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经济史(教材《中国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第一节自然经济的解体一、耕织分离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自结自足⒈纺与织的分离,洋纱代替土纱。原因:⑴生产力水平差距:飞梭、珍妮机⑵原料的紧缺:棉价上涨过快。⒉耕与织的分离洋布代替土布原因:⑴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⑵轮船航运业的迅速发展;⑶国内消费习惯的改变。二、中国农业卷入世界市场(一)外国资本入侵的作用⒈在中国推销商品,使中国传统出口农产品衰落。阴丹士林代替土靛洋糖代替土糖机制砖茶代替手工制茶⒉对农产品的原料收购和控制英国:生丝、茶叶、烟草;日本:棉花、大豆、小麦、麻;美国:桐油、羊毛、皮革、猪鬃。(二)成为外国的原料基地农业专门化产区的形成:东北——大豆;河北——棉花、花生;山东——花生、烟叶;河南——棉花、烟叶;江苏——棉花、蚕丝;华东——茶叶。三、农村劳动力转移⒈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离村到城市做谋生,满足城市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⒉农村劳动力过剩超过都市新增需求,部分过剩人口滞留农村。零细佃农普遍,租佃条件苛重,工价下跌。⒊农村副业本是容纳过剩人口的最好去处,它没有最低工资率的限制,劳动成本几乎为零。农村副业也开始的衰落,过剩人口不得不外出。⒋移民。华南农民去南洋;华北、山东去东北;中原去西北。第二节农业政策和土地政策一、晚清农业政策“第一要务”:放荒招垦和丈田清赋在战后重灾地区(江浙皖)虽有一定成效,但负面影响大;在边远地区(东北、新疆、台湾、河套地区)起较大的积极作用。⒉甲午战争后的变化政府主动引进和推广近代新型农业。1897年成立农务总会,创办《农学报》。1898年各省设立农务局,学堂设农务科。办农务学堂,培养农业人材。引进和推广国外优良品种,如美棉。二、太平天国的土地纲领(一)1853年的《天朝田亩制度》⒈土地公有(天王所有),平均分配。⒉余财归国库,实行供给制;⒊推行守土乡官制,军政合一,寓兵于农。(二)1859年的《资政新篇》主张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实际实行的政策⒈发“田凭”,确认土地所有权;⒉照旧交粮纳税,税额稍轻;⒊恢复地主经济,“租粮局”代收地租。马克思恩格斯论太平天国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1853年6月14日,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1857年5月22日,恩格斯《波斯与中国》。•《纽约每日论坛报》社论马克思再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1862年6月《中国记事》三、民国时期的农业政策(一)北洋政府的农业政策⒈筹设农事机构成立农商部,鼓励设立农商陈列所、农林牧试验场等。颁布兴农法令和奖励条例。开办和发展农业教育,设立农林传习所、实业学校,推广农林技术。创办《农商公报》,提倡实业,开启新知。⒉北洋政府的土地政策官荒承垦政策1914年9月成立“清理官产总处”,颁发《国有官荒承垦条例》,清理拍卖各省官田旗地和荒地。实施后,官民田土比例降至1∶9。⒊政策的结果⑴军阀地主的兴起都督、督军、省长、师长、参谋、旅长、团长等均可占有数万、数千、数百亩土地。报领、圈占官荒,霸占公地。贱价勒买和掠夺民田。⑵土地买卖更趋频繁,收租权和佃权进一步分离。(二)南京政府的土地政策⒈早期土地政策孙中山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据卜凯统计,30年代中国地权与周边国家相比要均平。73%户均有地15亩,占总耕地28%;5%户均有地50亩以上,占34%;佃农中40%同时耕种自有土地。1926年制订“二五减租”政策,浙江试点失败。后江苏也推行,同样失败。⒉国民政府的《土地法》1930年6月颁布《土地法》:⑴鼓励自营不出租;⑵以常年正产收获量37.5%为最高租额;⑶已耕地课税1%;⑷佃农有无限续耕权,除非地主收回自耕;⑸禁止收取预租、押租。1937年颁布新《土地法》:修订前法,使行政手续和技术操作更简便妥适。但均未严格实行。⒊土地税制改革1904年赫德曾建议改变田赋计征方法。1929年甘末尔顾问建议通过土地陈报、查报、清丈、注册登记等步骤,正常土地税制。以后国联派出专家来华调查,国内团体和经济学家也纷纷提出改革主张。改革目标:简化税制、平均税负、减轻地租。结果:地税改革很快流产。⒊中日土地税改制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初改革田赋,全国清丈后,地税按地价的3%计算,地价为平均年收益的8.5倍。经9年成功,封建势力削弱,农村复苏,土地税成为政府一项易征难避的最大税源。中国30年代农业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60~70%,土地税只占财政收入的10%,是财政一大失策。⒋地税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要征足土地税,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平均地权。北伐时,有共产党作纽带。反共清党后,与农运隔断,政府失去整合农村下层社会的能力。政府只能依靠当地豪绅进行改革,而他们恰恰是改革的阻力。国民党内有志改革者反被视为“共党嫌疑”,连蒋经国也难免。(三)台湾的土地改革⒈背景台民生活极端贫困,农村动荡不安。国民党入台后,为缓和矛盾,立稳脚跟,吸取大陆失败教训,决定土改。土地状况:政府公田17.6万公顷,地主45.7公顷,农民18.3公顷,占总耕地数的22.4%,地租率高达48.6%;有利条件:大陆权贵与地主瓜葛较少。⒉步骤和内容从1949~1953年,分三步走:⑴三七五减租(1949年4月起)–最高租额不得超过年收入的37.5%;必须订租佃契约,6年1期,可续;遭灾歉收,可依法申请减免;欠租达两年总额方可撤佃。⑵公地放领(1951年6月起)–受领农户按年收获量2.5倍付地价,10年偿清,不计利息。等于连交10年地租。–分五期,至61年完成,放9.6万公顷,16万户受益,平均受领9市亩。⑶耕者有其田1953年1月通过《耕者有其田法》:地主可保留9公顷以下土地,超额由政府征收;地价按年收获量2.5倍计算,支付70%实物土地债券,30%公营事业股票;征地一律放领于耕者,地价同征价,加年息4%,10年20期偿付。