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教育教学策略探析赵亚夫张茂聪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北京100048);张茂聪|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山东济南250001)[摘要]学校理所当然地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修课程,不仅承担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义务,而且理应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彼此尊重中建构对各种价值观念的理解能力,养成与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的社会态度因此,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否有效,既需要充分开放课堂,也依赖引入实证和两难判断等手段[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价值观;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4)05-0057-04——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5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写道: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1]据此,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辅相成无论是讲道德教育还是强调价值观教育,应着眼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观教育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而且理应借助学生真实的生活,发展与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社会行动能力[2]不过,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并不容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的权威和控制为基础仅就价值观教育而言,施加教师权威灌输现成结论的教法,因易于操作而被教师普遍接受但是,品德与社会课则要求教师能够看到学校教育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价值观冲突,放弃封闭的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在深化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学会选择简单地说,价值观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决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发展学生与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相应的社会行动力,并在实践中认可社会共识的行为准则,确立进步的人生信念其实,学校中的各门课程都或多或少地关涉价值观教育,诸如讲述感人的英雄故事由艺术作品激发人类情感以事实探究获得鲜活体验等这些学习并非只是要学生记住什么,其内含的学习意义恰恰是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他们理应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当然,这不意味着价值观教育通过学习各学科就能自然地发生效益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理解他人怎样服务社会怎样扬善抑恶,如何将爱国公正宽容尊重信义内化为自觉行动等,都需要专门的教育从价值学(axiology)的角度看,价值已然代表了任何有益的事物,那么对何谓有益的判断,就关于什么是价值教育什么是价值观教育以及二者的关系和实施效益,石中英教授在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人民教育2012年第8期)一文中已有阐述本文使用的价值观教育概念,主要考虑我国品德教育的特有习惯社会越是发展,课程越是开放,价值观也就越是多样尽管学校中的价值观教育不能散漫,而且必须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但是只要开放课堂并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就会从家庭社会带来其他的价值观理想的品德与社会课不仅接受各种价值观冲突,而且将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差异作为有意义的教育的基础一定蕴含着个人认识和情感[3]所以,无论代表客观性的事实如何充分,都会在暗示着主观性的价值判断面前打上折扣,因为善恶美丑这类判断本来与真假的判断就不同,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前者作为一种认识需要融入情感,后者作为一种认识则必须以事实证明据此,价值观教育如果期望将真善美协调一致的话,就需要强调自由决定和对自我价值的选择。这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每个人受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便是儿童在价值观相对混沌的时期,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因势利导,比强行灌输更易于儿童接受二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使学生认同人类的共识价值,并使之能在反映社会的基本定位和增进人类文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理解学习内容甚为重要,理解不是复制知识和认识,而是自我建构三是个人的价值观反映对共识价值的解释,它是共识价值在个人生活中的实施,本身就关联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所以,能否自由地思考关乎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4]让学生理解和认同共识价值,除需要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外,还要求教师清楚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范例如果一个教师不认为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甚至他自己就是一个对自由的排斥者,那么他的课堂就会拒绝任何对话和倾听事实上,品德与社会课却要求学习者经常自我反省:什么对我是重要的对这个问题我应该有怎样的态度我是否要考虑别的选择我的选择余地有多大这事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怎么知道他是对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这样做,教师更应该就此扪心自问既然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教师就必须渗透学生生活展开教学例如,上课讨论问题要求举手发言,就是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则在帮助学生树立相互尊重的态度但在家庭内讨论问题时,常常可以强辩二者虽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可是教师必须注意到一点,即学校所传授的价值观皆服从于成人的价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校或许还是他们学习成人价值观的第一个场所这样,在学生心智尚不稳定的情况下,相对严格的学校课程容易向学生灌输成人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是学生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影响所产生的价值判断,也不可避免地与学校提倡的正确引导有所出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校实施的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使得现代的社会生活得以发展。