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技术及项目管理实践探索翻译教学和科研方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翻译技术及项目管理实践探索翻译教学和科研方向来源:中国译协网一、引言笔者有幸参加了2013年7月20—28日在北京举办的暑期“翻译与本地化技术、项目管理”培训。课程内容有:翻译与本地化技术课程规划、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翻译与本地化技术的基础理论;多种类型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使用方法和工作技巧、功能实操演练;翻译实训平台训练;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规划、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理论;具体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案例分析;项目实操演练。(中国译协网,2013)翻译与本地化技术、项目管理培训班学员中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的学员有8人,来自天津、南京、成都、合肥、沈阳等二线城市的有17人,来自其他城市的有13人左右。大学教师30人,来自出版社和新闻机构6人,其余来自企业、银行,有的是自由译员。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到很多新的技术和理念,笔者通过挖掘当前翻译教学和科研的一些热点问题,从翻译实践的角度,反思对高校翻译教学和科研的有益启示,求教于同行。二、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高校应当加强自身优势,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更应强化自身的科研能力,以抢占有利的高地。高校的翻译教学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与翻译实践,了解社会需求,从实践中获得启发,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从这次学习中,笔者首先意识到,翻译教学可以适时适当地关注翻译实践,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启示一: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教学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翻译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本次培训中我们了解到:智能校园引起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语音助手及各类网站在学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云计算并进行碎片化翻译任务处理的Trados能支持、解析多种格式,极大地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和准确度。将翻译技术和翻译研究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具备共时翻译能力的翻译模式,如:高校模式、众包模式、翻译社区等。在高校学习的学生译者将成为未来各企业、各机构的主要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的翻译技术对学生未来提高翻译效率和服务社会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应重视对学生翻译技术的培训,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计算机翻译软件的学习。计算机本身除了具备语言记忆、翻译记忆、智能化等特性,还可以安装各类笔译软件、口译软件,进行笔译、口译。同时,计算机也是职业化科研、职业化教学、职业化笔译、职业化口译的重要媒介。互联网上更有着丰富的翻译资源和学术资源可供译员参考。而Trados作为一款专业性与实用性俱佳的软件,通常用于翻译排版文件或翻译原始格式的文件,它也是学生从事翻译工作必备的学习和应用工具。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在其他的具体操作方面的教学,比如学生应熟悉基本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遵循时间轴、多媒体的顺序进行视频翻译制作;编辑pdf文件前,先决定该文件是通用还是专用,使用文档编辑和格式转换工具处理问题。使用Autounbreak解决编辑文档时断行问题;使用Anycount、Countanything进行字数统计;借助Freefilesync等软件解决同步更新问题等。值得一提的是,越早进行术语管理,后期的时间及金钱成本就越低。此外,针对内容管理系统如CMS(CourseManagementSystem)的培训应当偏向实战。在实战中利用已有的实用工具,开发术语批注工具、图标自动翻译工具和质检工具。加强教师、学生、企业互动,高校和业界的互动。(二)启示二:高校引导学生培养翻译项目管理的能力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紧密联系,互相支持。在掌握必备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之后,学生应学会管理翻译项目。王传英曾指出:“项目管理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机构内,遵循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通过科学地运用系统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实施积极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作为一种微观管理方式,项目管理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王传英,2010:55)在培训中综合每个培训授课老师,我们学习到,需要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做翻译,将翻译行业产业化。要重视翻译过程的分工明确度,做到核心部分自我掌控,非核心部分外包,从而实现“精而专”;让翻译工作标准化、流程化;重视对各种翻译技术、翻译软件的利用,以提高效率和准确率并推广这种翻译软件、技术;注重译员的管理,严格要求,不断提升其素质。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学会平衡各个部门,节约成本。他要懂得引导项目团队的译员学会先了解翻译材料是什么文件,再决定用什么软件。语言专家、口译专家、翻译管理专家、供应商管理、客户经理在翻译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的环境下,他们的英文理解、英语写作、中文表述、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商业意识、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负责翻译记忆梳理的译员和项目助理,他们工作环境压力大,经常同时面对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力合作,内外解决,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风险。所以他们必须紧抓自己的翻译质量和团队的翻译质量;积极掌握翻译行业资源、学术资源以及云翻译、翻译记忆、机器翻译、人工校对等翻译技术,从而迅速达到本地化和全球协作标准化。项目管理者还要明确译文的质量控制和过程的控制。崔启亮博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信达雅只是原则,不是标准。质量好坏要数字化、量化,前面的工作需要充分的沟通配合,完善交接,准确把握客户真实的需求。项目经理在这个流程中相当于诸葛亮的角色,他有足够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政策来支持自己协调各个方面的事情,跟踪各种表格。记录每个项目的详细说明并落实成文字,并将具体情况在电话会议上汇报。这既是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知晓的道理,也是实践中需要强化的能力。”综合以上两点启示,我们可以对译员翻译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一个大致的标准以供参考。对译员要求工作细,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擅长综合使用各种技术力量、沟通技巧、领导技巧等。翻译项目管理课程的设计应该大量安排学生实践,加强各个学校自身硬件条件,课堂内模拟实际运作环节,模拟案例讨论和解决,争取条件建设翻译实验室。三、对翻译科研方向的启示:语料库建设与企业、高校双向互动合作高校侧重于翻译理论方面的教育和对学生翻译语言技术的培养,企业则提供了一个学生把所学运用于实践的平台。企业将翻译译文及一些常见的翻译集中起来,选出最好的译文作为其中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建立企业的翻译材料的对应数据库,又有利于学校科研的语料库建设,做到高校科研与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这就涉及到翻译的智能化问题。翻译的智能化不能只靠增加词汇量,比起翻译能力较强的谷歌,智能翻译系统应该是一个会学习的、多种技术能力综合的系统。语料即语言资料,它是编写字典、词典和进行语言研究的依据。语料库包罗万象,其涉及的语种、行业之多,甚至牵涉到专利局的申请、语料的积累和重复使用、语言殖民、话语权等。在当今翻译行业,写作的规格、形式、写作方法、文化差异、写作的技术格式、用途、翻译策略、翻译能力、语言能力、科研能力都需要高度接近客户需求的文本形式,这需要对客户适应程度的深入了解。同时翻译公司也要规模化发展,产能要大。翻译语料库的建立还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对企业有一定价值。企业要求翻译能力钻、尖、深,无疑是要求高校要强化翻译教学。企业方和教学科研方都要把术语库和语料库研究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促使他们走到一起,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这样的话题也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高校完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发展有特色的语料库。四、结语在科技高速发展、“大媒体时代”来临、翻译行业如日中天的大背景下,对翻译效率和翻译项目管理的关注应成为高校翻译教学和科研的主流关注点。高校翻译教学应强调科研与实践结合,以学校、企业、业界间互动合作的方式,互相促进、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分清高校向企业提供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及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的支持,做到学校、企业、业界各自有明晰的角色和任务,实现社会范围内分工合作,进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兼具语言能力、翻译软件技术及翻译管理能力的、符合企业、客户需求乃至市场需求及时代需求的翻译人才。此外,翻译研究应紧贴行业发展,扩展研究范围,使翻译行业自身不断进步,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跟进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翻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杨科,转载自《中国翻译》2013年第5期)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