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30233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古代文明得以传承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拥有很久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可是由于两者地处不同的地方,经过漫长的独立发展后,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很多文化因素,找到共同点,这样才能使两者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特色习俗中西差异0引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强烈,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的差异,所以英语翻译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在实际的交流中,双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当中,会出现偏差,下面就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英语翻译差异的原因。1认知角度由于每个民族有他们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不同的民族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认知角度不同,认知角度不同,一个词语代表的意思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注意。就拿颜色来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每个颜色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同一颜色的词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白色在中国代表着不详,人们只有在老人去世时戴上白色的孝布,以及在有人去世的家庭里过年时就得贴白色的对联,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而在西方国家,白色象征着天使和纯洁,他们结婚时新娘就穿着白色的婚纱。再看红色,在中国,红色意味着喜庆,欢乐美满,在过年时,在家门口会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会贴红色的春联,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例如结婚和出嫁,人民会用红色来增添喜庆,在自己的本命年里,人们会穿红色的衣服,红色还有避邪的说法,再看西方,在他们看来,红色是暴力,血腥,一种厌恶这种颜色的认知。然后就是蓝色,蓝色在英语国家是忧郁,代表心情不好,蓝天是说没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当人们说蓝天时,大家第一反应是碧水蓝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代表的是快乐的积极的。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代表颜色的词语,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认知的不同是不可改变,体现是是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要特别留心。2宗教信仰宗教强调的是人类对于一种超出自身认知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安慰。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的文化开始发展,从春秋就开始出现的道教,以及在唐代就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这两个宗教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维护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在英语国家中,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的教义是“尽心,尽力,尽意爱上帝”和“爱人爱己”,基督教徒他们崇拜上帝,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上帝安排,上帝就是他们心中的神。举个例子,我们来看同一语句,中西翻译的就不同,“成事在人,某事在天”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西方翻译着翻译是“Manproposes,Goddisposes”,中国的翻译家翻译是“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这两个不同的翻译就体现出宗教不同,翻译不同的特点,在中国,东方佛教色彩强烈,”上天就是天神,就是英语单词heaven.而在西方,上帝是神。可说这种翻译就考虑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符合人民的不同的心理期盼,也体现出在翻译时要注意宗教信仰,否则会闹出笑话。3风俗习惯我们知道,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反映,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经济决定这风俗习惯,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更准确的翻译出符合的东西。在中国,当我们遇见熟人时,我们互相打招呼用“吃了么?”“去哪儿呀?”,翻译成英语就是“Haveyoueatenyet?””whereareyougoing?”.而在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见面说“Hello”“Itisaniceday”.可见,如果翻译者不知道这些习惯,那么就会让那些不了解东方文化的人误解,从而闹出笑话。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知道,中国人有谦虚的美德,当受到别人的表扬时就会很谦虚,当一个外国人赞许一个中国女人很漂亮,他会说“Youareverybeautiful”,如果翻译不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用中国习惯的说法就是“哪里,哪里”,那他翻译出来后会让外国人很困惑。所以我认为,此时翻译不仅要表达出这位女士的谦虚态度,而且还要符合西方的习俗,这样才能不让外国人疑惑,使交流顺利进行。我们知道,我国的饮食习俗和西方国家大不相同,在中国,谷物是主食,谷物主要包括小米,谷子,大米,这些食物在中国以蒸煮为主,属于清淡型的主食,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主食是小麦和大麦,主要通过磨成面粉后经壁橱烘烤而食用,面包是主食,糕点也非常多,他们的早餐煎鸡蛋是常用食品。在翻译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有几个典型的例子“粗茶淡饭”翻译为“breadandwater”,家常便饭则翻译为“breadandcheese”,饭碗“breadandbutter”,还有一句谚语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翻译则更为灵活“Onecannotmakeanomeletwithoutbreakingeggs”,可见,风俗习惯对于英语翻译很重要,因此必须要考虑这个因素在里面。4地域文化我们知道,地球很大,每个地方的气候不同,不同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他们民族所独有的地域特点,从而形成特有的地域文化。在中国,我们提到东风,自然会联想到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木茂盛的景象,东风代表着好天气,好的欢乐的事。提到西风,则会想到树木凋零,大雪纷飞,一片萧索景象,白居易的《南浦别》中写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中的西风就是凄凉的写照。而在西方,东风意味着冷风,是寒潮来临的前奏,东风来临后,人们大多都闭门不出,准备着受到寒冷的侵袭,西方则是代表着暖风,暖风来临,万物复苏,百花开放,一片生机。“Bitingeastwind”的翻译是“刺骨东风”,在英国诗人在《西风颂》中,有一句“O,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在翻译时,必须要把“wind”翻译成西风,只有翻译成西风,才能表达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斗志,这就需要翻译者了解西方的地域文化。在《南浦别》中,西风如果翻译成“Westwind”,当西方读者读到时就不会体会到诗人当时作诗时的凄凉之感,这就是翻译的差异。之所以造成差异,是因为不同的地域文化造成的。我们通过地图以及查阅资料知道,英国是一个岛国,面积小,并且地处西半球,背靠大西洋,从欧洲大陆背部吹来的东风是冷风,很寒冷,当吹东风时,像是处在冬天一样,从大西洋吹来的风是西方,由于来自海洋,所以是暖风,温暖舒适,当西方吹来时,感觉像是春天一样。而在中国,由于中国地处亚欧大陆,是个典型的内陆国家,西部地区是高山,崇山峻岭,东部面临大海,所以当东风吹来时,带来了海风,蕴含着热气和大量的降水,刚好此时万物复苏,温度升高,于是春天来临,东风是春天来临的信号,所以欣喜,当冬季来临时,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刮起了西风,西风带来的是寒流,所以气温迅速下降,寒冷无比,所以感到凄苦,西风是寒潮来临的标志。所以翻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差异,否则会出现因考虑不全面而出现错误的翻译。5思维习惯和个人喜好导致的文化差异在东方文化中,讲究的是中庸之道,事物有三个方面,支持,反对和保持中立,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中庸之道,它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讲的是天性,讲的是统一。可是在西方文化中则没有这种思想理念,以他们的思考方式,事物只有支持和反对两种态度,根本不存在中立的说法,因此在英语翻译时是不能出现像“我保持中立”这一类的句子,这样不符合英语国家的思考方式,会对我们的读者造成误导,从而产生困惑,所以翻译人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翻译出正确的句子,要给出明确的态度,支持或者反对,不能模棱两可。然后就是个人喜好会影响翻译句意的准确性。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对它很敬仰和喜爱,中国人总是以龙的传人自居,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历史朝代里,皇帝都自称龙,自称真龙天子,代表的是强大与权力,拥有整个国家,是精英中的最强者,而在现代,很多人都以龙为名,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希望他们像龙一样一样一飞冲天。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可怕残忍丑陋的生物,代表的是暴力血腥,是邪恶的象征,非常令人讨厌。还有就是狗,在西方,狗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员,是伙伴,可以信任的家庭成员,而在中国,狗常用来比喻坏人和见不得人的事,与之有关的词语是贬义,例如狐朋狗友,猪狗不如等,如果在翻译时,不懂得这个,那就会曲解意思,从而翻译错误。0结语翻译是两者语言实现文化交流的手段,因此很重要,也具有新的发展前景。要重视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分析在翻译时出现的跨文化的现象,尽量避免出现因文化用语失误,从而导致错误翻译情况的发生,以上就是我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的分析,欢迎大家提出改进意见。参考文献[1]孙佳.试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刘乐.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0[3]刘连芳,王春晖.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长沙大学报,2010[4]王楠.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科教文化(下旬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