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授一堂初中思想品德课看审美的态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态度【摘要】教学是一种高度融合的艺术,熔铸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成为教学主旋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是指把教学活动视为一种审美对象,要正视审美在教学中的作用,寻求运用审美增强教学效果的途径,使教学过程尽量和谐优美。【关键词】教学过程,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态度美学,是以研究美的本质及其意义为主题的学科,它是哲学的分支。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美学主要研究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①谈到审美,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有的人感觉绘画雕塑精巧细致、更胜一筹;有的人认为锥子脸符合大众审美,是美人坯子,也有的人认为鹅蛋脸大气美丽,更平易近人。关于具体哪个更美,就看审美主体如何去审了。美源自于生活,源于对事物的审美感知,源于人心灵深处的体验和无限创造力。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感知美的心理,美便无处不在。其实,在教学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存在教学美,克莱德·E·柯伦曾这样说“当教师更多地懂得美的素养怎样进入人的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的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体验方法时,他们也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教学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何为教学中的审美?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了解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等,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教学美的深刻理解。我认为,教学中的审美是教师和学生双审美主体教授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无功利、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是师生在理智和情感、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与发展的审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知识、学生与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认识与理解,教授与学习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也就是审美关系。其中,审美的客体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诸环节,教师和学生是审美主体且又互为客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也是特定环境中的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教学过程不美,有可能损坏教学效果,也会破坏教学固有的美。二、教学中为何要审美?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一堂成功的课总给人一种艺术创造般的美感,对于这一点,一些优秀的教师说过:“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从‘美’着手,体现教学的美感性,让儿童从小受到美感的陶冶,必有利于完美人格的培养”。②教学美不是外部的附加物,也不是抽象美绝对概念,它就在教学过程本身,以现实的经验形式给人以精神陶冶和情感满足。教学过程具有审美属性。我们知道,审美是一种态度,然而,审美主体究竟以何种态度、价值观、心情去审美,才能获得最大的审美愉悦,不同的审美主体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双主体的地位,作为教学美的审美主体,审美原因也就呼之欲出。首先,审美是人性的需求,是为了追求人性的完美,这对于学生形成完美人格至关重要;其次,审美是一种体验,是审美主体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是一种当下的体验,教学美正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体验,是一种情感共鸣,而真正的教学美也应当是物我两忘的人生体验,是师生之间共同的情感追求;最后,审美是历史的、文化的活动,没有任何的审美能离开文化,任何审美都是建立在已知历史、文化之上,是不断发展的。审美化教学,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塑造美的心灵,而且能够丰富美感,发展创造智慧,同时,寓教于乐,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共同创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教师的动情传情以及教学语言的“以情激情”;多样化、形象化、创造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审美观照与实践操作的互促促渗。当师生真正懂得如何去领略艺术、欣赏艺术、让艺术之美融入到自身的心境与目光中,在现实生活中,便会留意身边的事物,用心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还会通过视觉将自己融入艺术氛围之中,体会其中的快乐。三、教学过程中如何审美——审美应具备的几点态度一般而言,审美要具备三种态度:(一)审美要抛弃科学与实用的态度,要有审美的眼光。这是由于科学等同于理性态度,所以科学永远建立在审美的对立面,科学和理性不是审美该具备的态度。审美是感性的、直觉性的,是直截了当的主观感受、心灵认知,是一种同情体验活动,是人生思考和感悟,而非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不是实证主义,远离实证主义。凡是美的,都要去实证主义,去功利,去理性算计。审美是人与事物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是超道德、超价值的。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弥漫着严重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教学因鲜明的目的性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它以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为最终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实现,即使有精神的需求,也是与物质生活密切挂钩。③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试而教学,遵循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规律,通常唯“标准答案”为正确知识标准,学习知识模式化机械化,排斥感性与创造;教师为了升学率把考试重点教给学生,学生为了升学只学考试重点,一个个成了考试机器,看似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实则失去了更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素质差,人格不完整等,适应社会能力差;教师仅仅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只用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来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成长、心智逐渐成熟、人格的完善和健全。教学过程中仿佛只存在传授和接受,反而丢失了最关键的环节——思考和反思。太过功利化的教学,就这样失去了教与学的“美”。一种有代表的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不但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特殊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过程;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记忆的活动,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特定的教学对象所进行的艺术性创造,教学过程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的性质。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美,不但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师生对知识本身的追求与探究,以及促进师生人格全面健康发展。