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俗语看沛县与微山湖的关系孙尊斌沛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理上最大的特点是东面紧靠微山湖。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沛县的基本地形,左右了沛县人民的生活,从而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曲折复杂的历史剧。微山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沛县人民,也给沛县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微山湖对沛县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些影响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在现实中还存在着。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因湖而形成的特殊地缘关系和历史事件,沛县人民创造了许多方言俗语,一代代口口相传,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方言习俗文化。而今,我们今天每当提起这些词语,就会联想到那一页页厚重的沛县历史文化。本文中,笔者将十数条相关的方言俗语,略加阐释,期望读者能够从中窥视出沛县与微山湖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百里平川地,十里高三尺这是描写沛县地形的俗语,概括得非常准确。正因为沛县紧靠微山湖,地势西高东低。地势的坡度有多大?从微山湖岸边往西,差不多每十里地高出一米,所以叫做“十里高三尺”。由于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的水自然都要往东流,尤其是故黄河在沛县西南部一次次决堤,滔滔黄水顺流而下,直灌微山湖,使沛县地区形成黄泛冲积平原,所以称为“百里平川地”。南修高头挡黄水,北修长城挡鞑兵所谓“高头”就是拦水大堤,现在微山湖西岸的大堤,年岁大的老百姓仍叫它“高头”。那么,微山湖在东面,为什么要说“南修高头”呢?原来这个“高头”不是指微山湖大堤,而是指黄河大堤。现在的黄河自然是在我们沛县的北面,但我们不要忘记,黄河曾经在沛县的西南方流经600余年。金代明昌年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改道,沿古汴水至徐州夺泗注淮入海,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河道北徙,由山东利津入海,今日流经徐州市区的黄河故道就是当年老黄河的遗存。沛县地区亘古就是一片低洼之地,所以古有“沛泽”之称。在这600多年里,西南的黄水无数次地冲破堤岸,如天上之水,向着沛县顺流而下,吞没良田,冲塌房舍,漂没财物,淹死人畜。这就是当时的沛县人为什么要到南边修高头的原因。这也是沛县南部一字排开的魏堤口、田堤口、崔堤口、闵堤口、孔堤口、刘堤口等村庄命名的由来。悲壮的历史就镌刻在这简短的俗语之中,让沛县人永远不忘。沛县人把修黄河大堤和修长城并列起来,强调了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死存亡的巨大作用。黄河的夺泗入淮,使徐州、淮阴间的泗水故道河床淤积,严重阻碍了泗水的畅通,从而使济宁、徐州之间的低洼地带长期积滞成泽,这又是微山湖逐渐形成的原因。郗山头,华山尾,吴王二集是湖底这句俗语描述了当年微山湖规模之大。郗山在微山湖东岸,华山在西部的丰县境内,两地相距约有一百里。笔者曾在地图上查找过,吴集和王集这两个村庄的确就在这两点的中间,几乎在一条线上。笔者认为,说微山湖这么大,应该不是指正常年份,而是指黄河泛滥淹没了沛县,使得沛县地区和微山湖的水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汪洋,这样的情景是可以想见的。失了留城盖薛城留城是一座历史名城,据记载,位于沛县城东南五十华里、离微山岛不远的地方,大约在今天的魏庙镇和五段镇交界的湖水中,当年曾是南北交通要道泗水河边的重镇。远古时代留是帝尧之子的封地。又是张良功成身退的处所。留城这样一座政治、经济、交通、军事重镇,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3000多年,可是在明代的某一年,突然“失”去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大事件。