被征地主16.6万户,征地13.9万公顷,占私有出租土地的55%,受地农民19.4万户;政府支出企业股票6.5亿元新台币。⒊台湾土改的后果⑴调整了土地所有关系,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结构相应变化,社会矛盾缓和,自耕农壮大,商品经济发展。⑵促进了向工业部门的投资。地主所得地价款,22%增加消费改善生活,42%用于投资,其余保留土地债券。⑶1953~1968年,农业发展顺利,粮食自给有余,出口创汇,农机、化肥工业发展。农工商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经济实力增加,挤进四小龙行列。第三节乡村改良运动一、乡村建设运动⒈“村治派”理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提纲》提出一整套乡村建设哲学,认为中国问题的内涵虽然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质是一个文化问题。患不在外国侵略,而在旧秩序已崩溃,新秩序未建立。所以乡村建设,其关键在社会秩序的建设,手段就是教育。⒉邹平乡村建设实验1929~1937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推行,得到韩复榘支持,授予县级行政权。手段是教育,理想是“政、教、富、卫”合一,行政机关教育化,建立自卫民团,设立六种农村合作社。推广全国,可使国家成为以伦理关系为纽带的大家庭。是“民族自救最后一着”。梁提倡利用本国文明开现代化道路,称其“实为中国农民运动的正轨,可以代替共产党”。“工作了九年的结果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二、平民教育运动⒈“平教派”理论四大问题:愚、穷、弱、私四大教育:–文艺教育培养智识力以救其愚;–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以救其穷;–卫生教育培植强健力以救其弱;–公民教育培植团结力以救其私。三大方式:社会式、学校式、家庭式四大问题是病根,四大教育是药方,三大方式是下药方式。⒉“定县实验”1926~1933年,以晏阳初为首的“平教派”在河北搞“定县实验”。100多工作人员,每年300万元经费。研究区—研究村—示范村—示范农户。六年计划:农民教育:开办440所平民学校,除文盲作新民。农村建设:推广农业技术、作物和家畜良种。1933年实验失败:大多数农民更穷,失去土地、负债破产和沦为乞丐者增加。。第四节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农村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条件⒈商品生产;⒉雇佣劳动;⒊扩大再生产;⒋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⒌建立必要的核算制度。二、农村资本主义经营方式⒈经营地主部分出租,部分雇工经营商业性农业。地主本人不参加生产劳动。进步性:规模较大;资本充足;工具和技术较先进;投入多,产出高;目的在向市场出售获取利润。局限性:残存自给自足性;家长式管理;兼有租佃地主身份;对雇工超经济剥削。带有资本主义经营性质,呈封建化退变的趋势。⒉富农经济是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代表性成分。规模不大,自己参加劳动力,雇佣少量季节工、短工。资金、技术有一定优势,生产率较高。因内患外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农业经营无利可图,富农经济也随之衰落,表现为:⑴富农户数减少,所占耕地面积下降。⑵经营规模缩小,而其中出租部分反而增加。⑶生产投入与产出减少。⒊资本主义农场⑴租地农场主1915年广东商人杨某在江湾租地60亩,仿西法种靛青,获利比种稻谷多2倍。次年租地200亩,扩大经营。1924年有人投资2万元,在上海郊区租地180亩,经营菜圃,雇工40余人。⑵农林牧垦殖公司1912年在农工商部注册的农垦企业有171家。另据苏、浙、皖等8省统计1912年有59家,资本286万元;1919年增加到100家,资本1245万元。30年代占全国耕地的1%左右,此后便趋衰落。进步性:投资人多为商人、华侨和政府官员;引进农机、新品种、新技术;完全为市场生产。局限性:在利润率低,地租率高的情势下,经营困难。常有借农垦公司名义,领取官地,出租给农户获利。第五节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水平一、农场经营规模普遍过小1935年60%以上农户经营规模在20亩以下。每户耕地总面积小,零散分布的田块面积更小。田块面积过小妨碍高效机械农具的使用。耕地有限,使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产生大量隐性失业。自耕农每人每年实际有效工作日仅120天,其余为空闲时间。中国人均耕地变化在中国近代生产力水平下,每人至少需要3.1~3.3亩耕地才能维持生存。地区1949年人均1979年人均东北6.68亩2.81亩西北6.24亩2.71亩华北4.90亩2.29亩西南3.57亩1.09亩中南2.99亩1.16亩华东2.64亩1.17亩二、农业劳动生产力低下⒈农机和新技术使用少,推广慢。广大农村基本使用传统农具,农机只在少数新式农垦公司使用。1932年机灌、电灌面积118万亩,占1/1250。1930年代,化肥每年进口15~18万吨。⒉劳动力投入大,产出小。近代中国8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非农人口;同期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活13个非农人口。⒊农业劳动工资低,报酬少1930年代,农家年均收入为300元,日均0.82元。最低生活费为187元/年,有67.1%农户尚不及。1937年调查,长工年工资约为30元(扣除伙食);短工日工资0.24元。近代农户的生活水平据1937年卜凯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华东某地区农户每家平均的恩格尔系数为66.38%。国际公认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型;50%~59%为温饱型;40%~50%为小康型;30%~40%为富裕型;30%以下为特别富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