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5定时器的初步认识-1-任务五定时器的初步认识3.5.1任务介绍在动态数码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用DelayMs()延时函数实现了数字钟的走时,但是这种方式下的数字钟走时不够准确。生活中,我们需要精确计量时间时,通常会借助于走时准确的秒表,51单片机内部也有一个类似于秒表的装置,我们称之为定时器,借助于定时器,我们可以实现走时准确的数字钟。本节的任务是: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完成走时准确的数字钟,另外在程序中,数码管扫描也由定时器来驱动。3.5.2知识准备1、定时器的引入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的原理与上面讲述的水盆滴水的例子类似,如表3.5.1所示。3.5.1定时/计数器和水盆滴水的类比2、定时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类比水盆滴水定时/计数器类比1水滴脉冲类比2水盆两个8位的RAM类比3预先装入水滴设定RAM初值类比4打开水龙头启动定时器类比5水滴向水盆滴水每来一个脉冲,RAM加1类比6水盆的水溢出RAM数值溢出在讲述定时器的原理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图3.5.1中的水龙头向水盆滴水的画面。在画面中,水龙头由于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向脸盆,盆的容量是有限的,水会在某一个时刻从水盆中溢出。假设一开始水盆没有水,65536个水滴恰好可以把水盆装满,恰好是计数了65536次。如果我们计数1000次怎么办呢?向水盆中预先装下了64536滴水,然后打开水龙头,开始滴水,等到水盆中的水溢出了,自然是计数了100次。如果水滴的速度是恒定的,1滴/1秒,计数就变成了计时了。实际古人计时装置“刻漏”的原理和水盆滴水的原理相似。图3.5.1水盆滴水任务3.5定时器的初步认识-2-在51单片机内部有2个定时器,分别称为定时/计数器0、定时/计数器1,每个定时/计数器具有计数和定时两大功能,有4种工作方式。定时/计数器0和定时/计数器1配置上完全相同,现用定时/计数器1的工作方式1来说明定时器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图3.5.2为定时/计数器1在工作方式1下的内部结构图。(1)定时/计数器1的脉冲源有两种:当定时/计数器1工作于定时方式时,加1脉冲由振荡器的12分频提供(12M晶振的12分频为1MHz)。当定时/计数器1工作于计数方式时,加1脉冲由外部脉冲源提供,P3.4是定时/计数器0的外部脉冲源输入端,P3.5是定时/计数器1的外接脉冲输入端。定时/计数器工作于定时还是计数方式,取决于选择开关C/T-——,当C/T-——=0时工作于定时方式,C/T-——=1时工作于计数方式。(2)脉冲要经过启动开关才能到达RAM。启动开关=TR1&(GATE--------------|INT1————--),GATE为门控位,INT1————--为外部中断1。当GATE=0时,GATE--------------|INT1————--的结果为1,则启动开关仅有TR1决定。当GATA=1,则启动开关的不仅由TR1决定,还要由来自于外部中断1的信号决定是否开启中断。(3)两个8位的RAM,高八位的RAM称为TH1,低八位的RAM称为TL1,组合在一起共16位。每来一个脉冲,RAM的值加1,当RAM的数值超过65535时,计数器会溢出,溢出标志位TF1会由0变成1,同时TF1的变化会引发中断事件的发生。要设定不同的定时时间,在定时/计时器启动之前,向RAM预先装入初值。图3.5.2定时/计数器1的内部结构(方式1)3、定时器的方式控制字51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中有两个属于定时器的寄存器,分别为TMOD和TCON。(1)TMOD寄存器表3.5.1TMOD寄存器76543210GATEC/TM1M0GATEC/TM1M0定时/计数器1定时器/计数器0任务3.5定时器的初步认识-3-从表3.5.1中我们可以看到,TMOD被分成两份,每份四位,高四位用于定时/计数器1的控制,低四位用于定时/计数器0的控制。结合图3.5.2定时/计数1的内部结构,GATE参与了启动开关的选择,称为门控位。C/T是用来选择定时还是计数,M1M0是下面要介绍的4种工作方式的选择位。(2)TCON寄存器表3.5.2TCON寄存器TCON寄存器也被分成了两份,前四位用于定时/计数器,后四位用于外部中断,如表3.5.2所示。前四位中又被分成了两份,分别属于定时/计数器1和定时/计数器0。其中TF是定时器溢出标志,没有溢出时为0,溢出后为1。TR参与了定时器的启动。需要说明的是,TMOD寄存器中的每一个位不可以单独寻址,举例:定时/计数器0,定时模式,门控位为0,方式0(M1M0=01),可以写成TMOD=0x05。TCON寄存器中的每一个位可单独寻址,举例:启动定时器0,TR0=1就可以了。4、定时/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51单片机的定时器有四种工作方式,TMOD寄存器中M1和M0位决定了使用哪种工作方式。M1M0为的配置和定时器的工作方式的对应关系如表3.5.3所示。表3.5.3定时器工作方式工作方式0和工作方式3很少使用,在这里不做专门的讲解,下面介绍工作在方式1和工作方式2的特点。(1)工作方式1:当定时/计数器处于工作方式1时,两个8位的RAM都参与计数,即计数的范围是:0~76543210TF1TR1TF0TR0IE1IT1IE0IT0用于定时器用于外部中断M1M0工作方式描述00工作方式013位定时/计数器01工作方式116位定时/计数器10工作方式28位自动重装模式11工作方式32个独立8位定时/计数器任务3.5定时器的初步认识-4-65535。需要注意,工作于方式1时,定时/计数器溢出后,需要手动装入初值。(2)工作方式2定时/计数器处于工作方式2时,相比于方式1,其计数范围缩小了,高8位的RAM不参与计数,低8位的RAM参与计数。其计数范围是0~255。高8位的RAM闲置不用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首先来分析一下定时/计数器在工作方式1下存在的问题。