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概论》复习指导:考试时长:150分钟题型:填空:每空1分共10分。辨析:(3*6=18分)简答题:(5*6=30分)论述:(2*10=20分)分析与阐释题:(20分)复习时,请在整体阅读全书的基础上掌握复习知识点。答题时,填空要准确;辨析要回答辨析要目的核心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简答要全面回答出知识要点。论述题要有陈述与论证;分析与阐释要有自己观点与立场。复习知识点:8,如何理解教育的内涵?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内涵:10,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中介相互关系:15,教育中介的内涵。内涵:教育中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分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4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对教育起源的看法。勒图尔诺和沛西·能的观点构成了教育史中通常所讲的“生物起源论”,即认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的一种现象,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的,人只是继承了动物早已有的一种本能,在逐步形成的人类社会中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这种本能获得了一些新的特性而已。勒图尔诺认为,“动物尤其是略微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人类教育的进行与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43,教育产生的条件。①人类自觉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②语言的产生③具有一定的经验④在大脑中建立起对一系列事物的联系⑤集体活动的出现65,作为一个组织严密的学校教育机构需要具备的条件。①严格的入学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对年龄方面的以及入学水平方面的要求②修业年限的规定。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学校中学习年限方面的要求③分年级教学。依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业水平区分不同的年级④有明确的课程方面的要求。依照学校教育的目的,对学习内容提出一定的要求62,春秋时期,儒家教育主要的学习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67-70,“非学校化”理论的基本主张,以及你对它的评价。基本主张:为使教育彻底从学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主张充分的利用其他教育机构和手段,如家庭生活,卫生保健,社会服务,法律结构和大众传媒等,创造一种“非学校化社会”105,埃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①他的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叙说基础之上的,但它与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同,更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遗产对心理发展的影响。②对发展的总的看法:人的发展是一个生物与社会事件所引起的进化过程,发展中包括成熟和偶然事件所带来的影响。③提出人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五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岁),自主对羞怯怀疑(2-3岁),主动对内疚(4-5岁),勤奋对自卑感(6-11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110,教育的量力性原则。即教育要适应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所指的教育的内容,方法,进度等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是受教育者能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等。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育要依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112-114,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关于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皮亚杰:①提出儿童智力、思维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的同时,认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的年龄阶段理论来加以组织②教师试图离开儿童阶段的心理特点去加速学生的发展,这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维果茨基:①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②提出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育不应只适应与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115,关键期教育的积极作用。122,落实因材施教需要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134,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32-135,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与相互影响。146,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标志.190-198,个人本位论、人格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核心观点。192,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说的基本观点。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教育思想在于创造真,善,美,圣,健,富六个方面的价值,也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个方面协调,丰满的发展,形成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人格。教育必须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使学生达到自我发现的自我实现的目的。人既是个体又是社会人,既要追求理想又要生活于现实,既作为自由人又受制于法律,规范,教育要使两种相反的,矛盾的,对立的两方面在一个人身上合二为一,达到灵肉合一,身心合一。205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目的实现途径:教育与生产生活劳动相结合。207-209,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构成部分的争论及其合理建议。226,学制的内涵。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45,义务教育的内涵与特性内涵: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所有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程度的教育。