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二、教学思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整体上是按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信息资源的管理来编写的,其中《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模块分别渗透到其他章节,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来编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比较方便地融理念于操作与应用过程。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一节课时觉得非常棘手。第一,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的讲授。第二,想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任务。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了一堂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课,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打响了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第一炮。首先,精心设计情境,巧妙引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这一概念。“万事开头难”,怎样引出“信息”字眼是一个难点。如果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记忆不会深刻,也很难真正理解。我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情境,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富有挑战、过程体验、富有创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他们通过充分讨论和教师引导点评,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素。其次,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信息的概念。我根据教材内容既巧妙地避开了信息的概念,又让学生充分感受了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让学生有一种信息扑面而来的感觉。再次,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中。我花了近三天的时间,找到30多个信息案例,最后筛选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诸葛亮(空城计)”等三个经典案例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释放他们蕴藏的能量,喜悦伴随着他们探索新的未知世界。最后,突出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本中并没有提及“信息的可伪性特征”。但我感觉到“信息的可伪性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后面章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联系紧密。根据这一设想,我把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通过投影展现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分析资料(或进行科学实验),得出科学结论。在这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学综合采用了讲授法、问答法、操练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三、教学目标目标维度行为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如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可伪性过程与方法(1)能采用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2)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能初步掌握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感受信息的各种特征,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五、教学过程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2.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通过启发学生讲解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案例,避开信息定义的漩涡。4.“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信息经典案例中学习信息的一般特征。5.拓展训练:教师用投影显示诸葛亮“空城计”,请学生思考信息还具有什么特征?6.总结归纳,布置课外学习与。(1)P4(1);(2)P5(2);(3)查阅相应资料,请尝试理解信息的一到两种定义;(4)请查阅资料,举例说明信息的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可伪性特征。案例二传统节日知多少——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二、教学思路学生平时上网的机会很少,虽然已经有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感性经验,但是对于什么是搜索引擎,以及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关键词搜索的技巧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由问题“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吗”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在学生交流探究并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让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方式总结出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然后通过抢答比赛让学生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最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所掌握的网络信息搜索策略与技巧,全面了解中国重大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以此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三、教学目标目标维度行为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描述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2)能使用常用搜索策略与技巧搜索信息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通过对中国各传统节日相关文化的搜索,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体会珍惜与爱护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二)课程实施1.试一试2.想一想3.学一学4.赛一赛5.想一想6.练一练案例三图像的合成与表达二、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本节课目标主要从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介绍运用Photoshop合成图像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制作图像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创作图像作品的实践活动过程,逐步掌握利用图像合成技术突出主题,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这个过程包含了图像的简单合成和合成所用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个新的概念——“图层”,其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本节课属于“实验操作课”类型,也是一节“新授课”。其中,教学的重点是图像合成的基本方法,教学的难点是图层概念的理解。三、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刚好他们正在学习多媒体的这部分必修内容,而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中的常用操作和基本概念都很熟悉(如鼠标操作及对应术语等),具备良好的操作基础;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画图、金山画王等图像制作工具,具备一定的图像编辑能力;通过对“图像的合成”一节的学习,掌握了Photoshop的打开、选择、移动、文字输入等操作;学生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将以演示典型作品和主题式任务组织教学,在活动任务中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四、教学目标目标维度行为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图层的概念(2)能熟练操作Photoshop合成图像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像素材和加工方法完成图像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参与图像作品创作的态度(2)能初步形成健康、合法地加工和交流图像信息的意识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课堂演示及引导3.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协作学习4.上传作品及评价5.课堂小结案例四信息的编程加工——用编程方法画函数图像三、学生分析在我校高一年级学生进校后,我们做过简单调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5%左右的学生是“零起点”,还有30%的学生虽非“零起点”,但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没有采用教材上“冒泡法对校运会决赛项目成绩进行输入和排序的程序”。而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出发,通过学生在数学课中已掌握的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步骤,自然的引导到计算机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流程。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引入课题更加自然,说明问题更加清楚,同时简化了“算法”和简化了程序。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七、教学过程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2.关键环节提炼(1)引入:(2)剖析:(3)体验:(4)评价和交流:(5)总结提升:认识到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而对于计算机而言,这种解题步骤就称为算法。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案例一选择结构二、教材分析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题下提出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五、教学资源硬件环境:连接到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人一机),都安装了Windows2000专业版,并安装了VB。大屏幕投影仪,音响设备等。软件资源:flash课件、网络教学系统。六、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因此教师在案例中的描述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案例二出租车计价器程序的设计——IF语句的教学六、学情分析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良好、求知欲强且基础知识扎实。【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在教学设计系统中十分的重要,它旨在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态度以及其它与学习相关的心理特征,从而确立教学的起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备学生”。教学对象的准确分析与把握可以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依据。就有老师提出,案例的设计似乎对学生的要求太高了,当回过头来看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之后就释然了——对重点中学的学生的要求自然要比一般中学要高。这也说明教学案例的普适性是受约于教学对象的,作者对教学对象的分析虽然只有一句话,却保证了该案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七、教学环境网络机房,配备Lanstar多媒体教学系统,可实现广播、转播、示范等功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对教学环境的交待。事实上,教学环境是保证教学案例能够得以实施的硬件基础,没有对教学环境的描述,使教学案例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当然,有经验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案例的时候可以自己在脑中构建出支撑案例实施的教学环境,但没有教学环境的描述,就会使教学案例缺乏完整性。】八、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2.引入课题3.建立数学模型4.IF语句格式功能介绍、示范(一)5.“小刀”初试5.IF语句格式功能介绍、示范(二)6.“小刀”再试7.完善程序8.课后作业【设计恰当的课后练习,强化本节课所授的新知。当然,练习一定要与本节课的内容贴切才能达到较好的强化效果。】案例三多重选择语句六、教学策略1.课题的引入上要放得开,还要收得拢(即指信息的获取、分析与整理),此工作放在课余时间提前完成。2.算法的设计上,要通过自然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的比对,加深学生对选择结构的认识。3.基于两种情况的判断与选择,和多种情况的判断与选择,通过相应的实例来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4.通过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让学生亲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5.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小组的成果方案,填写《活动评价表》。【作者的“教学策略”写得很详细,能够完整地表达她设计这一案例的理念,比如第(1)点。也包括了作者突破教学重、难点方法,比如(2)、(3)、(5)点。】七、教学过程1.问题的呈现(1)信息的获取(2)信息的加工与整理(3)任务分析2.用计算机解决问题(4)算法设计(5)编写程序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