开发板的晶振频率为12MHz,12分频后为1MHz,脉冲周期是1us,选择定时模式时,每隔1us,RAM的值加1,16位的定时/计数模式,最大定时范围为65.536ms。我们要实现数字钟的1秒定时,可以先定时50ms(RAM初值=65536-50000=15536),然后连续定时20次,就可以实现1秒的定时。在介绍工作方式1时,提到溢出后需要手动装入初值(15536),如果不手动装入初值,则溢出后,RAM从0开始计数。RAM的初值重装是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完成的。定时/计数器溢出后产生中断,到进入中断服务函数后装入初值,是需要耗费时间的。实际是,定时/计数器溢出后,从0开始计数,运行一段时间初值重装了,又从初值运行。尽管这段时间很小(几十个us),但连续定时,日积月累,误差就大了,所以工作方式1下,定时的精度不高。工作方式2下初值的重装不需要手动装入,一旦溢出,硬件自动完成初值的重装,中间没有时间耽搁,方式2比方式1定时要准确。定时/计数器初始化时,高8位RAM也装入初值,当定时/计数器溢出后,硬件自动把高8位RAM存放的初值导入到低8位RAM,完成初值重装。5、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和溢出标志位处理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化设置如下:(1)TMOD寄存器的配置:定时/计数的选择,GATE门的设置,工作方式的选择。(2)装入初值,根据任务的要求,给THn、TLn(n为0或1)装入初值。(3)开总中断:EA=1,开定时器中断:ETn(n为0或1)=1。(4)如果还有别的中断,根据任务的重要性,需要确定中断优先级,配置IP寄存器。(5)启动定时器/计数器,TRn(n为0或1)=1。定时器/计数器溢出可以采用查询和中断两种方式进行处理。查询方式效率低(主程序中不停的查询溢出标志位TFn(n为0或1)是否置位),本书中采用中断方式。6、定时/计数应用举例例程1:计数的应用自动化生产线上,12瓶易拉罐饮料为一箱,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一瓶易拉罐就给送出一个脉冲,控制器连续接收到12个脉冲,则作为一个包装。本例用按键来模拟光电传感器发出的脉冲,按键接P3.4(定时/计数器0的外接脉冲输入端),用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取反来模拟一个包装的动作,发光二极管接单片机的P0.0。连续按下12次按键,发光二极管状态取反一次。任务3.5定时器的初步认识-5-根据任务要求,定时/计数器的配置如下:使用定时/计数器0,计数、工作方式1。程序如下:程序解释:#includereg51.h#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sbitLED=P0^0;//LED接口定义//计数器0初始化voidTimer0Init(){TMOD=0x05;//GATE=0,C/T=1,M1M0=01;TH0=(65536-12)/256;//RAM高8位赋值TL0=(65536-12)%12;//RAM低8位赋值ET0=EA=1;//开定时器中断和总中断TR0=1;//启动定时器}//主函数voidmain(void){Timer0Init();//定时/计数器初始化while(1){//执行别的任务}}//计数器0中断服务函数voidTimer0Intr(void)interrupt1{TH0=(65536-12)/256;TL0=(65536-12)%12;//溢出后重新赋初值LED=!LED;//中断每产生一次,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取反一次}任务3.5定时器的初步认识-6-(1)Timer0Init()函数完成计数器的初始化。外部中断不参与计数器的开启,门控位:GATE=1;计数模式:C/T=1;工作方式1,M1M0=01。每12个脉冲到来,计数器溢出一次,初值为(65536-12),取出高8位和低8位,赋给TH0和TL0。最后开中断,启动计数器。(2)计数器溢出后,CPU响应中断服务函数,在中断服务函数中,重新赋予初值,并完成LED的状态取反。例程2:定时的应用用定时的方式实现LED闪烁,LED闪烁的频率为1Hz。LED接单片机P0.0引脚,0.5秒亮,0.5秒灭。根据任务要求,定时/计数器的配置如下:使用定时/计数器1,计时、工作方式2。#includereg52.h#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sbitLED=P1^0;//LED接口定义bitFlag500Ms=0;//500ms标志位//定时器1的初始化voidTimer1Init(){TMOD=0x02;//GATE=0,C/T=0,M1M0=10;TH1=256-200;//RAM高八位赋值TL1=256-200;//RAM低八位赋值,200us的定时ET1=EA=1;//开定时器中断和总中断TR1=1;//启动定时器}//主函数voidmain(void){Timer1Init();//定时器的初始化while(1){if(Flag500Ms==1)//500ms标志位置1{Flag500Ms=0;//清空500ms标志位LED=!LED;//LED状态取反}任务3.5定时器的初步认识-7-程序解释:(1)Timer0Init()函数完成定时器1的初始化。门控位不参与定时:GATE=0;定时:C/T=0;工作方式2,自动重装模式,M1M0=10。所以TMOD=0x20。200us定时器溢出一次,8位自动重装模式,所以TH1=TL1=(256-200)=56。(2)由于采用了自动重装模式,在中断服务函数中,不需要重新赋初值。本任务的定时目标是500ms,程序中定时器的定时长度是200us,所以需要连续定时。每进入一次中断服务函数,200us计数变量(Cnt200us)加1,Cnt200us计数到2500,整个计时的时间为200us×2500次=500ms。(3)500ms到来后,程序中并没有像上一个计数例子一样,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完成LED的闪烁,而是把500ms标志位(Flag500Ms)置1,在主程序中,检测到该标志位置1,则完成LED的闪烁。(4)计数变量Cnt200us在定义的时候,uint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