(二)要有审美的距离,主要指审美的心理距离。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需保持一定的距离,审美距离包括现实距离和心理距离。懂得审美的人,总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审美的距离,不能太近和太远,太近、太远都会破坏美感,达不到良好的审美效应。审美还存有“心理距离”的问题。“心理距离”,是指人在审美时,由于经验功利,主观情感等不同,而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审美“心理距离”产生于人的思想意识。也有些人,审美时,感情不够投入,没有进入审美对象所创设的情境中,没有受到感染,没有产生共鸣,所以,无美感可言,更不用说受到美的陶治。在教学审美中,要丢开寻常看事物的方法,要有寻求美的恒心和毅力,要有独特的看事物、欣赏美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给予及时鼓励和夸奖;学生也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教师的长处。审美具有创造性,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东西越是美的,需要审美的心胸和技巧,要善于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美。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改变,需要学生来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改变,也需要教师来发现,用创新的眼光来发现美,用异于他人的视角,得出创新的观点,从而获得巅峰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保持合适的审美距离。比如,师生间现实距离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亦师亦友更有利于教学,也有人认为严师出高徒,那么本人认为,师生在课堂上应该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就是引导、指导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的类似长辈的角色,学生是跟着教师的引导去主动思考和感悟的学习者的角色,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就能很好地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不解的困惑和精彩的回答,学生也能被教师的讲解吸引、发现课堂的魅力,师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必然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在形象和教学艺术进行审美的批判。事实上,教学是在知识信息链形成的特定气氛下师生间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通过采用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一定的操作系统来传递信息,教师对各种教学变量的操控,从而使教学具备了艺术特征。⑤要使教学获得成功,教师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审美角度进行考虑,向艺术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审美心理距离不及,会严重阻碍美感的产生。从审美的心理距离来看,师生都带有各自的背景、经历、渴望、秉性进入教学过程,然而每个人的格调、情操、有高雅和鄙俗之分,学习意志、品质有坚韧和薄弱之别,正是这些有个性的自我,在一个学习集体中互相支持、欣赏、质疑、批评、辩论,每个人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战胜弱点,锤炼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看到“自己的各种能力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提高和完善”,⑥求知的毅力得到锻炼,求善的努力得到坚持,求美的意愿得到张扬,审视自己的内心,提高自己的品味,批判、否定一切假、恶、丑的东西,摒弃自身一切不美好的缺陷。(三)要有审美的心胸。这里是说要有三种“心”:其一,平常心。现代社会的特点是浮躁焦虑,这是困扰个人思考、想象的主要外在因素,因此,审美要有一颗平常心,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具有批判的想象力,从而找到审美的平衡点。教学中,师生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摒弃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陈旧教育思想。对于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本身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审美对象,其审美价值主要来自人类智慧的创造性活动,这是一种积淀着人们长期实践过程的静态美、理性美,教学内容的这种美比之形式美更深刻更强烈,它在学生引起的是理智的满足。⑦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努力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领略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情境或理性的美。师生用平常心来面对每一次的考试筛选,用平常心来发现教与学的艺术和魅力。其二,童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心逐渐丧失,只有童心才是不算计、不困惑,才是不焦虑、不急躁,才能获得平常心、审美感,才是幸福快乐的。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来勇敢追逐与探究知识的奥秘。世界的规律性、知识的有序性使得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而童心恰恰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从而产生出发现和识别真理的灵感。如果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这种审美感受,就便于他们发现、分辨和掌握这些知识,指导学生按照“美”的原则去探索“真”的知识。对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保持一颗童心更能挖掘理性的美、科学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生态审美时,需要忘掉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童心有利于物我两忘,物我同一,有童心的观察者心灵越是敏感,越能感受到他与自然美浑然一体。其三,闲心。现代有一颗闲心是很难得的,忙碌而急躁的社会使得人们心理容易发生异化和扭曲。闲心是一种真正的休闲,是幸福的,人们只能靠不浮躁的闲心、真正心灵上的放松才能获得审美体验。难得的闲心,使得师生发现平时教学中看不到、听不到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在和教学呈现的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教学主体对永恒的人类实践活动和人的生命存在意义有瞬间的体验和愉悦,“超越认识的局限,深入体会认识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理趣”,“充分享受师生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的情趣”,“真正领悟心灵碰撞过程中智慧提升的乐趣。”⑧而这种超越性的认识、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等都离不开一颗闲心,一颗超脱物外,超越功利局限、实用主义的闲心。尽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已经决定,但是教师不能仅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是否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过程。教学必须以审美的方式存在,失去了审美的教学就只能是现实需要下单纯的知识授受活动,完全受功利奴役,被实用规范。这样的教学在形式上可能走完教学过程的全部环节,但对多样性意义世界封闭,不但使受教育者变成单纯被加工的对象,完全工具化,而且使施教者自身也因强迫性而工具化、实用化,窄化教学创造的空间,不给反思产生任何机会。教学也失去自我支撑和超越的任何可能性。这种教学不论对受教者还是施教者都没有任何前途,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个性也不会从中产生。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和学生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过程都能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