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教案第一章先秦散文发展历程教学目的: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先秦文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形成轮廓。重点: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难点: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一、传说时期的文学: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产生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我们称为传说时期的文学。这些神话传说和歌谣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原始歌谣现在留存的主要有: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传说为尧舜时期的,但现在认为是后人伪托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载于《吴越春秋》的《弹歌》;《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但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二、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逐渐脱离了传说时期。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的出现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三、诗乐舞紧密结合: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举《吕氏春秋·古乐》中“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记载(新版教材22页)。《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也。”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文史哲不分: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态势。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某些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二、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由宗教颂赞祷祝诗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样一个过程。宗教颂赞祷祝诗如甲骨卜辞中的韵文、《易》卦爻辞、钟鼎铭文中的韵文等;政治叙事诗如大雅的部分、小雅的小部分以及颂等;言志抒情诗如小雅的大部分和国风的全部。南方楚地文化孕育出了“楚辞”。产生于中原地区的《诗经》和南方楚地的“楚辞”是先秦成熟的文学作品。《诗经》和“楚辞”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确指。先秦文学的本来面目,使之存在许2多可争议之处,这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不同于后代作品之处。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一、由巫到史: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夏朝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xí,“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国语·楚策》)),他们也是文学的创造者。今存甲骨卜辞、《易》卦爻辞,就是因占卜行为而作。巫觋都善于歌舞音乐,在夏商或周初,处于巫术祭祀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应是当时主要的文学作品。巫觋作为文学的作者,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衰亡。上古巫史不分,史的职务也是宗教性的。一般史官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外,还从事有关赐命、册命、载录氏族谱系等政治活动。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解脱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他们成为史家散文的最早创作者。春秋时期,史官的文化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其中鲁国的《春秋》留存至今。鲁国史官左丘明采集各诸侯国的史记,作《春秋左氏传》,把史家散文推上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二、贵族文学的兴起: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他们掌握了知识文化,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西周也有许多民间歌谣,这些歌谣的作者大都是平民。三、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春秋战国之际,分封制度的解体,导致了贵族地位的下降和庶民地位的上升。在贵族和庶民之间兴起了一个士阶层,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他们聚众讲学,影响渐大,成为统治阶级招徕的对象,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议论时政,阐述哲理,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现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先秦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和夏孔甲的《破斧歌》可看出夏商时代已有完整的诗歌出现。商代诗歌《诗经·商颂》五篇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是用于祭祀。《周易》中的某些卦爻辞也与巫文化有关。巫史文化的昌盛,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据说是夏代的遗文,《禹贡》列有九州岛,这种地理观念夏人是不可能有的,可推断是周人补充进去的。《甘誓》亦是后人追记。3二、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殷商时期的浓厚的巫术色彩渐减,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社会人生。因此周代的历史意识空前发展起来,史官原来的宗教职责迅速淡化,他们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职业信念自觉的肩负起对现实的责任,所谓的史官文化也因此成熟。历史著作和说理散文因此取得了长足发展。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的特征。三、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战国时期,礼乐崩溃,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书立说,批评时政,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们立足现实、有自觉的创作精神。反映到为文学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貌。四、楚地文化与楚辞:楚国的屈原身遭贬谪,满腔愤懑,发为诗赋。屈赋吸取了楚文化的精华,以奇伟瑰丽的词藻,丰富奔放的想象,表现了屈子的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情操,是《诗经》之后又一个诗歌高峰。第二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教学目的:本章是先秦史家之文的开端和重点。