的阅读体验拈出并加以阐释。这样的阅读活动正是与进入阅读现场的新读者对话,在与当代读者的对话中构成了新的文学经典化行为。关键词:文学经典;叶嘉莹;跨文化解读;启蒙意义文学需要启蒙吗?当一部文本摆在你的面前,你把它捧起来,汉字或者英文,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却并不容易。这需要阅读经验的积累,年龄、空间、阅历、背景,都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很多空白留下来,你能够发现并且填补吗?你的期待视野和文本之间会建立怎样的联系?文学经典的生成史就是一部阐释史,阅读者可能是欣赏者,也可能成为研究者。如果没有导引,面对阅读障碍,欣赏者就此停在文本的中央止步不前,这就需要文学启蒙了。文学经典的跨文化阅读被认为是一种超常的能力,在经典自身的质性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借助“天外来客”的说法使我们豁然开朗?叶嘉莹对于词文本的跨文化阐释也许能为我们指点迷津。本文试图从叶嘉莹对经典词作的解读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她借助于外来文学观念与本土文学观念的融合来解读文学经典,发挥了文学启蒙的作用。一、文学启蒙:跨文化解读文本的拓展意义从未知到已知需要一个过程,文字阅读更是如此。“读书必先识字”,识字而后能读,能读而后会意,说起来简单,真正进入康德所说的“成熟状态”可不容易。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至少要达到知情会意,需要有一个中介充当导引者,文学启蒙的意义也__就在此。康德给启蒙下了一个定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①,人类是一个群体,文学是一个领域,虽然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领域,因为这个领域可以装下无限大的想象世界。在我看来,文学阅读者的“不成熟状态”指的是以接受为主的一个时间段,他自己并没有独立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只能接受第三方的导引。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导读文本,才会有文学启蒙活动,而不是运动。导引者提供门径的同时,是否也会关闭了本应敞开的文学空间?读者一旦接受了他人的引导,文本的可确定性自然增强了,许多观念甚至不可移易地成为定论,这也是“不成熟状态”下出现的一种趋向,形成容易,改变很难。康德解释说:“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幼稚园、小学、中学的学生,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似乎处在“不成熟状态”,到了大学,自主学习成为主题,他们才开始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当然这也需要一个磨砺的过程。独立阅读、独立思想成为唯一“通幽”的“曲径”。从父母和教师那里,我们获得了一些至多是二手的知识,距离阅读真相还有一段路程。作为中介,他们引领阅读者进入了文学的世界,采撷花果的同时也忽略了很多风景。随着时间的流逝,阅读经验增加了,我们就能学会自主阅读,启蒙的意义也就完成了。读者需要自已“有理性地阅读”,自己面对文学的灿烂星空去捕捉会心的一笑。康德说:“懒惰和怯懦乃是何以有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已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naturalitermaiorennes)时,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以及别人何以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俨然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的原因所在。处于不成熟状态是那么安逸。如果我有一部书能替我有理解,有一位牧师能替我有良心,有一位医生能替我规定食谱,等等;那么我自己就用不着操心了。只要能对我合算,我就无须去思想:自有别人会替我去做这类伤脑筋的事。”②作为接受对象的阅读者总是希望直接获得可确定性的结论,这让他们减少了思考的难度,于是,对文学经典的独断性解释往往能够占据上风,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如果形成这样的传播链并且循环下去,文学经典就会一直占据一个封闭的房间,房子没有窗户,阐释的路径就被封死了。打开窗子的人就是承担文学启蒙责任的学者,她(他)们像使者一样,让不同背景的听众获取知识,获得智慧,点亮传统的烛火以照耀现世的生活。叶嘉莹是一位诗词研究专家,也是一位传播诗词文化的使者。改革开放伊始,这位名播海内外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就回国讲学,她以唐宋词艺术讲演为主要内容的精彩讲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听讲的受益匪浅,读讲稿的同样如此,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挥之不去。母语文化在她的口中笔下生根发芽,焕发了新的生机。《唐宋词十七讲》《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北宋名家词选讲》《南宋名家词选讲》《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等。“迦陵讲演集”的作品以发掘传统诗词的审美意蕴为中心,赢得了阅读者的青睐,长期销售不衰,读者群遍布社会各个阶层。跨文化解读方式使其新颖,诗词解读的演讲效果使其耐听,演讲者的文化魅力使读者入迷,凡此种种都是文学启蒙效果的影响因素。叶嘉莹的影响力首先来自校园之中,她的讲座吸引无数学子对唐诗宋词产生了兴趣,听讲者人数之众、身份之广,笔者更是在现场中感同身受,乃至于有听众由学习者成为作者,为叶嘉莹撰写整理口述《红蕖留梦》一书。其次,当现场讲座转换为光盘、视频以及书籍著作时,她就会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再者,叶嘉莹所从事的创作活动和文化研究活动对于词学研究领域也发生了较大影响。让诸多的倾听者从槛外到门内,这就是文化启蒙的意义。那么,叶嘉莹是如何阐释中华诗词经典的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叶嘉莹从加拿大回国讲演,以唐宋词解读开启了她的启蒙之旅。