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与保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儿童钢琴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与保持提供者: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美学心理学博士周海宏教师与家长都见过好学生越学越爱学,而差学生越学越厌恶学的现象,这种钢琴学习中的良性环境与恶性循环实际上就是学习动机状态不同的外部表现。钢琴学习的动机不仅要激发,还要培养与保持,因为钢琴学习的周期很长,甚至要贯穿孩子整个的儿童与少年时期,在这样长的时间中,影响钢琴学习动机的因素非常多。以往我们一贯比较强调学习中的技术、音乐等方面的培养,而对学习动机的保护很不重视。现教师布置过重的作业、家长的过度严厉、过多的枯燥技术练习等等做法由于破坏了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最终成了揠苗助长之举。很多孩子从喜欢学琴到不喜欢学琴的变化就是因为没有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注意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保持。在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动机可以说是一个比任何知识、技术、乐感培养都重要的学习因素,因为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学习没有了动力,学习的成效就没有保障,其结果要么导致学习的终止,要么导致学习进度的缓慢。因此我们希望家长与教师把钢琴学习动机问题,放到教学与辅导的首要考虑项。尽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对具体某个人来说,影响其钢琴学习动机的因素也很不一样,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与分析学习动机的培养在学习中的普遍规律,再来由教师与家长针对具体的学生选择对策。本节我们就从各个方面讨论钢琴学习中的动机培养问题。第一节钢琴学习动机培养中的内部因素一.钢琴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本能: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那种通过直观判断能够获得成功的任务,往往能够引起较高的动机状态;而那种给人感觉难以取得成功的作业则使人望而怯步。成人如此,儿童更是这样。正是这种追求成功、回避失败的本能心理倾向,产生了学习需要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制约关系:孩子在良好的学习成效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孩子在没有成效或很少成效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劳而无功或失败的痛苦与不愉快,进而产生了不愿意再一次遭受这种痛苦的愿望,因而便对下面的学习产生回避与发悚的感觉。这便是在钢琴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普遍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学习的动机与学习中的成就感有重要关系。在一种学习活动中,新学习需要的发生,主要靠原有需要的满足。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学习需要并不一定是指要学会某种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学会了某种知识与技能也未必就满足了这种学习需要。从前面一节中,我们知道学习需要有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并不都是直接以掌握学习内容为目的的。也就是说,掌握了学习内容,并不一定就是满足了学习需要。比如学习的交往需要,当孩子学琴是为了让别人承认或高兴的时候,如果他费了很大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首作品,但却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认可,那么他就不会产生学习需要被满足的体验,也就不会在学习目标达到后产生成就感。表面上学习目标的达到,并不意味着学习需要的满足。一个不能获得满足感的活动,是不能让人产生进一步从事此活动的需要的。从钢琴学习角度讲,如果钢琴学习目标达到后,学生并未体验到他(她)所期望的满足感,那么就不会产生新的钢琴学习需要,因为,学习的最终结果向他(她)表明,目前从事的学习活动不能满足他(她)的需要,因此必然影响进一步学琴钢琴的愿望,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而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必然导致学习成效的下降,不良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收获,从而必然削弱了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最终导致学习中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与家长一定要明确,在钢琴学习中学习目标的达到,往往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习需要的满足。反之,当伴随着学习目标达到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满足感时,学生就会把良好的学习效果当作对自己付出的努力的报偿,这种报偿,使他(她)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以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去从事今后的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必然使学习更有成效,如此学习效果与学习需要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在钢琴学习中,学习的动机通过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的效果,而这种学习的效果在人追求成功、回避失败的本能作用下反作用于钢琴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的满足对学生表明他的学习活动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体验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更稳定,更持久;反之,未达到学习目标及目标达到后并未产生需要的满足感,就会使学生产生失败的体验及劳而无功的不满足感,而这种体验将对学习动机的维持和巩固产生不良影响。我们说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这是对学习动机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家长对学习目标的判断及把握,学生对需要满足的期待是培养钢琴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从这一点出发,培养学习需要,应从各个环节考虑问题。二.钢琴学习中意志培养的复杂性问题意志与品质的培养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钢琴学习这一高度困难的活动中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也存在着将这一问题简单化而未能获得良好效果的现象。以往我们常常片面强调学生在困难面前要有决心、有毅力去克服困难,事实上,这种说教往往很难奏效,其原因在于,我们往往忽略了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意志或决心是有条件的,而并非学习者主观努力就一定会起作用的。其中关键的条件就是,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意义及目标吸引力的大小。那些学生强烈希望达到的目标,才会使学生遇到困难时表现出较强的意志。而学习的目标问题在钢琴学习中表现得十分复杂。对于很多并非出自个人意愿的学生来说,钢琴学习活动本来就是缺少目标吸引力的,怎么能够想象他会在困难面前有克服它的意志呢?从钢琴学习活动的特征上看,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特点:目前最普遍的私人授课中,都很少有学习的阶段性,这使学生在无休止的努力中不能产生完成后的放松感。前面我们讨论过,在钢琴学习的问题上,家长与孩子往往有不同的目的,而家长的学琴目标往往是那种以综合素质、人格培养为目的的高度宏观、长远的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孩子目前所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弹好某一首乐曲,都不是目标的实现。