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编号2009081156毕业论文(设计)(2013届本科)论文题目:论儒家“中和”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普遍和谐观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09级政教一班作者姓名:赵霞指导教师:吴点明职称:教授完成日期:2013年5月5日2目录诚信声明……………………………………………………………………………(1)论文题目……………………………………………………………………………(2)中文摘要……………………………………………………………………………(2)一、“中和”思想的产生及意蕴…………………………………………………(2)二、儒家“中和”观之精华………………………………………………………(3)(一)把握分寸,无过无不及……………………………………………………(3)(二)做到“权变时中”…………………………………………………………(4)(三)强调“和而不同”、主张“和为贵”………………………………………(4)(四)推崇仁爱……………………………………………………………………(4)三、“中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4)(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5)(二)仁义道德——人与人的和谐………………………………………………(5)(三)“礼”、“德”——人与社会的和谐…………………………………………(6)(四)“修身养德”——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7)参考文献……………………………………………………………………………(7)英文摘要……………………………………………………………………………(8)致谢………………………………………………………………………………(10)3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赵霞二O一三年五月五日4论儒家“中和”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普遍和谐观赵霞(陇东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中国儒家“中和”思想博大精深,它倡导“天人合一”,主张“和为贵”,推崇仁爱,在社会实践中要求人们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做到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与人的和谐和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不难发现,这些思想与现当代我国大力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某些要求不谋而合。然而,我们知道历史与现实是不能被割断的,任何一种思想和制度的产生都不可能摆脱历史和传统。因此,我们有必要追本溯源,去仔细探究一下儒家“中和”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汲取传统和谐文化中的有益养分,这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字:儒家;和谐;中和思想;意义;启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我们人类不断追求的一个共同的社会理想。儒家“中和”思想非常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关怀国家、人类的命运等等,这一思想世代流传,浸润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受其影响,和谐一直成为中国人生活目标的价值追求。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引起了全社会范围的强烈共鸣。那么我们借鉴儒家思想中蕴含的关于和谐的理念并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创新和发挥,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中和”思想的产生及意蕴根据文献记载,先秦以前,“中”、“和”二字基本上都是分开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的理解有:“好”、“适宜”、“符合”、“恰当”等等,如“中看”、“中听”、“中的”,均赋予“中”以美好,正确,合理的含义。而儒家思想里面的“中”既不同于以上的理解,也不是数学概念中的“中间”或“一半”,而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即指两端之间的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宋玉在形容一位女子时用过这样的5描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1]讲的就是这个抽象的“中”。“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2]的观点。说明只有多种不同因素的互济互补、相互协调,多元的统一,才能形成美好的东西,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使事物健康发展。完全相同的因素、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的同一和结果不是“和”,就要为天地万物所弃,走向衰亡。[3]孔子继承和发展殷周时期“尚中”观念及其先秦思想家关于“和”的解释,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政治、伦理的思想中,提出“中庸”一说,并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4]的命题。孔子之孙子思发挥运用孔子中庸思想,将“中”与“和”直接联系起来,使“中庸观”成为“中和观”,其在《中庸》首章中对“中和”作了这样形象的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子思以人的情感为具体事例,认为事物里面那种固有的平静状态叫做“中”,当内在显现为外在,且又恰当其时,恰如其分,不早不晚,不少不多,不轻不重,形成一种新的平衡、协调、稳妥的状态,就是“和”。可见,“中”的最终目的是“和”,“和”由“中”而来,是“中”的延伸,是动态的。而“和”不是单纯的“和谐”,而是“和而不同”,是在“不同”基础上的“和谐”,是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因此,“中和”的本质含义是揭示和追求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就正如《中庸》里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6]的这种境界。二、儒家“中和”观之精华我们了解到“中和”既是儒家对天下万物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又是通过规律性对外在世界改造的根本法则。因此,汲取其中的精华,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把握分寸,无过无不及孔子《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7]这说明孔子衡量人孰优孰劣的标准是“无过无不及,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人人都知道,事物皆有两端,6但在实际处理问题时却不会把对立的两端结合起来,在对立中坚持统一。而“中和”告诉我们保持事物的度与平衡才能达到“和”的局面。这也启示我们,在实践的具体条件下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双赢、共赢的结果,以在各方利益、各种追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可偏其一端。(二)做到“权变时中”“权变”要求我们在取“中”求“和”时必须因时而宜,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情况和矛盾的具体情况,而灵活地加以运用。例如《中庸》里的“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8]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说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处理,学会随机应变,与时俱进,而不生搬硬套。两者的结合就会达到事物的最佳存在状态。