作为海外华裔学者,她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域外文化观念的影响,而青春时期受教于顾随先生的学习经历,又让她具备了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取外来之观念与本土文学文本相结合,就会构建一个可以内外延展的解读空__间,至少让读者和听众耳目一新,收到了极佳的传播效应。中外之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在叶嘉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其著作,笔者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叶嘉莹跨文化解读文学经典的行为之中。二、中学为体:跨文化文本解读的可能性母语文化自身的魅力是从根本上存在的,阐释者采取的视角和方法则是多元的。只有抓住母语文化的根系,窥得枝繁叶茂的基本情状,才能撷取精华,才能金针度人。叶嘉莹的说词系列作品正是遵守了“中学为体”的基本理念,才会收到拈花微笑的作用。叶嘉莹说词,自然以词作之经典为中心,形成词论、词人、词作的三位一体。以词论为中心有《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人间词话七讲》《迦陵说词讲稿》等等;以词人为中心者则有《灵溪词说正续编》《唐宋词十七讲》等等;以词作为中心则有《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北宋名家词选讲》《南宋名家词选讲》《清代名家词选讲》等等。这些以讲演为主要解读方式的著作是以中国文学传统为中心而展开言说的。叶嘉莹先生形成具有自家面目的一部词史,词作在词史的长河中自然都是朵朵浪花,每朵浪花的形成都是因为创作者,所以解读词作离不开知人论世。基于此,才会沿着词人的人生体验讲开去,才会沿着解读者的人生体验讲起来。《唐宋词十七讲》就是一个有效的例证。这是作者根据1986年在北京、沈阳、大连等三地讲课整理出的讲稿,也是作者演讲集中较早的一部。这部讲稿并没有明确的体系,而是依人讲起,共涵盖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晏几道、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16位词人。如果仅从目录来看,就是讲词人的,细读讲稿才发现对于词人词作的抉微品赏中自有一部唐宋词史在,自有作者的影子在。正如史树青所说:“读之者,可以温故,可以知新,对古典诗词之学习与评赏,定可借此而获得更多之感悟和启发”。①“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不是问题,理性的自由分析能力需要阅读经验的积累,包括接受文学启蒙活动,活动本身并不起决定作用,场景的意义却非同小可。阅读经验就是在传播者、文本、接受者的互动之中逐渐获得的。这部书稿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善于循序而讲。所谓循序不是依照规定的程序,而是自然有序。以开篇来说,叶嘉莹先生从自己的身世说起,从归国的见闻说起,讲到自己学词的过程。于是,记忆最深处的词人词事就浮出水面了。顾随、王国维,终于讲到《花间集》,进入正题。因为主讲人心中有词,也心中有情,自然就会把回到故土的感受与诗词结合起来,这才是浑然一体。以三种境界作为一个讲述正题的起点,叶先生以跨文化解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演说方式进入角色,她讲述了“词之言长”的特质。这些话看似在“跑野马”,实际上和作者要讲到的温庭筠很有联系,如引入张惠言的词论观就与温词的兴发感动大有关联。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叶先生采取逐字逐句的分析方法,这样就以意象为中心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如对“小山”的解读,到底是指眉毛、枕头还是屏风呢?经过旁征博引式的精彩分析就会得出准确的观点。这部书稿的第二个有优点就是讲法上的先见木而后见林。一个温庭筠就用了两讲,其实就是讲了两首《菩萨蛮》。不像一些文章讲到一位作家先是给出特色,然后举出作品稍加分析,最后总结一下。叶嘉莹用的是比较随性的讲法,两棵树就可以看见这片森林的风貌。讲者还会不时地向外延伸,如提及李清照,将温庭筠写花儿与李清照写花儿比对着讲,自然就涉及后者对前者的承袭与发扬了。正如作者所说:“在讲解和评赏时,我们就要区分每一个作者有什么不同的特色。我的重点要放在两点:第一点,就是每一个作者的风格的特色;第二点,就是这个作者在词的发展历史之中,他所起的作用,他所占的地位。”②这部书稿的第三个优点是具备了大信息量的文化传递功能。叶嘉莹在讲课中经常围绕主题追根溯源,让讲述内容立体化了。如讲到中国文学的比兴传统,就从词体追溯到孔子和屈原,在故事化的讲述中融入自己的文化理念,也让她摆脱了就词论词的窠臼,能够体__现出内蕴的厚重。叶嘉莹也常常使用比较的方式,如词人之间、词作之间、风格之间都随手拈来,经她一讲就焕发生机了。讲到姜夔《暗香》就引入杜甫《佳人》,将文本之间建立联系,这也是叶嘉莹讲词的魅力所在。她对诗词的热爱,她对祖国的深情,她对文化的理解都融入一场又一场的讲座中,足见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此外,叶嘉莹自己就是一位歌者,她写下了为数不少的诗词作品,写家更知创作苦,这样讲起来也就入木三分。除了上述三点,读《唐宋词十七讲》等著作还会让我们有如见其人、如听其声的感觉,读文字就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恍如进入文学之宝库,在叶先生的导引之下,徜徉其间,通往诗词文苑的路上落英缤纷,需要不时地停一停,品味一番才能再度前行。文学经典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我们浑然不觉,只有经叶嘉莹的指点方能悟得一二。《唐宋词十七讲》是一本耐读的好书,与叶嘉莹的讲演集系列作品具有同质性,能够引领我们进入中华诗词的殿堂,感受到文学经典兴发感动的力量。这时候,我们才会感叹祖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这也是读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意义所在。叶嘉莹以传统文学经典为中心,构建了一个文化传播的辐射场景,进入这个场景的阅读者和听众也就借此领会了本土文化的精华之处。不仅是讲唐宋词,即便讲唐诗,她也注意以知人论世之法讲文本,如关于柳宗元,她以家学门风论之①,士族身份与文学活动也就产生了有机的联系②。作为一部启蒙式演讲著作,从《唐宋词十七讲》到《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运用符号学、接受美学、阐释学等外来之理论来解读作品之际,并没有喧宾夺主,更没有强行介入文本之中,而是提供了解读经典的新视角。在叶嘉莹的讲解视域下,“要眇宜修”的文学传统融为唐宋词美学风格之来源③。传统资源所形成的可阐释性,文本自身的诗性特征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