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看美国《地球科学》教材中的生本特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细节看美国《地球科学》教材中的生本特色上海市昆明学校何平《地球科学》(共4册)是一套由美国McGrawHill图书出版公司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出版的美国6~8年级中学核心理科教材,它栏目丰富多彩、语言描述生动形象,内容组织严谨有序,处处透射出当今美国科学教育“生本”的理念与行动,值得我们一线的地理教师深入研究、学习和借鉴。一、语言的表述符合学生的知觉水平与高中的学生不同,6~8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虽然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比小学生有了较大提高,出现了一定的逻辑性知觉,但是与高中生相比,知觉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还不够稳定和集中。表现在地理学习上,他们对地理描述性语言比较感兴趣,对地理概念、地理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解能力不足。针对这些情况,本套教材从语言的表述细节入手,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知觉特点的文字,以降低教材的理解难度,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第一、二人称的表述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纵观整套教材,编者以对话的形式不断和学生交流,如在《人类的生存环境》P40页介绍风的知识时,它亲切的问学生“为什么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放飞风筝,而其他时间不可以呢?”,这样以“你”为对象的提问方式,比“为什么只能在某些时候放飞风筝,而其他时间不可以呢”这种高高在上的问题更容易让学生喜欢和接受,他们觉得教材很尊重自己的想法,当然很自然的就会想去解决这个问题。又如在下一段风向和风速的学习中,教材说“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测量风向和风速”,一个“我们”,让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很容易感觉到他正和专家一起在研究风向和风速的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教材中大量的问题、建议、学习指导都是采用这种第一、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展开,这一细节的处理使教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经典,而是一本本活生生的师生平等交流的学习参考,拿着这样的书,学生不再被动的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了。2、选用生活现象来类比深奥的科学道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材中,常常选用学生生活中会遇到的小故事来类比和解释科学知识,如在《人类的生存环境》第9页“地球的大气圈层”介绍中,作者问道:“如果你将一杯巧克力牛奶在厨房柜台上放几分钟,会发生什么呢?最后你会看到,牛奶分成两层,底部一层有较多的巧克力,而底部一层的巧克力则比较少。就像巧克力牛奶一样,地球的大气也是由若干层组成的”。在这段叙述中,作者用学生常见的巧克力牛奶来类比地球大气圈层,简单易懂,使初中的学生很容易理解地球圈层的特点,学得既轻松又有趣。又比如在“科里奥利效应”的解释中,教材选用了学生骑旋转木马的经验来类比深奥的地理原理,这类例子在整套教材中层出不穷,成为了本套教材的一大特色。3、运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6至8年级年龄段的学生主动学习概念、理论的积极性较弱,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活泼生动的描述性语言,一旦从描述的现象中找到兴奋点,刨根问底的欲望则会非常强烈。教材从学生的这一特点出发,常常选用一些能对学生产生强烈刺激的案例。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一书中,教材用“蝙蝠与龙卷风的关系”这一案例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了探究“天气变化”的学习情境中来。再如,在“大气”一节,教材设置了一个场景珠穆朗玛峰登山的场景,提出问题“山上的空气会更新鲜吗”这个问题,比起常见的问题“山上空气是否会更稀薄”之类的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更想找到答案,这样的语言更成功的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从中可以看出编者的生本理念。4、利用文学作品的精美语段,帮助学生感悟地理之美在教材《人类的生存环境》一书中,作者三次选用了文学作品,第一次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语段的方法,培养初涉地理的初中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次选用了“天空织布机之歌”——“它的经线是早晨明亮的阳光,它的纬线是傍晚橘红的晚霞……”,让学生从隐喻中感悟我们美丽的大气圈。在第四章“海洋运动”中,第三次选用了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锡兰丛林》游记中“热情与印象”片段,美丽的比喻在阐释了锡兰深受季风影响的气候之余,让初学地理的学生体会到了锡兰之美,领悟到地理的无穷魅力,不自觉的产生学好地理的欲望。二、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新课程的理念中认为:教育是发生在真实生活世界中师生之间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追求,对6至8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关注地理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并简单阐述其中的地理背景;关注地理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简单阐述地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地理学习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使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地理是鲜活而有用的学科,让地理学习能更好的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在这套教材中,这一教学理念贯穿始终。