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从道光的节俭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学院:深圳旅游学院学系:电子商务系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姓名:张炜基学号:2015052637指导教师:曾光光2016年6月2日1从道光的节俭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摘要:道光皇帝是清朝衰落时期的皇帝,以其节俭闻名,他想通过节俭来重振国家却收效甚微,后来鸦片危害日益严重而不得不采取禁烟措施,却在禁烟之后爆发的鸦片战争中犯了一系列错误,贻误了战机,导致中国最终战败。本文先从道光的节俭入手,联系古今对道光的品质进行理性判断,找到清政府在勤政的道光统治下进一步衰败的原因,分析道光为何会在紧要关头屡屡犯错,进一步解释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必然性,探讨当政者的品质如何影响政局的发展并为此做出自己的解释。关键词:鸦片战争;道光皇帝;节俭一、史上最抠门的皇帝道光皇帝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暴虐无道的昏君,他小小年纪就熟读史书,儿童时期就凭借着出色的箭术和过人的勇气深得自己祖父乾隆和父亲嘉庆的赏识,在即位之初就做出人生中最大的政绩,镇压了回部张格尔起义,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可见道光并不是一个完全毫无作为的末代皇帝,但他仍应该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首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负责,因为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天朝大国”才被来自西方的“蛮夷”英国打败,并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道光从小博览群书,对治国之道确有其自己的见解,但是他胸无大志,一心想要以勤俭治国,但殊不知却正是被自己的勤俭治国方略所误导,最终只能吞下战争失败的苦果,在赔款割地被迫恢复通商的悲痛中离世。二、厉行节俭以治国(一)文景之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有“文景之治”这样的例子,那是经过秦末汉初的战争洗礼,天下百废待兴的时候,统治者奉行道家的“无为之治”的思想,加上自己厉行节俭,在汉代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家国库充盈,以至于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烂了,钱多得无法计算,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道光的节俭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2(二)道光之治再看看道光所处的晚清,此时盛世已然不复存在,等待他的实则是一个烂摊子,早在乾隆时期,英国国王来访中国的特使马戛尔尼就在给英国国王的奏本中形容中国只是艘外表胜过邻船的破船,外强中干,又经过这么多年,清朝已经在闭关锁国的政策笼罩下完全脱离了世界。道光仍然相信自己在即位之初写下的“清、慎、勤”这样的指导思想是能实现天下大治的,道光确实也是按照“清、慎、勤”来治理自己的江山的,他坚持每天上朝,却从未有过多少英明决断,相反倒是他的“清”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谈资。他曾穿着打过补钉的裤子上朝,不仅如此,他对皇亲国戚也倡导“节俭”。道光倡导“节俭”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即把“节俭”与巩固政权联系起来,大臣们为了讨好他,纷纷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来朝见道光皇帝,这成为一种风尚却从未真正地让大臣们开始节俭,他们大都做做样子,以图加官进爵。除此之外,道光还压缩皇室开支,规定宫中每年用款不得超过20万两,以至于皇后圣寿时,他传谕“多备些面条,让内廷人员吃个饱即可。”1“皇子皇孙订婚,其福晋(儿媳或孙媳)的父家嫁装,务必一概从俭。如有违犯,退回原物,并予以处分。”2可见,道光在对待皇室成员的节俭问题上的态度还是一丝不苟的,但这些措施在面对清王朝每况愈下的情况时收效甚微,国库日渐空虚。因为此时道光仍没有意识到拯救清王朝日渐衰落的关键是解决土地高度集中、经济衰退、财政困难和吏治腐败等问题。(三)道光皇帝与“片儿汤”一天,道光偶然听说宫殿外的一家面馆的“片儿汤”味道很不错,而且一碗只要四十文钱,就吩咐皇宫的厨师去做,但皇宫中的厨师却回答不会做,道光也没有再追问下去。谁知第二天早上,内务府大臣上奏请求增设“片儿汤膳房”,并且提出了近万两白银的开办费和相关的运营费用。道光皇帝说前门外面馆一碗片儿汤不过四十文钱,让太监去买就好了,不需要如此小题大做。但没想到太监什么也没买就回来了,报告皇帝说,皇宫门外的那家卖片儿汤的饭馆倒闭了,道光听闻只好作罢。坊间传言,正是内务府派人查封了这家面馆,内务府想要维持皇室的天价开支以便从其中捞些油水,虽然高价“片儿汤膳房”最终没开成,但从中可见当时皇宫中的中饱私囊现象极为严重,虽贵为一国1李兴濂.《道光皇帝衣服上的补丁》.《党政视野》2张小林.《道光皇帝尚节俭》.《紫禁城》从道光的节俭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3之主,但道光在节俭的路上愈走愈远的同时却没能把清王朝拉出没落的沼泽,甚至就连皇宫中的小小内务府也没能治理好。三、鸦片战争中道光皇帝的四次抉择(一)第一次抉择道光的第一次抉择是让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这个困扰了道光皇帝十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处理,这个问题的存在持续了如此多年才得以解决,可见道光的优柔寡断,而且平日里提倡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的同时却让国家大量白银流入外国人手中,不可不说道光皇帝真是本末倒置的一代君主,他没有作为君主应有的果断与睿智,虽贵为天子但也注定只能在历史长河中沦为悲剧角色。(二)第二次抉择第二次抉择:贬谪林则徐,重用琦善,,选择“抚夷”。在林则徐禁烟取得巨大成效但引来英国的侵略时,道光又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不再任用主战派的林则徐,转而使用琦善等“抚夷”的观点。究其原因,道光害怕与英国的战争会消耗清王朝大量的财政收入,在林则徐上奏,想要以粤海关税来造船炮抵御英国侵略者时,道光却斥责林则徐“无理可恶”1和“一片胡言”2,道光的节俭已经让他舍不得在军事上花钱了。但英国侵略者执意进攻,最后道光只好命令软弱的琦善迎击英军。但经过这些折腾,清军已经贻误了战机,结果吞下了一连串的失败,最后道光恼羞成怒地查办了败军之将琦善。假如道光一开始就继续让主战派林则徐主理战事而不是任用怯懦的琦善,或许清王朝不会在与英国侵略者的博弈中输掉。道光不仅在治国上没有抓住重点,还在战争这种非常时期任人不当,就因为怕战争带来的巨大支出,可见他完全没有一个统治者所应有的远见。