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四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本学科教学要求采用表格形式表述,由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部分组成。“内容目标”采用《课程标准》的表述,展示相关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标依据。“学习要求”提出了学生学习相关部分内容所应达到的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建议”对教师教学相关部分内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落实课标中相关的活动建议;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方面的建议;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建议等。行为主体是教师。本学科“学习要求”涉及或与之相当、相关的行为动词有:了解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知识的行为动词:了解、说出、知道、辨认、识别、列举、描绘、引述、复述等。理解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行为动词:懂得、理解、明确、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赏析、感悟、体察等。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行为动词:运用、应用、分析、解析、剖析、评析、评议、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坚持、树立、实践等。必修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2一、生活与消费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4.了解货币流通公式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含义及表现。5.了解信用卡的功能。6.了解外汇和汇率的含义。7.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2.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3.通过事例描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情景。4.讨论“金钱万能”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5.理解商品价格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6.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经济现象。1.讨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的涵义。2.本课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建议教学要精选事例,深入浅出地解析问题。3.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尊重劳动的品质。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会产生影响。2.理解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了消费结构的变化。3.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1.收集广告词,分析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2.通过对某些消费行为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消费意识。3.联系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4.联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3二、生产、劳动与经营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了解我国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3.了解我国现阶段几种所有制形式4.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5.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汇集事例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存在的形式和特征,并讨论其作用。2.用实例说明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国情。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1.了解企业的含义2.了解公司的含义及形式。3.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4.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5.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6.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7.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1.收集企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2.讨论“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现象,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3.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了解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1.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和储蓄种类。2.了解利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3.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4.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家庭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1.计算:银行贷款与储蓄利率。2.调查不同的投资(购买保险、债券、股票)行为,使学生明确投资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培养风险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制订一项家庭投资理财方案。三、收入与分配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4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以及其它分配方式。2.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3.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1.讨论:不论什么要素参与分配,是否都应该得到等量的报酬?2.模仿:为一家公司设计合理的分配方案。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了解财政的含义。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来源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4.了解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6.了解税收的含义。7.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8.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9.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0.了解违反税法的几种现象。1.评议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大型建设项目,或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设施。2.搜集近年来人大公布的财政收支材料,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3.讨论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的作用。4.调查、了解社区内人们的纳税情况,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2.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4.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5.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7.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1.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2.分析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典型事例,说明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5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必要性。3.分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1.展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责任感。2.调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3.通过典型事例,揭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危害,促进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评述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影响。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3.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4.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搜集应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了解我国目前自主品牌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讨论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3.本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明确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重要性。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懂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理解国际竞争与合作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6一、公民的政治生活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1.了解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2.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3.理解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4.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5.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6.说明公民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1.引导学生树立国家观念,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组织学生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相关资料。3.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增强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1.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2.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3.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作用及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4.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5.分析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的要求。1.针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竞选的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2.组织课堂即兴演讲:让学生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3.布置学生课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或当地反映舆论监督的影视节目,在课上交流感受。4.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调查本社区生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并举行模拟听证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关注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1.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基本职能。2.理解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宗旨。3.了解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1.引导学生在正确处理公民个人和政府的关系中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素养。2.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评析本地政府行使的各项职权。3.通过课堂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公民在生活中如何依法寻求国家机关帮助。7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1.了解政府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