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探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探究李先河北省饶阳县实验小学[摘要]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离不开教师有效而熟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将成为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乐趣,让学生“勇探”;可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数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但值得大家重视的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要整合的恰到好处,要知道信息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应用的。[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探究我们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离不开教师有效而熟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我曾观摩过不少的展示课、汇报课、参赛课等等,从中不难发现,现在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无一不在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一支教鞭舞天下,一支粉笔写春秋”的第一代,到投影机普及的第二代,再到“CAI”课件广泛应用的第三代,以至延续发展至今的网络教学等等。尽管方法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将成为实施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也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乐趣,让学生“勇探”;2还可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数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等等。从师范学校毕业至今,我已走过了教育生涯的十个年头,在从教的十年中,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和新课改一起成长”。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我在认真的领悟,积极的尝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有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一堂市级公开课——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来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感受“秒”《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第一课时。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场景,课本中的教学主题图,是静态的,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主题图的内容变静态为动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过程:1、利用主题图创设情境。聆听新年的钟声!(课件),感受比“1分钟”更短的时间。2、揭示课题——秒的认识。3(1)、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倒数的10、9、8、7、……表示什么?(2)、该用什么时间单位呢?(3)、进行“秒”与“时”、“分”的比较。(用“时”、“分”做单位可以吗?)小结:刚才我倒数的这个时间很短,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自制教学课件,将主题图中呈现的内容还原成了一段真实的视频,同学们在熟悉的实际情境中,感受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不由自主的大声的跟着倒计时“10、9、8、7、……”,我很自然地追问学生“刚才,你们倒数的“10、9、8、7、……”表示什么?用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时”或“分”来做单位可以吗?进而,揭示课题《秒的认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过程中学生手、脑、眼、耳并用,给学生以新奇、直观、形象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一个简单的视频,以其真实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把学生们从课堂带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然感受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头脑思考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去诠释生活,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数学素养,渗透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第二环节观察交流认读“秒”看时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准确地认读时间便成为了一种生活能力,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认读时间,正是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义所在。教学过程:1、了解时间的不同表现形式:(1)、数字显示(课件)。使学生会读“几时几分几秒”。(2)、钟面显示(课件)。通过观察、交流认识秒针认读1秒、5秒、25秒、15秒、37秒等(灵活运用“1大格表示5秒”的知识来读时间)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们习惯借助教具、学具(钟表的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读钟面上的1秒、2秒……,我在此环节中,将教具制成课件,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同学们,利于学生在钟面上看清表示1秒的1小格,帮助学生准确认读1秒、5秒、10秒等等。重整节课来看,此环节要比教师拿起教具(钟表)给学生看节省时间,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较高于传统的教学。第三环节实践体验掌握“秒”时间是抽象的,借助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经历每一秒、每一分。才能使学生逐步对“秒”建立起准确的数感。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实现的。5教学过程:1、“秒”之初体验通过“听一听”、“学一学”、“做一做”初步体验1秒钟的长短。2、“秒”之再体验伴着1秒钟的节奏,表演一个动作、一个声音等。3、实践观察并发现:“分”与“秒”的关系。(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教学环节中的“听一听”是让同学们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声音,这需要借助多媒体音频来实现,课件呈现给同学们的是放大的表盘、走动着的秒针并配有秒针走动的声音。在这样的情境中,同学们学会了这个声音,并且跟着这个能做点头的动作,于是,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试试看,能否跟上?然后,逐渐把秒针走动的声音去掉。这是我兴奋的发现,同学们的节奏感棒极了,不快不慢跟“秒”的节奏完全吻合,同学们对“秒”建立起了准确的数感。我想,这要归功于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让同学们将原本很抽象的东西掌握的如此轻松。第四环节联系实际应用“秒”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搭建起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数学知识的运用全部是渗透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的,其中,最能体现“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环节应该是:“2、交流:生活中,还有那些时候会用到“秒”呢?(播放视频:火箭升空之前的倒计时”。6教学过程:1、巩固新知。2、交流:生活中,还有那些时候会用到“秒”呢?(播放视频:火箭升空之前的倒计时)3、判断:谁的速度最快?为什么?1号运动员:9秒2号运动员:11秒3号运动员:10秒4号运动员:13秒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提到了“马路上的红绿灯显示”、“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倒计时表演”等等,这些情况是在的我备课预设之中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的将以上情景的视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同学们看。视频上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博得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此刻,也将本节课的教学推向了高潮。整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始终在积极的参与,积极的探索,认真的体会,认真的观察……,一节课下来,同学们有了对“秒”的数感,知道的时间的宝贵,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总之,同学们7的收获令我感到欣慰,我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合理应有,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的作用。此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要整合的恰到好处,要明确信息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应用的。我们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要看“信息技术”应用的是否合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否有积极的作用,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得到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