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设计魏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0团中学一.教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在本章处于核心地位,上承光的直线传播,下接平面镜成像规律,本节课的学习又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人教版老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有原来的“光的反射定律”改为“光的反射规律”,要求学生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不作强调,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同样可以归纳到“收获”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比较熟悉光的反射现象,教材编者呈现了各种有趣的光学现象之后,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精神与思想,让学生在探究之中学习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生活中神奇的光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等知识。初二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先前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生有关光的反射的生活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将物理事实抽象2为物理模型。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本节课教学将以美丽的倒影图片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探究,熟练使用量角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年龄段孩子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多给予鼓励和掌声。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反射现象的体验,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二是利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设计重点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及其现象分析是探究反射定律的关键。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多个实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通过分组进行探究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猜想。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采取一步一总结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准确)最后得出光的反射规律;另外,为表现反射时光路的可逆性,除实验外,还让学生体验现象(“镜中找同学”)。接着播放反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给学生展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及时进行情感教育,启发学生讨论,提出光污染的防治问题。然后,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反射定律,制作一个潜望镜,培养学生的课外动手制作能力。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他从理论上3解释了天空的蓝色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让学生亲近物理文化,鼓励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探究人造天空。四、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⑴实验探究法,⑵讲授法本节课注重科学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脑并用,既对光的反射有较为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教师引导他们通过自主选择器材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学法指导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数据,运用归纳演绎法,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能应用反射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和归纳演绎方法。尝试运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和实例感受,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用废弃硬纸盒、废镜片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乐于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中领略到物理学的美。(3)了解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让他们亲近物理文化。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难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能用物理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七、教学资源器材:自制光屏、激光笔、平面镜等;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4分钟左右)课件展示家乡美丽的胡杨林风景区“倒影”图片,展现光的神奇,巧妙地引入课题(光的反射)(叙述)光的反射:光遇到许多物质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p39,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二)进行新课,探究新知(20分钟左右)51.【小试牛刀】:拿起手中的器材,让光进行反射,找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大致的光路图。从而带大家认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叙述)由于要探究的规律跟角度有关,所以物理学中就引入了一条法线来规定角。突破难点(法线象法官一样公正的站在中间)过入射点作一条垂直于平面镜的直线,叫做法线。由于法线不是实际存在的,就用虚线表示。(板书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叫做反射角。2.【探究规律】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c.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探究这三个猜想)分组实验:2人一组,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一: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学生总结: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使用物理语言表达准确)探究二: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Oγ6(引导学生:按图乙,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探究三: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提示学生可采取如甲图进行实验,改变光的入射方向,并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记录后进行比较。多次实验一次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学生总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甲乙【乘胜追击】:探究光路可逆按图甲使光分别沿反射光线射向镜面,认真观察。(在“镜中找同学”,当甲同学看到乙同学的同时,乙同学也看到了甲同学。这就从实际生活中验证了,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论证】:每一步实验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其实验数据以及结论。7板书2.光的反射定律:(教师一条一条的板书,最后总结这就是传说中的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强调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作图时要用到)2.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多组实验并记录数据,小组内互相交流,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引导用物理语言,作正确的表述,强调按因果关系,应该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所以只能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随堂练习:(课件展示)6分钟左右1.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3.当光线垂直射入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实验体验,加深印象)(四)走向生活(5分钟左右)让学生讨论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危害。(课件展示)应用:平面镜,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光纤通信……危害:光污染现象。(体现现代课堂的开放性,并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8请同学们下课后,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地了解光的反射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应用很普遍,在高新技术中也有应用。(五)小结反思“我的收获”(2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六).作业布置:(2分钟左右)课外实践活动: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天空是蓝色,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从理论上解释了天空的蓝色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请查阅资料探究:人造天空九、课堂教学小结:如果只按照课本的要求去进行教学,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意识,更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在学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应以养成良好的本学科的学习习惯为主,使学生在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会吸取别人的成功改善自己,学会合作交流,等等。这些能力的养成,比学会一些知识、技能更重要,所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实验,开始可能缓慢些,但必须夯实这一过程,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尤其是思维基础较差的班级,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因为这里是他们学习的转折9点,低的起点,小的台阶,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乐学中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十.板书设计:§2-2光的反射1.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2.光的反射定律:(教师逐条的板书,最后总结这就是传说中的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Oi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