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冲突信仰危机的本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价值冲突:信仰危机的本质□李萍(苏州科技学院团委,江苏苏州215011)摘要:本文分析了信仰危机的本质,认为由启蒙理性发展出来的自我中心主义,使价值冲突成为信仰危机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解危机的思路。关键词:价值冲突;信仰危机;终极价值关怀信仰危机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基于信仰在人类精神活动和人的自身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信仰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就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理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价值冲突的理论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尝试性探讨,就教于大方。一、信仰是种价值形态“价值”作为一个科学范畴,最初出现于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把“价值”概念从政治经济学引进哲学,并且把它当作基本的哲学范畴的是19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洛采,在洛采看来,价值是一种存在,就是作为最高原则的绝对目的和善本身。随后,尼采把文化价值问题置于哲学思考的中心,在尼采看来,“价值”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的真髓,价值问题之根本就在于要赋予人本身以目标和未来,赋予人的现世生活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中的万物以意义。这是价值之理想性和合目的性,也是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别所在。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者看来,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和运动变化与主体需要的一致性和统一,是客体对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按照一般理解,信仰的信为笃信无疑,仰为虔诚敬仰,目前学界对信仰的解释主要有三种角度。其一,从认识论角度阐释,认为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又是人类最古老、最繁杂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1〕是“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坚定与执着,是人能动地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2〕其二,从本体论角度阐释,认为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体现着人之为人的特征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终极关怀”。〔3〕其三,从价值论角度阐释,认为信仰是“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的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4〕无论何种角度的诠释,我们从中都可以归纳出信仰应具备的基本特征。1.归属的“人类”物种性。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强调的是人类的整体性的生存状态和统一的精神诉求。2.内容的终极目的性。信仰的生成正是基于人类始终想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和不足,实现超越时空、完成生命最终目的和最高意义的价值。3.时间的指向未来性。它有十分明确的时间向度,指向的是超现实或者可能的美好的未来。4.状态的执着坚定性。只有“确信”始终保持着连贯和持久不变的品质,这种“确信”才能够成为信仰。5.方式的观念指导性。不仅如此,信仰还是价值形态中的高级形式,是价值观念中的最高形态。作为一种精神理想和价值目的信仰,无论信仰对象、目标抑或信仰方式如何,反映超越现实指向未来、诉求人类终极价值的观念是相同的。所以说,信仰不是一般的价值观念形态,不仅是“应当”对“是”的超越,而且是更高的“应当”对“应当”的超越,信仰在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价值观念中的最高形态。二、信仰危机的本质是价值选择的冲突作为价值观念最高形态的信仰,确定了价值世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意义,成为人类价值活动的向导和价值选择的依据。当终极价值出现失落时,信仰危机就不可避免。也就是说,无论是当代中国具有转型期特点的信仰危机,还是世界范围内主要以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特征的信仰危机,其本质都是人类价值活动中的选择冲突。得出2这样的结论,要从两个层面分析。第一,价值、价值冲突、价值选择三者间的关系。价值冲突是人类价值活动中的选择冲突,它集中体现为围绕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的选择冲突。价值是主客体之间互相作用的某种结果,必然随着主客体的变化而变化,基于价值生成的这种“关系”本质,价值的多元化存在是客观必然的,这就为不同的价值选择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不同的价值选择必然产生不同的利益矛盾,不同的利益矛盾在人类的价值活动中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价值体系下,以不同强度的价值冲突形式来表现。可以说,价值冲突是人类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普遍性存在,有价值就必然存在价值冲突。第二,信仰危机和价值标准选择冲突、价值目标选择冲突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我们表述为,近代启蒙理性的充分发展导致了价值冲突中价值标准的功利化选择和价值目标的世俗化选择,从而使蕴涵着鲜明的超越性、终极性和理想性价值取向的信仰出现危机。启蒙运动作为一场现代思想革命,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确立了人性的“主体性”地位,确立了价值为价值主体服务的“为我”意义,推进了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但是理性的充分发展却使人类的价值活动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后果。启蒙理性确定的“主体性”,在哲学上表现为客体被对象化,意味着人在与一切存在物包括人自身的一切关系中作为支配者和统治者地位的被确定,这样以来,世界成为了被统治对象的整体,“事物的全部构成都可能为了人的使用目的而加以改造”,〔5〕世界和人本身都变成了实现主体需要的对象化的物质。