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再见了,亲人姓名:胡悠悠工作单位:城北小学学科年级:5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14.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以请求的语气开头,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最后抒发感情,以反问的语句结尾。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第二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4、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局限,对于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节课,我选择PPT作为辅助手段,在了解历史背景时选择网络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答题效率和合作热情,多种诵读方法相结合,及时对学生当前的表现进行适当评价。在情景教学中,尽可能还原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调动体验激活情感板书:“亲人”同学们,你们看到“亲人”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的是谁?让学生说说亲人应该是怎样的:有血缘关系的,相互关心爱护的。学生讨论亲人应该是怎样的:有血缘关系的,相互关心爱护的。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情感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让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朗读要求: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②思考: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2.教师随机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3.给学生播放抗美援朝的画面,教师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中朝人民的浴血奋战,于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时,战士们踏上了回国的列车,他们在站台上与朝夕相处的朝鲜亲人依依惜别——(学生齐读“再见了,亲人”)望着一连相送几十里的相亲,他们深情地说——(学生齐读“再见了,亲人”。)学生自由朗读。学生欣赏抗美援朝的画面。(学生齐读“再见了,亲人”)(学生齐读“再见了,亲人”)理顺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背景,了解抗美援朝,感受当时的情感三、再读课文强化感知1.他们是“亲人”吗?板书:不是亲人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并没有血缘关系,作者却深情地称他们是“亲人”,这是为什么?请仔细读读课文,并分小组完成这张表格:学生完成表格小组合作,高效理清文章思路四、细读词句把握形象组织全班交流,相机学习志愿者与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描写志愿军与大娘告别的段落1.出示: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2.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雪中送炭”这个词语的。3体会:志愿者空着肚子激战三天三夜的艰难;大娘送打糕是的危险、劳累。1.加入你就是这位志愿军,回忆起这段难忘的情景,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读这段话?(指名诵读此段话)2.假如你是那位休养在大娘家的伤员,看到大娘为了救你而失去唯一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向这位朝鲜大娘告别?(指名诵读此段话)★描写志愿军与小金花告别的段落1.与志愿军分别时,小金花落泪了;而妈妈牺牲时,她为什么没有哭?(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她把失去亲人的悲伤化作对敌人的仇恨和耀报仇的决心。)2.指名诵读:同志们伤心地痛苦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谁能读得让我好想看到小金花的样子?(指名诵读这句话).学生快速默读,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学生诵读谁能比他读得更有力量?(指名诵读)3.对么刚强的小金花,在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却难过的掉泪了。如果你就是志愿军老王,你怎么说才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呢?(指名诵读)★描写志愿军与大嫂告别的段落紧扣“代价”,让学生走进大嫂的内心世界。代价: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大嫂为了志愿军付出了什么代价?1.同学们读懂了“代价”这个词的分量,然而你们可明白大嫂的心?大嫂的情?你们有什么想对大嫂说的吗。大嫂,您为什么丢下熟睡的孩子,跑那么远去挖野菜。大嫂,难道您不知道跑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是多么危险吗?大嫂,您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您后悔吗?2.同学们,这就是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温暖的亲人,这就是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的亲人,这就是与志愿军结下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的亲人。他们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列车就要开了,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告别(生齐读: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生齐读: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升华情感,真正体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不是亲人板书:志愿军————————朝鲜人民:大娘胜似亲人小金花大嫂情谊比山高,比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