这种深层的心理活动必然会影响孩子认为,在无休止的钢琴学习中,弹好任何一首乐曲,都不是有意义的目标,加上那种缺少阶段性的无休止的学习活动,就会使学生很难产生完成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的成就感。目标的模糊性是使得那些对钢琴本身并不太感兴趣,又缺少远大目标的学生在钢琴学习的困难中很难表现出毅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与家长都应该综合地考虑钢琴学习本身的诸多特点对学生学琴动机的影响,而不应该片面地强调学生自己要如何努力,因为还有另外一种人的特性与此有关。我们常常认为:通过克服困难而取得的成功才最让人快乐。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努力程度与成功体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努力是一种意志的表现,但它同时也使人产生苦、累、疲惫的心理体验,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本能地要回避的。因此努力的程度直接关系着心理上不良体验的程度,假如努力的目的是要获得达到目标而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任何一个钢琴学生就会在两种体验的强度上作出下意识的权衡。过度的努力所带来的痛苦体验就会使得一个较小的成功体验显得不值。当学生面对一首或一组钢琴乐曲的作业时,学生会下意识地对作业的客观复杂程度、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作业难度,及驾驭它需要付出的努力作出直觉的判断。前面我们说过,在钢琴学习中,完成具体某一乐曲并不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目标,那么在一个较小的目标吸引力下,需要付出努力的程度就会影响学生驾驭这一作品的动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往往对难曲子打悚的原因。过度的努力所获得的较小的成功体验对形成新的学习需要与培养稳定的钢琴学习动机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需要重新考虑钢琴学习意志培养中的策略问题。三.作业安排与学习动机的培养钢琴学习的进程简直就与孩子成长一样慢。很多教师都愿意给孩子拔程度,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地取得进步,这种心理背景在教学活动中就表现为总是给学生一些比较难的作品。现在我们要指出,给学生一个什么难度的作品,不仅仅要从教学的科学性出发去考虑,也要从钢琴学习动机的角度考虑问题。前面我们知道,学习的努力程度对形成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有重大影响。那么如果课题的难度太大,一方面会存在学生必须通过极大的努力才能够弹下来的情况,另一方面会存在即便弹下来了质量也总是难以达到教师要求的现象。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也是用舞台演奏的水平来要求学生,因此达到舞台演奏水平实际上就是一首乐曲的学习目标,而一首过难的作品对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无论多么努力,也不能达到起码的舞台演奏水平。因此,当这首乐曲不得不通过时,对这首作品学习的结束,就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学习完成感,也就不会产生学习目标达到后的成就体验,令人不够满意的学习成效难以对新的学习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看,过度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令人不快的体验,它使得练琴活动本身成为一种很苦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不能获得快感,也是使学生经常逃避练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钢琴学习动机培养的角度看,过难的作品不利于形成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因此应注意作业的难度,应以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师的要求为限。这里的时间限制应该是以学生已经弹熟而不是弹疲了为限,如果一首作品已经弹疲了还不能达到良好的表现水平,那么这首作品对学生来说就是过难了。在目前我国的儿童业余钢琴教学中,一方面存在着师资水平普遍偏低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教学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倾向。甚至在那些本身钢琴教学修养不高的教师那里,也存在着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倾向。一方面从全体学琴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也不必要均达到专业化的演奏状态;另一方面,低龄儿童过于专业化的训练,会使大量没有较高天赋的孩子丧失钢琴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儿童钢琴教学过于专业化的表现就是教学目标设立得过高:教师对学习过程中的弹奏技术规范、演奏中音乐各个要素控制的精细性均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家长、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把一首作品弹下来并不难,但要弹好,就非常难。从一首乐曲练习的时间分配上看,用于将作品弹好的时间,要几倍于弹熟的时间。同样一首作品,不同规格的教学目标的可达到程度是极为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可达到程度,一方面由作品本身的难度决定,另一方面也由教师对演奏质量要求的规格决定。高规格的教学要求,从培养专业化人才的角度是必需的,但对于广大钢琴才能不高的业余学琴儿童来说,它的意义是值得讨论的。因为,它对学习动机的不良影响会使得钢琴学习活动的自然持续变得非常勉强。当然在作业安排中也不应该过易,从教学角度看它较少学习价值,从动机角度看,过于容易达到的目标缺少挑战性,也不会激起效高的动机水平,因此在目标达到后,也不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不利于形成新的学习需要。这是因为人对学习的内容有这样一个特点:特别容易的东西唤不起学习者的兴趣,而特别难的东西又令人望而怯步。因此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对象能够唤起人们去了解它、掌握它的动机是有心理规律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者与学习的对象处在一种问题情境的关系时,最容易使人产生较强的学习愿望。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指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约是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则较强。作业无论是太容易或太困难都不会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动机状态。在与动机相关的作业难度安排问题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儿童个性的差异。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不同,而表现出对待新作业难度的态度非常不同。一般来说高成就动机者乐于接受偏难的作品,而低成就动机者则反之。比如,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挑战的学生来说,倾向于偏难、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而平时便总是回避挑战情境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那些挑战意味较小的作业。意志力较强的学生在难作业面前可以表现得更具有耐心与毅力,但意志较弱的学生则会被较难的作业吓得退缩。有些学生会通过故意不努力,来防止能力上受到的挑战,因此在较难的作业面前,不练琴或不努力练琴往往就成了他们保持自尊心的一种策略。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练琴注意力不集中而感到焦虑,反复提醒或督促孩子注意力要集中。其实注意力除了受儿童年龄的限制之外,还特别受作业难度的影响。高度复杂的作业必然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而在高紧张状态下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的。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听一个特别复杂的讲话时,特别容易走神,这是因为人的大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