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1.投资策略选择投资于固定资产或可保值类资产通常投资于难以贬值的固定资产或黄金类保值型资产,是应对通货膨胀比较好的风险控制方法。投资于资源或能源行业:由于资源的稀缺,资源类产品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或者投资于垄断行业,由于垄断行业企业的定价优势,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影响。投向文化产业也是符合未来发展目标的。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和吸收,都会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纳。投向相对终端的行业是相对安全的做法,但要选择业态组合较好的行业。投资与民生相关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业看涨的原因在几年内还不会有颠覆性的变化,宏观调控只能在市场调节框架下逐渐发挥作用。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一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投资推动。因为在2009年和2010年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也就是说市场流通中的钱过多。2009年,我国新增信贷规模近10万亿元,相当于过去三四年的增量。资金充裕必然会刺激投资需求,大量资金就涌向房地产市场,必然使房价过快上涨。住房消费存在严重的“投资化”倾向,投资过度就是投机,这对高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通胀情况下,人们的这个愿望会更强。二是土地价格推动。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取得财政收入,这种“土地财政”导致的地价上涨成为高房价的一大推力,地价与房价相互影响、交替上涨。三是制度原因所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只有十多年,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过去十多年,较为重视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住房需求,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欠账过多,造成住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另外,房地产税收制度不健全。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征收不动产税的国家,使拥有或囤积大量住房的成本过低,也助长了投机。四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对住房提出新需求。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接下来的5年,中国会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预计城镇每年增加1500万人,每年新增家庭500万户,其中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更加显著,住房供应问题比较突出。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52%左右,城镇化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住房改善需求显著增加,也加剧了城镇住房的供需缺口,带来了住房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只是这4个原因,在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包含许多矛盾,暴露许多问题,都会在房价上扬中反映出来并不得以释放。所以,房价下降在近几年内不太可能。当然,都去投资房地产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很多企业家都明天,投资房地产要有一定的开发能力,企业规模要大,工程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中小企业来说并非容易。但是,我们知道房地产业地企业链条很长,随着房地产业地繁荣,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生意也会相对好做,其上游的砖瓦、水泥、玻璃等许多建筑材料,其下游的物业管理、装修维护等,都是前景看好的投资项目。2.低负债,稳定的现金流,停止投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去投资,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更应该谨慎。打江山容易,守江山不容易。企业每年开张和倒闭的数量都是很大的。对于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去盲目投资,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稳步地逐渐壮大,也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在通货膨胀的形式下,急功近利的扩张思路是不足取的。香港的李嘉诚、李兆基等大企业家的上市公司,和我们的地产公司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也做很多地产的生意,其规模应该是我国大型地产公司的几十倍、上百倍那么多,,而资本负债比率我们是100%-300%,他们只有20%。他们的做法一是现金打底,二是项目对冲,透过这两个办法来达到稳定的现金流。什么叫做现金打底呢?以李兆基的地产公司为例:分析恒基兆公司过去二三十年资料,恒基地产在过去5年是负现金流,也就是5年它的资金链是断裂的,但是它没有倒闭。而中国大陆的地产商如果资金链断裂的话,还能够支撑多久时间?我们看电视《老大的幸福》,他家老二的地产公司资金链一断裂,他公司就只好倒闭了。而恒基兆为什么可以撑过5年?分析的结果是它手上有两个资产非常有意思,一家叫做煤气,一家叫做租赁。这个煤气跟租赁的现金流都是稳定上升的,所以,虽然地产开发的现金流有5年是负的,可是把地产开发的现金流,加上煤气的现金流,加上租赁的现金流,这三者加在一起之后,过去二三十年没有一年是负的,统统是正的。这叫做现金流打底。如果你的企业这个时候稳定的现金流来不及了,你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项目的对冲,也很难创造出所谓现金流的打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守心态下的三大指标,低负债,稳定的现金流,停止投资,把企业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