教学中要弄清:1、中国叙事散文的出现、发展和流变;2、《春秋》与《左传》的关系;3、《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战国策》集大成的特点。重点:《左传》的精湛的叙事艺术。难点:语言艺术——辞令之美。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事记言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一、文本文献《周易》、《尚书》参考书:《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魏王弼注,唐孔颖达正义;《周易古经今注》高亨中华书局。《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孔安国伪传,孔颖达正义;《尚书今古文注疏》(见皇极经解)(汇集今古文,供研究用)清孙星衍。《左传》参考书:《春秋左传集解》(十三经注疏本)(晋杜预参考汉魏间贾逵、许淑、郑众、王肃等家今文观点,作集解三十卷,为现存最早最权威之古注,在全部十三经注疏中也是较好的旧注本)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旧注疏证》清刘文淇及其子刘毓,孙刘寿,次孙贵(刘师培之父)三代四人陆续编撰,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先列旧注,次及本人疏证,博采众书,材料极富,为4深入研究左传之重要参考书。《春秋左传读本》王伯祥选注,选文较多,注释稳妥详细,多用旧注,为了解左传全貌之初读本.《左传选注》朱东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选材体例以国别事件为主,侧重文学角度,每段后有评述性说明。《左传注译》杨伯峻有序文介绍左传,有并行的译文。《国语》三国吴韦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参考书:《战国策》东汉高诱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由于过去文学观念不同,魏晋隋唐没有整理战国策的记载,北宋时,战国策已缺11篇,高注20卷缺12卷,曾巩细心搜求民间藏本,编成33篇,即今本。)《战国策》宋鲍彪注,元昊师逆补注,通畅好读,但自作主张改动原文及次序不可取。《战国策选注》原北京师范学院牛洪恩、邱少华、孙悦春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为较好之普及本。二、先秦散文兴盛的原因1、经济的发展,都市的繁荣,社会制度的变迁,兼并战争的频繁,促进了散文的兴盛。2、“士”阶层的形成,文化学术散布到民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成了散文的发展。3、诗歌篇章短小,不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于是散文起而代之。4、竹简和书的发明,书写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散文的发展。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商周铜器铭文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就是甲骨卜辞,甲骨卜辞记事简单,不成系统。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趋繁的发展情况。铜器铭文有长有短,记事简单,形式一律。二、记事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1、《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尚书》原称《书》,后被列入儒家所谓“六经”之一,故又称《书经》。一般认为,“尚”与“上”通,所谓《尚书》即“上古之书”。其所载不外乎政府的文告,君主的誓言、命令和贵族的诫词。《尚书》是汇编而成的典籍,至于由何人辑为定本,已难确考。孔子也许是“编次其事”者之一,但未必是最后的编定者。此书在先秦时以多种形式广为流传,非止一种,其文字也不尽一致。汉代以来,《尚书》有所谓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是秦始皇焚书之后由汉初经师故秦博士济南伏生所保存、传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有28篇。古文《尚书》则是汉武帝时陆续发现,用先秦“古文”书写,故名。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但后来亡逸了。今本《十三经注疏》中所载的58篇,乃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此书将伏生本28篇分为33篇,并入其中。其所增25篇,经学者们考辨,金属伪作。因此,现在研讨《尚书》,只限于今文28篇。今文《尚书》包括虞、夏书各2篇,商书5篇和周书19篇。一般认为,商书、周书虽也难免经过后人损益,但较为可靠;所谓虞、夏之书则颇可疑,恐系春秋战国时人所作。不过,那时去古未远,其记述必有所据,井非凭空杜撰,故也值得重视。《尚书》伪记事涉及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5会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时代跨度颇大,内容相当丰富。《尚书》的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从《尚书》的记载中,不难看出这一政治观念由强调“天命神授”到主张“敬天保民”的演变过程。在殷商时代,主要强调天命神授。《商书·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商书·盘庚上》说:“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商书·盘庚下》说:“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认为“天”和“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天子是代天行令的人,因而极端崇尚天帝神权,维护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到了周代,由于殷王朝的被推翻,现实的斗争给周初统治者以深刻教训,使之逐步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因而对传统的宗教神学作了修正。其重要标志是提出了“德”,重视并强调“敬德保民”。认为“德”即上天意志的体现,“敬德”也就是“敬天”。《周书·梓材》说:“肆王惟德用”;又说:“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周书·召诰》说:“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与此同时,周初统治者还提出了“罚”,作为“敬天保民”的补充。《周书·康诰》明确提出了“明德慎罚”的原则,并强调“敬明乃罚”。从“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体现了神权政治观的发展和演变。《尚书》的另一思想特点是重视总结和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这在《周书》中反映最为突出。周代统治者从殷未周初的动乱中吸取了教训,增长了见识,并认真思考了前代盛衰兴亡的原因,自觉地借鉴其经验教训。《周书·酒诰》指出:“古人有言曰:‘人,无干水监(通“鉴”),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周书·召诰》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借鉴前代经验教训,使周代统治者不仅产生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新的政治观念,而且提出了用人、理政的原则、方法和勤勉治国、力戒安逸享乐的主张。这无疑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并对后代有较大影响。《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兼有记叙和论说的散文集,体现了初步的艺术技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它“虽非为作文设,而千万世文章,从是出焉”(李耆卿《文章精义》)。其文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