(三)第三次抉择在一连串失败后,道光做出了第三个抉择:向英国正式宣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道光的觉醒太晚了,并且他再次用人不当,清军又一次次地被英军打败。这次道光铁了心要和英国侵略者一决死战,但此时的朝廷百官却畏惧了,之前屡战屡败的结果让他们坚定了一个想法:清军已经无法打败英军了。所以战争继续,清军的失败继续。但在这1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2004年中华书局2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2004年中华书局从道光的节俭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4些各地的反英斗争中,作为统治者的道光没有看到他所应该看到的战争的转机。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军所遇到困难已经暴露了出来。他们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林则徐的抵抗、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定海占领区民众的反杭、台湾的胜利都给英军带来了不小的挫折;深入中国各地作战导致他们兵力分散和后勤供应的困难,已经成为他们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每次出战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且补给也越来越困难,现在正是痛击英国侵略者的大好时机。但道光此时已经无暇顾及太多了,他现在一心想要战争结束,因为他的帝国在这次战争中损失太多了,作为一个史上最抠门的皇帝,如此巨大的战争支出足以让他做出一些糊涂的决定,于是,道光做出了他的第四次抉择。(四)第四次抉择道光皇帝决定放弃斗争,投降求和,这第四个抉择对于一个“天朝大国”来说是致命的伤害,作为最高统帅的道光皇帝也深深地自责,他在《南京条约》最终签订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整整叹息和哭泣了一夜,最后没过多久便因伤心过度驾崩了。道光皇帝是爱国的,至少比一些动辄想要以割地赔款来平息战火的大臣们爱国,他想要做一个明君,但却受限于自己的想法的禁锢。想要以“清、慎、勤”来挽救天下,特别是在“清”上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在一般的百姓家中自然是好的,但他可是一国之君啊,他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的发展,但他却在关键的事情上屡屡犯错,仅从其个人节俭与政局的腐败不堪上就可以看出端倪——道光可安小家,难以平天下啊。道光年少时的才智过人演变成登基后的最抠门皇帝,害怕战争的巨大损失,贻误了战机,战和不定,最终在无限懊悔中离去,道光的一生是悲剧的,他有振兴天下的报复,却没有足够的雄才大略以支持其完成其理想,如果在一个中国仍然繁盛的年代,各种社会矛盾没那么激烈的年代,没有强敌环伺的年代,没有贪官污吏横行的年代,道光或许会是一个好皇帝,他提倡“清、慎、勤”,这些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曾是一个明君的一些特质。四、我对道光的评价道光的遭遇让我想起一个明代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他对国事一概不关心,却对木匠活情有独钟,最终因为个人爱好致使宦官得势,良辰被诛,明朝政局持续恶化,为明朝的覆灭买下祸根。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是当皇帝的料的人却得到了王位的例子,最终的结果是耽误了整个国家的前途。回看道光皇帝,其实他也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他想依靠厉行节俭来挽救整个国家,却成为了万夫所指的罪人,当政之下输掉了拉开中从道光的节俭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5国近代史序幕的那场战争,被迫签订了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的近代历程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假设道光出生在一个平民或者富贵人家中,他一定能保住家业,使家族繁衍下去,因为古代的平民子弟家道中落大多就是挥霍无度所致。简而言之,道光的品质对于一般的百姓而言是好的,但就一个有天子身份加持的人来说,这些品质真的不符合。道光在战争中体现了太多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说到根本上,就是怕打仗太花钱,所以林则徐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初提出扩充军费被斥,他还企图用恢复通商和贬谪林则徐来避免战争,类似的事情上演了几次,战则怕战争无休止,军费让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和则怕有伤国体,有损国威。最后还是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签下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因为战争不是儿戏,道光的过失需要整个清王朝和中国的命运来承担,这就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致命缺陷,一个无法承担此重任的人却强行担负起了整个国家的命运,最终也让国家的历史进程被强行地扭曲。厉行节俭的道光皇帝,他自己缔造了自己悲剧的人生,也拖累了整个民族,当一个人肩负着他无法胜任的工作也无法处理迫近的威胁时,他的失败也就不远了。道光的理念本不适用于治国,正是那个万民朝拜的皇位造就了道光悲悯的人生,要是他只是一介草民,或许他会活得比作为皇帝更受后人尊敬。参考文献:【1】王静.《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再探析》.《沧桑》【2】易中天.《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书屋》【3】李书源.《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清史研究》【4】李宜霞.《论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所犯的严重失误》.《社会科学家》【5】汤道富.《评道光皇帝的_清_慎_勤》.《龙岩师专学报》【6】闻少华.周溯源.《评析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中的四次选择》.《求索》1990年第6期【7】《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商务印书馆2013.12.【8】张大可.《论“文景之治”》.《历史研究》1979.7本科生课程论文评定表论文评语:评定分数(百分制):________签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