学校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理应包括面对各种挑战,而不是采用回避和压制的办法使其隔离于社会生活在课程组织和程序方面,它希望学生的行动既是可预测的也是发展的,课程的方向必须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观相一致;在教学组织和程序方面,它希望学生的行动既是自由的也是自律的,教学的倾向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观相一致为此,品德与社会课不能依靠灌输进行价值观教育,越是追求课程的实效性越不能这样做让学生学会选择对于达成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至关重要,它从社会化和独立思考两个方面区别于以往任何的品德教育前者把学生的社会化和其价值判断水平融为一体,强调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相应的道德习惯和品质所谓的社会性发展,不仅内在地包含品德发展水平,而且判断良好品德的标准必须落实在学生的实际行为上后者着眼良好品德源自个人基本信仰的理论,它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然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组建自己的概念体系,发展独立的信息编码技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只是提供了一些原则性的信息而已,这些信息在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和思考技能方面是充分的,但在提供鲜活的事实特别是按照个人意愿做事的机会方面则不免笼统无疑,品德与社会课要求价值观教育是开放的,它期望一个良好的社会成员首先从课堂上学到寻求一个自由和公正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当然,在小学阶段要尽可能避免过分追求开放而产生价值观混乱,更要排除过分的思想压制,因为学生一旦受到思想压制,他们就有可能因反感而有意排除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必须承认,一个道学者们从教育学角度细分出基本价值观传统价值观共识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等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诸如自由公正平等民主法治诚实宽容尊重有爱心尊重责任爱国孝敬节俭勤奋等皆有涉及本文使用共识价值(作为整体的部分是善)涵盖上述内容以及终极价值(作为整体的善),使用工具价值(为某一目的是善的)涵盖技术价值(在做某事时是善的)等,以简化文本陈述德上成熟的个体一定是独立的理性的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要相信,学生既然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也同样有能力选择正确的价值观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策略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在涉及价值观教育时,更不能忽略任何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的事实现今价值观教育中所言的价值主要针对伦理学和教育学范畴内的价值体系,系指有关人们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好的或高尚的的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因而也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人的教育[5]同时,价值观教育也是一种有关人类的道德行为能力的养成教育狭义的价值观教育等同于道德价值培养品德与社会课是广义的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面已涉及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科学价值观环境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6]在性质方面,囊括了意义性价值(或终极价值)和工具性价值(或技术价值)为此,品德与社会课追求将这类广泛的内容有机结合,因此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一线教师围绕教科书所做的价值观教育探索卓有成效,诸如换位观生态观共赢观对话观分享观和多元观的提法,[7]既是对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提炼,也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本文不再重复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是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总结已有的尝试(一)生活加工策略生活加工策略的前提是将课堂教学适当前展,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内容,作为教学的起点或依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有意识地从生活中获取学习所需要的资源例如,上一元钱究竟有多重一课,组织学生亲历挣一元钱说一元钱花一元钱的历程,品味一元钱的价值,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的道理,学会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金钱观课前教师提出活动任务(独立赚取一元钱)布置活动时间(星期六或星期日)等,学生则自愿组成小组,讨论赚取一元钱的途径等通过课前体验,生成学习素材,课堂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进一步加工通过体验生成的学习素材[8](二)价值引导策略价值引导策略多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它善于采用个案研究和角色扮演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强调学生自主讨论自我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讲授带泪的呼唤一课,教师先播放了一段珍贵动物录像,顽皮可爱的小动物不时逗得学生捧腹大笑就在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于这种欢欣愉悦的氛围中时,教师转换播放一段因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造成大量珍贵动物相继死亡的内容例如,由于海水严重污染,海豹成批死去,一只孤独的小海豹依偎在死去的妈妈身边,久久不忍离去,仰望天空,发出了一声声凄惨的叫喊[9]这一场景既容易引发真实的讨论,也便于教师引申理性思考(三)主动建构策略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学生主动建构价值认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同样不可能通过外在的灌输而获得例如,时光老人对我说(3年级)一课教学设计的第五个环节制订作息时间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制订一份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注意和自己上学的时间一致;给自己留出午休的时间,保证下午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新的知识;安排一点锻炼身体的时间,身体健康最重要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化静为动,让学生在教室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看自己一分钟能做什么,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一分钟的重要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的道理感性化直观形象化,让学生一边玩一边理解,一边玩一边学习观察和表达,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使教学获得了不错的效果[10](四)情感体验策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生命体验,已经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共识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让学生认可他们的推理阶段,并指导他们按照合乎道德标准的原则去做事再举一元钱究竟有多重的例子,学生讲完各自的关于品味一元钱的故事后,教师询问他们的收获,并让学生思考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然后进入下个环节花一元钱把你辛苦挣来的钱花掉这时,学生开始舍不得了,但被迫还是选择了比较有意义的方式:有的买了学习用品,有的给蹬三轮车的妈妈买了副手套,有的愿意把它捐给希望工程,也有的选择买一幅装饰画作为永久的纪念等显然,一元钱的活动对学生的情感冲击是难忘的一元钱究竟有多重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不是单纯的经济价值可以说明的,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到亲情的价值劳动的价值(五)价值观证实策略良好的品德养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感化,需要健康的环境人们都希望别人是诚实的,但自己未必诚实特别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儿童经常质疑成人言行不一或许成人能够为自己的不端行为找到各种合理的说辞,但是儿童却很难理解,并且受到负面影响所以,价值观教育常常引入两难问题:一是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逼真;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