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是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养成教育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科学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俗话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每天在影响着我们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促成我们的习惯,习惯又塑造了我们不同的性格,性格又让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命运。可见,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回顾这半年来,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习惯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良好的观察能力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能力主要包括:1、观察目的确立。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时,要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达到什么目的,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以抓住其本质特征。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点,有目的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锻炼。反之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事物熟视无睹,你的观察力就得不到锻炼。2、观察计划制订。在观察前,对观察的内容做出安排,制订周密的计划。如果在观察时毫无计划,漫无条理,那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因此,我们进行观察前就要打算好,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按部就班,系统进行。观察的计划,可以写成书面的,也可以记在脑子里。3、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信“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利略就是从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二、养成主动探究学习习惯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三、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四、养成良好的积极发言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了生生间的交流,尤其是实验教学更应如此。同学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就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同学之间描述自己的观察方法、观察结果,就可以变为大家共有的财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总有一些自己观察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在交流中可以受到启发,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捕捉感性材料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同学之间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意见,从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唯实精神,提高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言的习惯。五、养成实验过程中总结分析的习惯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有偏差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让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精心地去关注、训练孩子的行为习惯。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更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