(三)强调“和而不同”主张“和为贵”孔子说:“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9]就说明人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即在承认矛盾有差异性的基础上,促进对立双方的相互渗透和转化,从而实现“和”的目的。(四)推崇仁爱孔子不仅主张以“仁”待人,而且还主张以“仁”待物,他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11]等观点,就是说人们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去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没有私心杂念。对待天地万物应该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必须遵循天地自然的本然规律,尊重并爱护自然界里存在的每个物种,哪怕是一根小草,我们也应该尊重和维护它生存的权利。这无疑给我们现代人一种深刻的启示,有助于现代人格修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综合上述内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古代的“中和”观体现出传统儒家在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上的一种“和解式”的体验。[12]同时承认,人作为自然界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各种规律,从而运用和利用规律,避免人与自然、社会的严重对立,进而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显而易见,这就是我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源头所在。而纵观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看出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四重和谐统一,因此以下就从四方面谈谈儒家“中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三、“中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取得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的世纪,这是不争的事实。7然而,也不可否认,人类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但伴随而来的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匮乏、道德沦丧、核弹威胁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尖锐化。为了解决和缓解这些重大问题,我国寻觅前人的足迹,发现了可以医治当今社会的一剂良药——“中和”思想,从而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认为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宇宙之至善。“天”主要指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自然界或自然界的总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和谐,[13]换句话说,天人问题直接探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类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传统中和观认为,“中和”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万事万物在宇宙中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它们既有自身内在的各要素、各环节的“中和”,又有与外物的“中和”,所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4]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天人合一”的中和观告诉我们,大自然中一切有机、无机、有无生命的事物都与人有着某种直接、间接的联系。因此它要求我们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自然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和谐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片面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15]然而,如今我们耳目所及,有关全球危机的报道早已令人触目惊心:气候变暖、土地沙化、酸雨肆虐、臭氧层破坏、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等等,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看待与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罗马俱乐部主席佩奇指出,“人类之所以面临现在的困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代人失去了一种整体感,这是一种严重的倒退”。[16]因此,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在思想上要有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表现得十分显著,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7]庄子在《秋水》[18]一文中也主张以道观物,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万物,以达到天人和谐,传统儒家认为,使天人和谐是一种人类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体现了更为合理的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因此,我们希望21世纪的人类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应该是:人类以先进的科技合理适度的开发自然,索取自然财富,同时以先进的科技保护自然和改善自然,[19]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二)仁义道德——人与人的和谐8儒家认为自然界是和谐的,并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必然引发出人与人的和谐观念,这是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体,而人又是群居的动物,聚集在一起,就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是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准则的。“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即“仁者爱人”,强调在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关爱,多一份理解。其“爱人”一方面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当今社会由于竞争激烈,人们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过分注重金钱和享乐,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比如,图财害命、假冒伪劣、拜金主义、见利忘义等等不和谐的表现,导致人与人心灵上的隔膜,感情上的冷漠,在日常生活中的互不理解甚至仇视,严重的影响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儒家认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够以“仁爱”为己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多为他人着想,用亲任的态度对待别人,那么人类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洋溢着博大之爱的和谐社会。[20]总之,儒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