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初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研究综述与研究问题提出心理理论(TheoryofMind)作为人类社会认知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热点及主导趋势,在认知心理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与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对心理理论各个方面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儿童的心理理论如何发生、发展和成熟,心理理论与注意、记忆、情绪等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除这些基础研究外,研究者们也开始着眼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差异及差异源,如文化内差异、文化间差异和物种之间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同伴关系、亲自互动等因素。而假装游戏(PretendPlay)是其中一个最核心也是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以往对假装游戏的研究表明假装游戏在儿童的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以及社会性方面等都有影响。假装游戏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是否产生促进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实验探究出假装游戏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通过这些研究,对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规律、机制等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对心理理论的完善,理论的构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1、心理理论的研究背景及进展1.1什么是心理理论?“所谓一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我们指的是这一个体能将心理状态加于自己及他人。一个这样的推理系统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理论,首先因为这种状态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其次,因为这个系统需要预测能力,特别是对其他有机体行为预测能力的支持”(Premack和Woodruff,1978,p.515)。“心理理论”这一概念由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在《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Doesthe2chimpanzeehaveatheoryofmind?》)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当时他们正在进行一系列有关黑猩猩问题解决的实验,他们想知道,黑猩猩是否具有同人一样的推测心理状态的能力。研究者通过给黑猩猩出示录象带的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猩猩具有预测人类行为的能力,即黑猩猩知道他人(其它黑猩猩)的心理状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推知他人(其它黑猩猩)的心理活动。在Premack和Woodruff之后,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开始天就儿童是否拥有这样一个“心理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理论”一词本身的涵义也随之更加丰富。目前,对心理理论比较一致的理解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信念、需要、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Happé,Winner&Brownell,1998)。那么,为什么要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称为“理论”呢?其一,根P.K.Smith(1998)的观点,心理状态是一种主观存在,我们无法直接触摸,因而只能从他人的言行中进行推论;其二,Wegner等(1977)认为“理论是由人们概括出来的对某种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的知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之间呈逻辑性关系”。人的心理世界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内容或方面,如情绪、愿望、动机、期望和关于客观世界的各种不同的信念等。人们对这些心理状态的认知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系统,需要应用分析和综合,对之做出逻辑性的推断,进而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而这个过程就像科学理论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因为,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称为“心理理论”。1.2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为了更精确地研究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们设计和编制了为数众多的实验任务,并提出了各自的研究范式。我国学者王益文等(王益文,林崇德,2004)将现有的儿童心理理论实验任务归纳为三类:即“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及“错误信念认知”实验任务。虽然目前的研究者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包括了对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需要等多种概念的理解,但鉴于信念在我们日常心理学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有关信念,尤其是儿童对错误信念3(false-balief)理解能力的发展在当前的儿童社会认知研究中仍最受关注(Flavell&Miller,1998;Wellman,Cross&Watson,2001),错误信念也就成为测试儿童心理理论的“石蕊试剂”(thelitmustest)(Wellman,1990)。错误信念,即他人或自己的一些与现实不一致的信念,了解他人对同一事物的信念可能与自己的不一致是儿童获得错误信念理解的前提。研究儿童心理理论方法很多,但被研究者广泛采用的主要是两个经典的实验:意外地点任务(unexpectedlocationtask)和意外内容任务(unexpectedcontenttask)。Wellman和Pemer(1983)设计的“意外地点任务”——“小男孩Maxi和巧克力的故事”:小男孩Maxi把一些巧克力放到了厨房的一个蓝色橱柜里(位置A),然后离开了厨房。Maxi的妈妈来到厨房把巧克力移到了绿色橱柜里(位置B),然后离开厨房。Maxi回到厨房想吃巧克力。然后问儿童:“Maxi会以为巧克力在哪儿?”(WherewillMaxithinkthechocolate?)或者“Maxi会在哪儿找巧克力?”(WherewillMaxilookforthechocolate?)要成功地通过该测试,儿童必须能够区分什么是当前真实的世界状况已经什么是Maxi现在的心理状态,还必须知道Maxi将要采取的行动是由其内部的心理表征而不是由外部现实决定的。