特性:强制性,普遍性259,终身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内涵: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到各种教育的综合,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特性:民主性(普及性),终身教育是为了一切人的教育,它意在使所有民众都能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形式多样性:人的生活在其一生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作为于此相适应的终身教育来说,也必须是多样化的,是多种教育形态的综合连贯性:终身教育所要求的是各种教育的连贯性,一致性,它是从整体上来看待和组织互相依赖的教育过程的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自主性: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性重视学习者自主,自发的不断发展、263,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传统教育终身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仅把教育限制在青少年时期把教育贯穿于人的全部生涯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上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等隔绝开来统筹安排各种教育活动,谋求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在教育目的上强调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和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在教育功能上注重教育的删选功能注重使人的素质充分地得到发展在教育机构上主要限定在学校扩大到与人们世纪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在施教人员上只能有教师来施教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由社会整体来提供教育的机会在教育内容上集中于学习抽象的知识内容涉及知识,情感,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并注意从整体上寻求他们之间的联系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从外部施加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316-321,教师角色的内容。教学与行政的角色:是一个发动,指导和评定学习的人(教学人员,社会榜样,课堂管理员,办事员,公关人员等)心理定向的角色:处理人的关系的艺术家,社会心理学家,催化剂,临床医师。自我表现的角色:帮助人的人,学习者和学者,父母形象,寻求权利者,寻求安全者334,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儿童中心论: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放置于辅助地位342-344,几种主要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强硬专断型:对学生时时严格监视要求即刻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命令,严厉的纪律认为表扬可能会宠坏儿童,所以很少给予表扬认为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不可能自觉的学习仁慈专断型: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专断独行的人表扬学生并关心学生他的专断症结在于他的自信以我为班级一切工作的标准放任自流型:在和学生打交道中几乎没有什么信心,或认为学生爱怎样就怎样很难做出决定没有明确的目标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既不参加学生的活动,也不提供帮助和方法民主型:和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做出决定在不损坏集体的情况下,很乐意给个别学生以帮助,指导尽可能鼓励集体的活动给予客观的表扬和批评357,元教育学的内涵。元教育学时教育学之学,以教育学自身的理论陈述和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理论形态的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研究。具体:教育学理论陈述的合规则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分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功能,性质,理论结构,逻辑范畴,进步标准等的探讨教育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探索教育学的理论形成道路及不同的研究范式,揭示隐匿于教育学理论内部的深层结构。分析在一定历史背景中社会文化条件对教育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对教育学研究共同体进行研究,辨识各种学术团体,分析这些团体及相互性的联系对教育学理论的影响。360,西方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前学科时期(奴隶社会到17世纪):以教育经验和不系统的教育思想为表征,教育学还和哲学结合在一起,属于哲学——教育学。学科雏形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成为专门的知识,一些思想家(尤以夸美纽斯,洛克,卢梭为代表)以自然主义为指导,对教育思想,内容,方法都有了较为丰富的论述,但缺乏一定的概念体系。学科形成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教育学以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理论,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大学讲台。此时的康德,赫尔巴等人在对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的同时,尤其关于教育学中的核心问题——教学法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36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一书的基本内容。强调教育活动必须注重感性,直观,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强调用广博而有用的知识教育儿童,注重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提倡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及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内容涉及人的本性和价值,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改造旧学校建立新学校的基本原理.教育原则和各科教学法。学校纪律,学校系统以及实现普及教育这一理想的前提和条件。包含很多教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并使教学方法更加条理化,特别是他对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轮廓,对后来的教育实践产生重大意义。36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基本内容与关于教育学科学化的基本观点。开始了自己独到的构建教育学并使将教育学科科学化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形成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而形成独立的教育思想。要形成独立的教育概念和教育思想,就必须把教育学建立在相关的基础学科上,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教育学尽可能严格的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成为研究烟味的中心,而不再受到别人的治理“,教育的途径是把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以理想主义为传统,强调人的永恒价值,强调知识主要通过心理活动才能获得,而且唯有通过心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事物的真知,教育过程主要表现诶儿童自我心灵活动的过程。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及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异同。分析与阐释相关主题与材料:对知识与智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与阐释对教育事实与教育理论关系之理解与阐释你对儿童观的阐释与理解材料1:教育与生活的意义):《一生的学习》克里希那穆提那么,什么是生活的意义?我们为何生存,为何奋斗?如果我们受教育仅是为了出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变得更能支配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籽是肤浅而空洞的。如果我们受教育只是为了成为科学家,成为死守书本的学者,或成为沉迷于某种知识的专家,那么,我们将助长世界上的毁灭与不幸。我们大家都被教育和环境所训练,而寻求私人的利益和安全,为我们自己而奋斗。虽然我们用美丽的言辞加以掩饰,然而,我们都是在一个基于剥削与因恐惧而贪得无厌的制度下被教育着来从事各种职业。这种训练,必会为我们自己以及世界带来混乱与不幸,因为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制造了心理上的障碍,使得他与别人分离。教育,并非只是用来训练心智。训练提升了效率,然而却无法造就一个圆满的个人。一个只知接受训练的心智,只是过去的延续,这样的心智永远无法发现新的事物。所以,为了要寻出何谓正确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