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讲座提纲信访工作讲座提纲信访基本知识当前信访形势及信访问题成因化解信访问题的对策信访基本知识一、《信访条例》修订原因二、信访的概念三、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四、《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复查、复核时限的规定五、对违反信访条例,应如何处罚《信访条例》修订原因信访渠道不够畅通,有的地方或者部门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推诿塞责;信访问题处理层层转送,只转不办,责任不清,效率低下;对处理信访事项的机关监督力度不够;对侵犯群众利益引发信访问题的违法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对破坏信访秩序的行为,现行条例缺乏必要的规范。《信访条例》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就是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信访的概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信访事项的提出信访事项受理信访事项的办理信访事项的督办信访事项的提出信访事项提出注意的问题1、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2、信访人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3、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4、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并且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5、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6、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信访事项的受理信访事项受理的程序1、首先做好登记,在1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2、对不受理的,要告知信访人原因;3、对受理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4、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5、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有关行政机关再逐级上报。信访事项的办理信访事项办理程序:1、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2、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在30日内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3、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在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4、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信访事项办理中注意事项: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秉公办事,还要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教育疏导;2、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3、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信访事项的督办信访事项的督办1、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2、信访工作机构对于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3、信访工作机构对在信访工作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4、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信访情况分析报告。《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复查、复核时限的规定受理时限:15日内办理时限:60日内(最长不超过90日)复查时限:30日内复核时限:30日内对违反信访条例,应如何处罚《信访条例》: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自治区高院、高检、公安厅《关于依法处置进京非正常上访行为的意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刑法》等规定进行处罚当前信访形势及信访问题成因一、信访形势二、信访问题的成因三、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信访形势(一)信访总量:全国1000万件次、自治区40万件次、我盟1.5万件次。(二)诉求问题:一是农村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二是城市房屋拆迁方面的问题。三是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四是教育卫生方面的问题。五是涉法涉诉方面的问题。六是涉及环境污染、交通运输、军队退役、机构改革遗留等问题。信访形势(三)特点和规律:1、主体多元化;2、活动组织化;3、时机重点化;4、行为激烈化;5、诉求多样化;6、频繁越级上访;7、重复多向上访;8、老户无理上访;9、瞄准领导上访;10、片面迷信上访。(四)当前我市的信访形势1、一些陈年的信访积案没有彻底解决,新的矛盾问题仍在不断发生。2、因法规、政策等原因制约了一些问题的解决。3、非正常访异常激烈。信访问题的成因从宏观上看:1、社会利益关系调整所致;2、历史包袱沉重,体制建设滞后;3、改革成本不足,社会保障不到位;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从直接原因看:1、经济发展滞后与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是信访问题多发的直接原因;2、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企业改革成本不到位;3、在城镇建设、拆迁等工作中,补偿和安置不合理;4、历史原因;5、涉法涉诉问题。从信访人自身的原因看: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问题二:个别部门领导对信访问题不够重视,缺少责任心。问题三: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问题四:信访职责分工不明。化解信访问题的对策一、对策二、群体性事件的思考对策(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是化解信访问题的根本所在(二)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在内容上盯住矛盾易发的领域。2、在排查形式上要采取多种方式3、在力量上要集中用力。4、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对策(三)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1、必需认真解决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2、继续深入推动信访积案化解;3、注重发挥政策的调节作用4、发挥好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四)建立联合接访机制。1、要解决联合接访中心建设;2、整合和规范联合接访工作流程;(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沈阳模式:1、在总体框架上重新构建;2、在人员结构上大胆使用;3、在资金设备上大量投入;4、在运行方式上提高效能;5、在功能职责上进一步拓展;6、在依法处置上下大力气。对策(五)完善和规范非正常上访处置机制。1、要把解决非访问题的关键点放在提高认识和转变作风上;2、要把主攻点放在清理信访积案上;3、要把落脚点放在源头治理上;4、要把侧重点放在依法处置上。群体性事件的思考(一)群体性事件发展的态势。1、数量在上升;2、严重性在上升;3、影响力在上升;4、维稳的成本在大幅度上升。(二)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深层原因。1、时代的大背景;2、利益分配关系明显失衡;3、一些部门与民争利;4、腐败和权利被滥用,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5、处置不当。(三)处置应对。1、加大政府自身改革的力度,增强公众的信心;2、要高度重视民生;3、建立畅通的反映渠道;4、建立应急处置机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