研究发现,小于5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认为Maxi会在巧克力真正的所处位置(位置B)寻找巧克力。以后研究者大多采用这一错误信念任务范式的研究发现,能否认识到故事人物持有错误信念的儿童的年龄的分界线是4岁。意外内容任务的实验是Wellman,Leekam和Pemer等人于1987年设计的,他们的测试验证了Wellman和Pemer(1983)的实验结果。他们利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糖果盒smarties。英国的儿童一看见这种盒子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事实上盒子里面装的不是糖果而是铅笔。在盒子打开前问儿童里面装的是什么,几乎所以的儿童都会说“smarties”。但是当盒子打开后儿童看到的却是铅笔。这时再问儿童“在盒子打开以前你认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小于4岁儿童都会说是“铅笔”。这种任务也要求儿童评判自己先前的信念,这是儿童也一样可能出现这种错误,在看到盒子里的真实内容后,断定自己一开始就认为盒子里装的是铅笔。4以后诸多的测试任务,都是这两种任务的变式。如,Flavell(1983)等设计的“外表—真实的区分”(appearance-realitydistinction)任务。给儿童看一个外表很像岩石的海绵,当儿童触摸到以后,会发现其实是海绵而不是岩石。问儿童:“其他没有摸过的人会认为它是什么?”研究发现,3岁儿童通常不能完成上述的两种实验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采取行动,而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其所持的与当前状况不同的错误信念来行动。4岁是完成错误信念的年龄分水岭,4岁以后的儿童开始能够认识到自己或他人可能持有错误信念,且他人也可以拥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并据此而不是依据现实世界的实际状况采取行动。众多的研究表明,学前期是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4岁是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年龄。1.2心理理论发展的解释理论基于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结果,“心理理论”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提出了许多解释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理论观点,如理论论、匹配论、模块论、模拟论、文化决定论、发展理论等等。其中以理论论、模拟论、和模块论最具代表性。理论论(TheoryTheory):Wellman等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科学研究中一种理论的形成过程有极大的相似性。科学家通过建立一种理论学说来认识和理解众多的科学事实。儿童可以以同样的方式,通过建立一种“理论”来解释其周围的世界。起初,儿童的这种理论是非常简单的。如儿童最初的心理理论是建立在“愿望心理学”基础上的,即儿童认识到,他人的行为受愿望引导。当遇到一些单靠行为者的愿望无法解释的行为时,儿童就必须去建立一种更为复杂的理论来对他人的行为做出解释,如“信念一愿望心理学”。这种情形和科学理论范式的发展很相似。Wellman将2——4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在2岁左右,儿童获得了某种愿望心理学,按照愿望来解释行为;在3岁左右,儿童获得了愿望一信念心理学,在对他人心理的认知中不仅能考虑到他人的愿望,而且还能考虑到他人的信念和想法,但仍然求助于愿望来解释行为;从4岁开始,儿童获得了类似于成人的信念一愿望心理学,能认识5到个体关于世界的信念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而不是对世界的“拷贝”,而且这种解释有时是不正确或错误的,即儿童已具有了“错误信念”的概念。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都认为经验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具有某种形式的作用。模块论(ModularityTheory):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并不是获得某种关于心理表征的理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基于先天的或早熟的模块机制。例如,Leslie等人提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通过三个领域特殊性和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尽管经验在促进这些机制的运作上可能是必须的,但是并不能决定它们的性质。第一个机制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ofBodymechanism,ToBM),发展于幼儿第一年的早期,允许儿童认识到动因具有某种使他们得以移动自己身体的能量资源;后两个机制是心理理论机制(TheoryofMindmechanism,ToMM),用来处理动因的意图性。ToMM1在第一年后期开始运作,使婴儿能够认识到人们在感知环境和追求目标;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使儿童能够认识动因持有指向命题真实性的态势。Baron-Cohen(1995)也提出了模块化模型。他首先区分了双重表征和三重表征,在此基础上假定人脑中存在四个特定的社会认知模块:ID、EDD、SAM和ToMM。ID(intionalitydetector)意图觉察器;EDD(eyedirectiondetector)可觉察出他人相对于自己或其它目标的眼睛注视偏转。这两个机制的运作导致了共享注意机制SAM(Shared-Attentionmechanism)的发展。SAM出现在出生后9——12个月,可使婴儿推断他人对第三客体的态度,该客体即为他们联合注意的目标。心理理论机制ToMM(TheoryofMindmechanism)在幼儿l岁半至2岁间开始出现,此时幼儿开始具备有关他人心理状态的概念,可利用眼部定向信息对他人的想法、愿望和目的进行推测。在四个模块中,EDD可以通过几何运算建立双重表征;在此基础上,SAM建立起三重表征关系,并使用ID的输出结果如“想要、目标”等术语:ToMM则通过经验将SAM的表征转化为心理归因。在Baron一Cohen看来,每个模块都有既定的发展时刻表,其它模块的发生发展和社会环境中有机体间的相互作用都不能对之产生影响。模拟论(SimulationTheory):Harris等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按照他们的模拟理论,儿童对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并能够通过角色采择或拟化过程,利用这种觉知推论他人的心理状6态。儿童所发展的是越来越精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不否认个体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也求助于理论,但Harris更强调这种心理拟化过程在社会认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中的重要性。Tomasello(1999)也有类似的观点。在解释婴儿联合注意的发生和发展时,他提出了某种隐性的内在机制:婴儿对“像我一样”(likeme)的理解,即婴儿认为外界个体具有“像我一样”的特征,因而他们将自己的内部经验推及外部客体并从中获得有关客体的信息。这种对自我(self)的类比可运用于其他个体。匹配理论(MatchingTheory):很多发展心理学家如AndrewMeltzoff和AlisonGopnik,ChrisMoore等都提出了匹配理论(MatchingTh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