这种对象化的世界观在多元价值的冲突中,使世界的有用性价值凌驾于奠基性的生命价值之上,使人的工具性职能演变为人的价值的一切,人的自我价值仅仅成了获取物的才智、技巧与力量,生命与物的价值自在性让位于人的感觉的惬意性,有用价值成为了终极价值。在这种启蒙“主体性”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变为物与物的关系,人的理性被片面化为经济理性,经济合理性原则成为价值冲突中价值主体选择的价值标准,而经济理性的泛化也使蕴涵着超越现实指向未来、诉求人类终极目标的理想、信仰等观念被现实化和世俗化,“一切都变成了赢利的工具,人们把一切关系变成了达到赢利目的的手段,完全丧失了价值理想”,〔6〕在此意义上,信仰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启蒙确定的“主体性”,不仅在同一价值主体面对不同价值的冲突中确定了价值选择的标准和目标,而且在该思想观念的引导下,价值生成的“为我”倾向演变成“自我中心主义”,也确定了不同价值主体价值冲突时的评价观念。启蒙理性发展出来的“自我中心主义”,作为人类把握自身与世界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确定了现代人类的存在方式和价值选择,使价值选择的冲突成为信仰危机的本质。三、终极价值关怀与信仰危机的消解理论上的深刻认识是解决信仰危机问题的根本前提。如前所述,信仰作为一种在终极价值取向上牵导着价值创造源泉的精神机制,在现代人类的价值选择冲突中,丧失了终极价值关怀,出现了自身的危机。那么科学界定好价值目标与价值标准在价值选择活动中的本质内涵,探寻其发展规律,恢复信仰的终极价值关怀,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消解了信仰危机。首先,人类的价值目标即终极价值在于人本质的实现,人对于人本质的实现过程是终极价值关怀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信仰危机的消解过程。马克思说,人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7〕需要是生命和生存的内涵,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是创造和选择价值的过程,也是实现人性的过程,人以人的本性需要作为价值选择的尺度与标准,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所以说,“价值只属于人的本质,价值是人追求的目的物,而这个目的物也就是人的自身本质”。〔8〕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有三阶段:即群体本位、个体本位、类本位阶段。〔9〕即3从“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发展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最终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10〕人对自身本质的意识同样经过神化阶段、物化的科学阶段和类化的哲学阶段。人的本质集中在哪里,价值目标也就指向那里。人的这三个成长步骤和阶段属于人的“否定之否定”的内在本性逻辑,是不能越过也不能逃脱的。〔11〕在此意义上,应该说现代社会正处于物化的科学阶段,因而价值选择的目标也定位在个人独立和个人自我本质的实现上,围绕着这种目标和取向的价值观念在指导人类取得重大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因个人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造就的“信仰危机”问题。这个阶段的“价值选择”使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处于彼此分离且对立冲突的状态,必然导致人类终极走向的困惑,那么人类在价值选择下从个体本位向类本位的转变,个人主体向类主体的发展,逐渐实现人与人的对象融合的过程,是人类终极关怀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信仰危机消解的过程。其次,价值选择的标准应遵从目的性和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目的性和规律性统一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信仰危机的消解过程。价值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这就决定了价值选择是主体与客体双向作用的过程,这种双向作用过程表现为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要求主体通过认识并改造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实现主体目的,“客体主体化”要求客体以自身规律为条件,参与并制约主体的活动,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这就必然要求价值选择必须遵从目的性标准和规律性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价值选择的过程,是人类的价值选择活动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人本位取代群体本位的价值选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表现,但是个人本位的“为所欲为”使它在违背规律性要求的同时,也无法实现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它带来了包括信仰危机在内的各种现代性危机,使这些危机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是价值选择的运行轨迹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人类主体的价值选择正是遵循这条轨迹的要求和引导,朝着未来更加光明美好的理想境界不断前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主体接近并最终实现目的性和规律性相统一原则的过程,也就是信仰危机消解的过程。■参考文献:[1]冯天策.信仰的主观客观形态[J].东岳论丛,2003,(2):68.[2]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2004.34.[3]荆学民.社会哲学视野:信仰的两大类型及其关系[J].求是学刊,2004,(1):52.[4]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极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5]W·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出版社,1993.98.[6]车玉玲.启蒙精神逆转的理性根源[J].哲学研究,2002,(4):35.[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514,第46卷,104、167.[8]高清海.价值与人[J].哲学动态,1996,(1):35.[10][11]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1):4、2.[作者简介]李萍(1971-),女,新疆乌鲁木齐人,苏州科技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苏州大学哲学专业在读研究生。4责任编辑:郭丁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