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大事件,史籍上却没有详细明确的记载,可见这事件来得太突然,毁灭的范围和程度都是叫人难以想象的。对于留城失却的真相,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或因大地震,或因洪水,或者二者叠加之。从留城所在的今天的湖区看,这些猜测都是可能的。留城的失却是微山湖形成和扩大的重大原因之一,也是当年洪水肆虐的例证之一。留城的失却显然给本地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他们只有把就近的薛城当作留城的替身加以叨念。另外则是把失去的留城加以神化,大家一代又一代地传说每隔60年留城就会在微山湖面上出现一次,并且描述得绘声绘色。笔者认为,在微山湖水面上看到城市的景观,这完全是可能的,因为这种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海市蜃楼早已在许多地方出现过。关键是本地人把这种奇观与已失的留城联系起来,这恰恰说明留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永远抹不去的思念。猫子耕地——犁湖(离乎)了这是一句歇后语,强调的是“离乎”。所谓“离乎”是标准的沛县方言词,含有“极、很”的意思,常用来强调事物的多或大等。这个歇后语所用的物象是猫子和微山湖。猫,读音为mǎo,“猫子”是本地人对微山湖上渔民的称呼,他们生活在水上靠打鱼为生,如果他们也耕起地来,耕的只能是微山湖,所以叫做“犁湖”。偌大的微山湖,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只能说明天气干旱得“离乎”了。“离乎”和“犁湖”谐音,风趣十足。二湖涯二湖涯是沛县人对微山湖西岸靠近湖边一带地区的称呼,再远一点的地区叫上涯。这一带由于靠近微山湖,土质肥沃,只要不受水灾,就有好收成。沛县方言中还有一个词叫做“摸不着湖涯”,是得不到好处、靠不上的意思,比如说“这回选队长,他摸不着湖涯”,就是他根本选不上。“湖涯”就是湖边。“湖涯”再往东就是微山湖水面,方言称作“湖里”,湖水的中心地带叫做“湖当开”。沛县人对微山湖及周边不同部位都赋予了相应的名称,细腻而有层次,可见这些地方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发大水沛县人把黄河泛滥叫做“上黄水”,把微山湖泛滥叫做“发大水”。每到夏秋季节,常常暴雨如注。微山湖四面的大水全都汩汩滔滔涌进微山湖,造成湖水上涨,漫上湖岸。湖水愈多,漫得愈远。先是淹没二湖涯,接着是逼近上涯。在旧社会,“湖里发大水”是经常的事。即使在解放初期,由于微山湖还没来得及治理,各项水利设施还来不及动工,一旦遇到暴雨,微山湖还是照样肆虐。1957年的“发大水”就是一个例子。笔者还清楚地记得住在二湖涯的亲戚到上涯逃难的情景。他们描述说:大水漫了上来,涌进了村子,涌进了院子,涌进了屋子,地面上的缸缸盆盆漂了起来,木床漂了起来,柴草垛漂了起来,大水浸湿了土墙,到处是墙倒屋塌,大水涌到各个角落,到处是牲畜的嚎叫……人们惊慌失措,只有夺路而逃。我所在的村子离微山湖有20多里远,村后的小河先是向湖里流水,后来则是大水倒过来向上涨,河水终于漫过河岸,流进两边的田地里,吓得村中的老太太们赶紧到河边烧香磕头,祈祷河神。自然,这种情况好多年前就不再出现了,随着微山湖的治理,随着水利工程的日益完善,沛县人终于制服了水害,微山湖也终于成了沛县人民的幸福湖。“发大水”基本成为残存在老年人心中的记忆了。收湖麦旧时的微山湖简直就像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发起怒来,浪涛汹涌,淹没良田,吞噬人畜;平静起来,也会渔歌互答,波澜不惊;有时还会干脆一滴水也不留,来个湖底朝天。据老年人说,1940和1941年连续两年干旱,旱得湖底成了陆地,人们能够从湖西直接步行到微山岛。于是老百姓抓住这个时机将湖底全部种上了麦子,结果麦子长势特别好,获得了大丰收,人们把这叫做“收湖麦”。微山湖送给沛县人的这份惊喜至今还留存在人们的心间。看来,不管是“猫子”还是岸边人,“犁湖”的情况还是曾经有过的。清末民初,山东团民湖田升科时,就有一部分湖滩地称为“苗租田”,就是根据微山湖发水情况确定这类田地的租额,一般仅相当于正常田亩的四分之一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湖边人充分利用治理微山湖的有利条件,对沿湖滩涂地进行了大力开发,连续多年获得大丰收,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说到底这也是微山湖作出的巨大贡献啊!沙地看苗,淤地吃饭就土壤质地来说,沛县地区从西往东依次是沙土、半沙半淤、淤土。所谓沙土,指土壤颗粒较大,缺少黏性,保水性能差;所谓淤土,指土壤颗粒较小,富有黏性,保水性能好。