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测验•什么是生物质能源?•我国水资源总量是多少?人均多少?•我国农药产量?据世界位置?剧毒农药有哪些?•部门农业区划的原则?•我国植物物种资源如何?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评价和开发第一节农业资源区划第二节农业资源评价第三节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一、农业资源区划概念与类型1、农业资源区划的概念:从整体观点出发,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特定的空间划分成不同功能的资源单元。目的:认识区域内部的资源特征与规律,合理利用区域自然条件,安排农业生产。意义(重要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基础。第一节农业资源区划2、农业资源区划的类型(1)综合农业区划:多部门的综合区划(2)部门农业区划:按自然资源要素分为:土地资源区划气候资源区划水资源区划生物资源区划;按照资源的产业特征分为:种植业资源区划林业资源区划畜牧业资源区划渔业资源区划;二、农业资源区划原则与指标体系1、综合农业资源区划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各种农业自然资源要素综合分析,区分其差异性和一致性。2)主导因素原则优先考虑主导要素的作用,参考次要要素3)发生学原则考虑自然综合体成因及形成过程。如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4)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同一自然区域内部自然资源要素应相对一致,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有利于分别开来。5)地域完整性原则分区时,同一区的自然综合体的地域应据有完整性,并注意不出现地域重复现象。6)生产性原则目的是为了生产。找出对农业生产有利和不利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7)分区体系一致性原则各级分区的标准应尽量一致2、部门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原则:发生学原则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地域完整性原则生产性原则部门特点及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农业气候区划:考虑气候要素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农业生产稳定性出发,选用关键气候要素或选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候要素的均值作区域界线。农业土壤区划:考虑土壤的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规律,以及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之间的依存关系。植被区划:遵循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植被的区域组合特点、植被群落的演替方向以及植被的经营管理方向。我国森林植被区划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亚热带季雨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带热带雨林带我国十大种植业分区:(一)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二)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三)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四)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麻、茶区(五)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六)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七)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八)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九)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十)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水文区划:遵循水文特征与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以及与流域完整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1)不同区域的分区指标不同(因地制宜)例如:贵州省农业综合自然区划根据资源的特点划分两级区:一级区主要考虑海拔高度、大地貌类型组合、生物特点、农业生产方向的相似;二级区考虑地貌类型组合、土壤类型、气候要素组合、农业生产建设途径的相似。山东省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一级区主要考虑气候、土壤、植被的类型组合;二级区主要考虑植被、土壤的组合;三级区则考虑地貌形态及区域完整性。3、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指标2)不同等级的分区指标也不相同例如:山东省:一级区主要考虑气候、土壤、植被的类型组合;二级区主要考虑植被、土壤的组合;三级区则考虑地貌形态及区域完整性。3)指标本身应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例如,l0℃的积温天数、年降水量、地表坡度、土壤类型及肥力等等。4)部门农业自然区划分区指标建立在各农业自然条件地域分异特点与具体农业生产部门的关系之上。(总指标依赖于分指标)应因地而异,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特点选择确定能够反映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指标。三、农业资源区划方法与应用(一)、农业资源区划方法分区方法主要有两大类:1)定性分析分区法2)定量分析分区法1)定性分析分区法确定因子,划各单因子分布图,相互叠加,据主导因素找出区的核心,结合经验统筹兼顾,划出界限。2)定量分析分区法确定因素,给因素权重,据优劣分组,最后划区。(二)、农业资源区划的应用1)制订规划;2)定点监测动态变化;3)科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合理改进耕作制度。4)进行农业科技规模化推广5)建立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市场6)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一、评价目的、目标和意义1、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目的:查清农业资源现状,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提高资源的供应能力、生产力和生产率,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第二节农业资源评价2、农业资源评价的目标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3、农业资源评价的意义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二、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1、科学性与实用性,当前与长远相结合2、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3、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4、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1、农业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农业资源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一般农业资源评价主要包括四大资源:气候、土地、水和生物。2、农业资源评价程序确定目标任务制订计划确定评价指标及分级调查分析整理材料得出结果确定资源评价的目标基础调查规划决策多种备选方案基础调查定性评价或资源的自然评价社会经济分析评价定量分析及评价定性分析评价或资源的自然评价社会经济分析及定量评价平行法两阶段方法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资源评价的两阶段法及平行法流程3、农业资源综合评价方法两阶段法和平行法第三节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一、概念和性质1、概念1)农业区域开发:是一个以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整治为主要对象,以增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形成新增有效固定资产和粮、棉、油、糖、肉等主要农产品新增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开发性生产活动。2)农业资源区域开发:通过查清农业资源家底,并根据农业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合理配置为中心,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区、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所从事的经济开发活动。二、开发原则1、统筹规划,择优开发的原则2、适度开发,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的原则3、综合利用,寻求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5、增加投入,集约经营,提高农业资源生产力的原则6、珍惜资源,合理付费,有偿开发利用的原则7、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三、农业资源区域开发的程序竣工验收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机构农业资源区域开发项目管理的3个阶段1.从开发层次和深度上,可分为4个层次:①未被利用的农业资源开发。特别是急需土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②利用不充分,远未发挥生产潜力的资源开发。如低产田、低产园(茶、桑园)、低产林、低产水面等开发,常通过综合整治,实行集约经营,达到由低产到中产、由中产到高产;四、农业资源区域开发类型•③利用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资源开发。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配置为中心,调整利用方向和生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和最大化;•④综合利用资源开发。实施资源综合开发,推进产业化发展,应在农、林、牧、渔生产的基础上,对农副产品实施多层次利用,使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得到协调发展,以龙头产品带动区域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2.从形态结构上,可分为单相、复合和综合区域农业资源开发。(1)单项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是以某一农业资源为区域开发对象的产业开发活动。(2)复合农业资源开发:是以作物组合、农牧结合,并有开发主次的一种开发活动。如四川的麦(小麦)—玉(玉米)—苕(红薯),稻(水稻)—萍(绿萍)—鱼等。(3)综合农业资源开发:是由农业各资源开发组合成的,它包括农、林、牧、副、渔等。3.从开发的目的要求,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分为:改变生态环境的开发资源产品的开发提高生产潜力的开发综合利用开发(或称建设基地)等。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