1、提出的问题处处来源于生活在本套教材中,大量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比如“在比赛开始前,正在下的暴雨会结束吗?”(第34页)“为什么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放飞风筝,而其他时间且不可以呢”(第40页)“假设你是一个为了比赛而在大城市进行锻炼的运动员,你可能不得不在早上4:30就起床锻炼”等等,对这些学生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的探究学习,交会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生活,理解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本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编写了大量的配套实验,如在《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一书中,有15个“实验室”实验,虽然有一些需要用科学仪器来展开,但是大部分属于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数据展开统计分析,有的直接与生活有关,如“评估防晒霜效果”实验,它们的实施利于增强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十四个“迷你实验”,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在课外也可以方便的开展观察和研究。所有的实验都尽量选用了学生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如“浮与沉”试验中的“小的生土豆”、“波浪的性质”中的“麦秆”、“3cm长的粉笔”等,这些实验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可以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地理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地理。3、知识点的选择源自生活的需要这套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所需,如在第45页“产生雨或雪的云”一节中,教材用不同的图片详细的介绍了“降雨”、“雪花”、“冻雨”、“冰雹”的区别,使学生方便的学会区分这四类生活中常见的降水形式。在我国的教材中,冻雨和冰雹的形成没有出现过,结果就曾出现了许多人不会区分“冻雨”和“冰雹”、“雪籽”的现象。再如,教材中第55页“恶劣天气下的防护”,对怎样收听天气警报、怎样区别对待不同级别的警报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还非常细心的提醒“发生暴风雪时一定要待在室内、在室外太久可能会导致冻伤”,这些内容便于学生提高自身防灾能力。三、插图的设计处处考虑学生需求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插图。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图与文配合,共同阐明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功能。在本套教材中,插图类型多样,图文并茂,灵活生动,大大地丰富了初中学生感性认识,增强他们学习地理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1、大量三维立体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对6~8年级的学生而言,三维立体的图片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材中,大量的设计了三维立体的插图,如第18页“热能在地球大气中的传递示意图”,一海边城市为基础,设计了“辐射加热了地球表面”、“冷空气将热空气向上抬升,这就导致了对流的发生”、“地球表面的空气因传导而被加热”的三维示意图,在每一个组成部分中还分别设计了小示意图(如用一只手被加热的图片示意“辐射加热了地球表面”),便于学生对热能的传递开展深入的学习。2、详细的插图名称有助于学生了解插图内容在我国的教材中,常常用简单的图名作为插图的名称,如“地球水循环图”、“地球圈层示意图”,这些专业的名词是写给教师看的,对于初学地理的初中生来说,没有老师的解释,光看图名一般很难了解插图表示的内容。在本套教材中,编者细心地为每幅插图配上了详细的名称,如第92页图7“当森林遭受砍伐或者燃烧时就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让学生对插图中砍伐森林的内容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又如第153页图13“河口被称为海洋的摇篮,因为许多生物幼年期都是在这里生活的”,这样的名称,有助于学生理解了插图中的河口地貌特点和渔船的含义。3、细致的插图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材众多的插图中,有大量细致的设计细节,如第9页图4地球的大气圈层可以划分为五个圈层图中,非常细心的在10KM附近标上了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标上了臭氧、在热层和中间层标上了流星、在热层标上了航天飞机,在散逸层标上了卫星,这样学生不仅对大气中每个圈层的高度有了认识,还轻松的可以读出一些常见的飞行器和天象所在的高度,即使老师没有讲解,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读图获取这些信息,一目了然。除了以上几点以外,本套教材在英语词根的解读、重点词汇的练习和原版教材的呈现细节,以及无处不在的学习方法指导细节等等,都为学生的地理学习预设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这样体现出生本特色的细节教材中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了,欢迎大家在阅读中继续去发现、讨论这类细节,学习它关注学生发展,注重细节设计特色,将来编出我们自己的优秀地理教材。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