所以,在沛县西部沙质土壤地区,常常会黄沙弥漫,遮天蔽日;在东部沿湖淤地,则是“干如狼牙湿如鳔,不干不湿甩不掉”。形成这种不同土质的根本原因当然还在于沛县的地理特点:西高东低的黄泛冲积平原。每当黄河泛滥,黄水携带大量泥沙由西向东流动,较粗的颗粒及早沉淀下来,较细的颗粒最后沉淀,从而形成东西土质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土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沙质土壤保水保肥差,产量自然要低;淤地保水保肥好,产量就会高得多。所以,在作物的初期,沙地的小苗长得比淤地好看,但到了后期,沙地的肥力已经供不上作物的需要,最后还是淤地的庄稼获得好收成。这就是俗语“沙地看苗,淤地吃饭”所反映的事实。如今,经过对大沙河的综合整治和对西南片盐碱地改造,土壤结构不断改良,西部沙质土壤每季亩产也大多超千斤了。西割东砍这个词语说的是沛县境内庄稼收割的时间不同。虽然沛县东西相距约为60里,算不上多宽,但同样的庄稼在东西部收割的时间并不相同。割麦子,西部要比东部早几天;砍高粱,东部要比西部早。要找原因,根子还在微山湖。同样是麦子,由于西部远离微山湖,地势高亢,自然成熟得早;同样是高粱,由于东部靠近微山湖,土壤水分较多,在干旱的春季特别有利于高粱苗的生长,所以东部比西部成熟得早。七收八沉这是微山湖上的谚语,说是湖中的菱角于7月在水面上成熟,便于采收;到了8月,就会沉入水下,难于采收了。菱角是微山湖水上的特产之一,这个俗语意在告诉人们在7月里要抓紧采收。边里、边外这也是沛县独有的方言词,这个词,记载了那一段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历史。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沛县境内一片汪洋,百姓纷纷逃往他乡。洪水退后,沿湖地带形成湖滩。咸丰五年,黄河又在河南兰仪决口,山东郓城、巨野、嘉祥等地遭灾。灾民纷纷进入沛境,开垦湖滩定居。沿湖分段开垦,选出段董,形成了微山湖西岸自北向南的俗称“一溜十八段(本地音为tuàn)”,沿湖这一带村庄俗称“段里”。咸丰七年后,因水灾外逃的原沛籍居民相继返乡,发现原有的田园已被山东客民侵占,千方百计想夺回原有地产,遂形成势不两立的局面。多次发生群众性纠纷和械斗,也向各级官府控告,惊动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南河总督庚长奉命处理沛民与东民湖田纷争时,为了息事弭端,在沛民和东民生产生活区域之间修筑一条大堤,俗称“大边”。“大边”以东为东民生活区域,称“边里”;以西地区为沛民生活区域,称“边外”。一条“大边”将沛民与东民隔膜了上百年,成为一条难以逾越的精神“鸿沟”。同治五年(1866年),两江总督曾国藩查办湖田案时,虽然命人将“大边”铲平,但两地人民心中的那条“大边”依然束缚、制约着他们的交往与沟通。新中国成立后,两地人民在微山湖畔携手共进,建设美好家园,历史上“边里”、“边外”的界限才真正消除。方言俗语是长期自然形成的,是人民群众对所历生活的总结和口头记录。本文所列举的方言词语,共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沛县与微山湖的密切关系,这是研究沛县历史的人不应该忽略的重要资料。沛县与微山湖的关系,从实质上说,是沛县人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关系。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经历了自然到自觉的两个发展阶段。自然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的生存基本上依附于自然环境。自觉阶段,人类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并且有了强大的生产力,从而能够改造自然,改造环境,让不利化为有利,让有利化为财富。本文列举的例子所反映的现实大多属于第一阶段。沛县与微山湖的关系至少从新中国建立时起就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那就是征服微山湖、治理微山湖、开发微山湖,充分发挥微山湖的资源优势,变微山湖水害为水利的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更显示了这一阶段的活力,这是每一个沛县人都有目共睹的。我们相信,随着这一阶段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新的词语也会不断地产生,为我们的后人留下新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