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正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社会安全、生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监督在其间的作用不可或缺。国家审计应当在总结已有环境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吸取多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的经验,正视审计过程中的各种不足,在持续发展创新审计理念的基础上,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思路,并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国家审计的自我完善.国家审计应当以生态文明概念为基点,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出发,通过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协调,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第一,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推动实现环境公平。从公共政策层面入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系统研究环境公平的内涵、哲学基础、功能和地位以及环境公平的实现机制与路径,为开展相关审计实践提供理论铺陈。第二,准确定位政府环境责任边界,力促政府环境责任的落实。关注环境公共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制定程序和实施效果,检查、监督和评价环境公共政策制定的及时性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性。评价环境保护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依法依纪反映各种不作为问题,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推动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政府支持公众参与机制。第三,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规范环保权力规范健康运行。审查环保权力现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客观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审查环保执法行为的规范性,重点围绕审批和核准、监督管理等领域的权力,缩减自由裁量权的运用空间,推动权力规范行使。第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战略部署落到实处。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并切实体现到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中。第七,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适时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中审计发挥作用的节奏、重点和力度。发挥专项审计调查的优势,持续不断地进行监督。第八,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宏观性,促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在,而王居其一焉。意思是说,空旷的宇宙之中有四个最为伟大的东西,而人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与道齐,人与地齐,人在自然界的万物中独出其秀,超越万物,与大道和天地同列。为什么把人抬高到与大道和天地等齐的地位?老子没有直接解释,但从他的一系列观点中可以看出,原因在于人有智慧。不过老子的这一看法有其特定的内涵,分解开来,大概包含着三个方面:其一是人有智能。这就是第一章中我们谈到的,人有知,有明,能知人,能自知。这一点是人外的万物难以企及的。其二是人能体道。也就是说,人能体悟大道的本性和大道的法则,能以大道的本性为自己怕本性,以大道的法则为自己的法则。大道的本性是虚静,人也能虚静,这就是第一章我们所谈到的“致虚极,守静笃”;大道的法则是自然,人也能自然,这就是第一章我们所谈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三是人能弃智。人有智慧,而他的最大智慧就在于能体悟大道。大道虚静,大道自然,所谓全悟大道,说到根本上也就是使自己的内心虚静,使自己的行动自然。所以这种大智恰”硐治顺物自然,表现为不炫耀自己的智慧,表现为不显示自己的智慧,表现为不有意使用自己的智慧。这在老子的学说中叫做“弃智”。后人将人的这一特点归纳成一句话,亦即“大智若愚”。由有智能到顺道而行,由顺道而行顺自然而行,由顺自然而行到顺万物而行。正因为人能顺万物而行,所以才能在万物之中起统帅作用。老子将人作宇内之大,确立了人在宇宙之中的高尚地位,在人的心理上竖立起了一块界牌,上面书写着几个大字,这就是:“我是人!”从此人在自己与万物之间,特别是在自己与其他动的之间划出了一条界限。“我是人!”这几个大字,看上去好似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人在万物面前的自尊,表现出了人在万物面前的骄傲,标志着人从此有了人格意识。人格意识、自尊心理,虽然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的“四不”精神不合,但却恰恰是从老子思想中引申出来的。因为“四不”的结果是为器之长、为宇之大,“长”和“大”的结果就不能不反映在人的头脑中,这种反映维持长久,就不能不形成一种观念。老子曾说“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向着与自身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大道的运动规律。由此可见,人由四“不”而走向自尊,这也正在老子意中。不管对这种结果做出何理解,老子将人类列为万物之长、宇内之大,对人类形成人格意识和自尊心理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它不但影响到道家学者,也影响到易学学者和儒家学者,不但影响到古代人,也影响到了现代人。谈谈对自由与解放的理解和认识个人的行为(实践)的自由是相对的,应该是在不侵犯他人合法的权益的前提下,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愿行事,发表自己的言论。个人精神和思想的自由是绝对的,你怎么想都行。但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行动时,㝊是要受到限制的。在当今社会,就是要合法,合乎道德规范。马克思也认为“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公正和自由从来不能相互分离,因此,这里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也是个人自由的体现,所以,个人自由总是与一定的不自由结合在一起的,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把自由绝对化了。“人生而自由”归根结底是一种理想,是理论上的见地,然而,实然与应然之间总是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为辩证法所证明了的。我们知道,自由的主体既包括人,也包括群体以及整个人类,如马克思所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③,所以,自由最终是人的自由。但是,尽管古今中外为自由而奔走呼号的仁人志士不懈努力,人却不能天然地享有自由,因为自由的享有总是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享有自由,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作为支撑,才能使自由不流于空谈。所以,自由绝不仅仅是不受限制。一个人要做成事情是需要资源的。”所以,一定的社会环境、政治基础、经济条件、个人自身生理及心理上的条件等都制约着自由的实现,自由绝非必然的,是随着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而逐渐显现并完满的我们努力争取自由,但永远也不要忘记,适当地放弃一定的自由,才能保证别人的自由和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自由,但同时,也被课以一定的维护他人自由、保证社会有序发展的义务,这就必然体现为对主体自由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这非但否定自由,而更使自由成为可能和现实,因为,如此才能使自由为全社会成员所共有,而非单个人的特权。但是,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滥用自由的情况,这严重危害了他人的权利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谈谈如何进行科技创新1、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制订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配套措施,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真正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既是自主创新实践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成果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要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不仅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的建设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教育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教育科研的成果直接用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就必须做到:一是坚定地贯彻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四是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是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谈谈对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理解“经济学帝国主义”作为经济学扩展自己研究领域这种现象的特定称谓,通过“侵入”其他社会科学的边界,在援助和丰富经济学自身的同时,也在援助和丰富邻近的社会科学。尽管“经济学帝国主义”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与不足,但总体上还是应当承认和肯定它具有其合理内核。不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那种真正的帝国主义行为,其带来的应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多赢局面,它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学为构建开放的社会科学所作的有益尝试;它体现了经济学合理回归和重新融合社会化倾向的一种新的理论方向。“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观点最早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威廉·苏特,1933)。至20世纪50年代,以加里·S·贝克尔等为理论集大成者,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大行其道。其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理性行为都属于经济行为(贝克尔,1957),效率是社会生活中唯一有价值的准则(波斯纳,1973),经济分析是分析人类行为最有效的方法(贝克尔,1976)。由此,“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推行往往会带来对功利最大化的推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效率的崇尚,所以一提到“经济学帝国主义”,人们常常会想到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和效率主义等。经济学帝国主义”将经济分析带入其他非经济领域,即是一种经济理性的“越界”,其在“越界过程中,也将功利最大化的追求带入到了所越界的领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哲学基础即是功利主义。因为,功利主义是各种伦理学说中唯一能够作为各门社会科学伦理基础的学说[当然经济学本身就与功利主义密切相关,许多经济学家就是功利主义者。经济学是重视物质追求的,有人认为,经济学传统中就具有“根深蒂固的物质主义”[16]。这种对物质的重视和追求,在经济学“越界”到其他领域的时候,也带入到了这些社会领域。因此,“经济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