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信息技术专题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网络信息检索与下载的方法和策略》教学设计郭凤广山东省邹平一中教学设计背景1.内容分析本课时取材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二章的第二节。由于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所以依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中“基本能力”部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了加工。网络信息是信息来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节从网络信息检索与网络信息下载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有一个系统的把揖。2.学情分析相比于高一的学生,高三学生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统筹整个课堂,以学生对知识的巩同、迁移和应用为重点。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直接访问网页所采取的三种方式;认识网络信息检索的需求是搜索引擎产生的直接动力;知道常用的几个搜索引擎;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能根据不同的下载目标与下载环境选择不同的下载方法。②过程与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策略;会运用通用的下载工具获取网络信息。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网络信息的运用;能对常用搜索引擎进行比较、评价;能合理、合法地下载网络信息;逐步养成自觉获取网络信息并分类管理、高效使用的习惯。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网络信息检索的三种方法以及网络信息下载的内容及方法。教学难点:搜索引擎使用的策略与下载效率的提高。5.设计理念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一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个课时。在高三再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如果再重新仔细学习,一方面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基于这种考虑,本节课我采用了专题式教学模式。专题式教学具有学科视野宽阔、知识点系统条理,有利于师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等优点。就本节课而言,我结合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以及学生的实践经验逐层分析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方法和策略,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建构、完善专题知识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录师:昨天晚上,一个同学给我传过来一个pdf格式的文件,大家能不能告诉我用什么样的软件去查看这个文件?我没有这种软件怎么办呢?学生对这种类型的文件也不了解,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利用网络去了解这种文件、获得查看这种类型文件的软件,从而引出获取网络信息的两种渠道:检索和下载。师:以登录中央电视台网站为例,讲解通过直接访问网页检索网络信息的三种方式:域名(.cctv.com)、IP(202.108.249.206)、网络实名。这部分首先询问学生如何登录中央电视台网站,学生回答输入网址。教师在此基础上分析网址与域名的关系以及域名与IP的相互转换。教师对于网络实名的含义进行实践分析。师:网络信息非常丰富,我们了解的网站毕竟有限。这样,要想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就需要用到搜索引擎了。对于搜索引擎,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屏幕显示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通过讲解让学生埘搜索引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少到多的整个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搜索引擎对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影响。师: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哪些搜索引擎?生:百度、新浪、Google……师:这些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相同吗?先请两位学生结合自己L的实践谈谈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在此基础上归纳、引申搜索引擎的种类: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教师对每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进行演示和简单分析。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种类。那么,如何高效地运用搜索引擎去获取网络信息呢?请同学们考虑以下信息如何检索。[例1]在线听取歌曲“吉祥三宝”。[例2]获取百度CEO李彦宏图片。[例3]了解中国园林或者宫廷建筑的信息。[例4]小虎是个记者,一天他正在写稿,突如其来的陌生电话打断了他,郁闷中看到来电是1381796××××。他接起电话听对方说:“快过来看啊!这里最高的塔上要进行跳伞表演,很好看的!”小虎问:“你是哪位?”那人嘀咕了一声后说:“对不起,是我打错了。”但他讲的内容却引起了小虎的兴趣,他考虑那塔有多少米高,如果举行跳伞表演一定会很精彩,于是他打算亲自去现场报道一下。运用网络如何查询这座塔的高度?搜索信息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地方来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正确的方法,寻找正确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请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然后教师总结他用搜索引擎的策略:(1)明确需要,有的放矢;(2)细化条件,提高效率;(3)逻辑符号,合理使用;(4)规避错误,柳暗花明;(5)适可而止,以防迷航;(6)总结经验,养成习惯。(屏幕显示)师:检索网络信息除了直接访问网页和使用搜索引擎之外,我们还可以查询在线数据库。所谓在线数据库就是指以Web为界面,提供公共检索的收费或免费的数据库。以中国资讯行(.chinain—fobank.com)为平台,教师给学生演示如何查询在线数据库。师:检索是获取网络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渠道,这一种渠道侧重于浏览。如果我们要想运用这些信息,就需要通过下载这种渠道把信息保存在本地硬盘里。那么网络上有哪些信息可以下载呢?(指导学生完成如下表格)[例5]若你在百度的“知道”主题网站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网页上的文字不能复制怎么办?”百度提供的答案都不太满意。你能不能想办法帮助网友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如果网页上的图片不能复制又该怎么办?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尝试解决。然后,给学生演示如何通过查看源文件以及截屏的方式获取文字和图片信息。师:通过下载获取网络信息除了掌握基本的方法之外,还需要掌握两点策略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第一点需要找对网站。比如,要下载一些歌曲存入自己的MP4,那么可以到百度的“MP3”的专题网站去下载。第二,要选择合适的下载工具。比如,要下载大量的图片信息,可以选用“图片吸血鬼”工具。此外,还需注意下载内容的合法性以及下载后如何分类管理不同形式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一些常用的下载工具(网际快车、迅雷、Cuteftp、超星图书阅读器等)进行分析。师:综上所述,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检索和下载两种。每一种渠道又包含不同的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往往把这些方式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高效、准确地获取网络信息。当然,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也不仅如此,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最后,教师运用概念图对本专题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如下图)。教学反思高三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是已经讲授过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这就决定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故技重演,那样,一方面学生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新课程环境下的教材尽管是依据课程标准从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组织的,但给人的总体感觉仍然是对某一领域问题的阐释支离破碎、不够系统,这样很难使学生有一个全面把握。基于这些考虑,笔者在高三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专题教学模式。课后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现状,有如下反思。1.设想与实施。在高三开设信息技术课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应对高考中的“基本能力测试”;其二是为了不使高三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断层,也即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些对未来生活和学习有帮助的技能、思想和方法。而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如何科学地加以组织、适当拓展并且有效地展开教学,一直是笔者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发现专题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2.优势与要求。实践表明,专题式教学具有不受教材限制、既“入得书”又“出得书”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优势。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要对专题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整理把握;二要补充一些内容,如本专题中的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等;三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提问、讨论、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去评价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顺利地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迁移和应用。3.思索与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笔者逐渐明晰了在高三信息技术课中应用专题教学模式的一些规律和原则。比如,以时序为主线形成知识框架,通过横向分析领悟知识要点,在体验和交流中感受技术思想,通过规律性的探究理解方法和培养情感等。与此同时,诸如专题教学的适用范围、专题教学中评价的开展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