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的浪潮中,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不可忽视。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企业风险不可忽视。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威胁。由此可见,企业风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管是在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的经营过程中,还是在计划、组织、决策等不同职能领域里,企业所遇到的风险都统称为企业风险。企业风险的特点有突发性、客观性、无形性、多变性、损失与收益的对称性。突发性是指企业风险的爆发往往是偶然的,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客观性是指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无形性:风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项无形要素。多变性是指风险的种类、性质、大小等内在要素均会随着企业内、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的特征。损失与收益的对称性是指由于风险可能对事物造成损失,因此风险常常是和不利相联系;但是和风险相伴随的不仅是潜在的损失,也有获利的可能。一般地,风险越大,可能的回报率越高。企业风险的成因有很多,但每一个因素都会使企业经营的风险大大提高。任何一个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都将涉及三项基本的要素,即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以及企业根据内、外部情况组织配置资源的能力。正是这三项要素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便直接导致了企业风险的三大成因。外部坏境是指企业的生存环境。任何企业都存在于一定的经营环境之中。经营环境对企业越有利,提供的机会越多,企业营运就越顺利,成功的可能性诱因。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市场需求日趋多样,竞争程度愈加激烈,经营环境呈现出。内部条件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占有的有形及无形资源要素的总和。它是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设备、原料、信息以及管理策略、企业文化等软件和硬件等必要要素。企业的内部条件决定着企业的规模、实力。企业的内部条件越完善,就意味着企业自身的优势越大,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反之亦然。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智力的竞争,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创新能力、信息及传输网络等软件要素日益成为竞争的焦点,因此,软件要素的素质、水平已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竞争状况的关键。资源配置水平是一个企业整体实力的综合反映,企业的资源配置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以及资源配置策略。一般地讲,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越有利,机会越多,资源配置就相对越容易;企业内部条件越好,实力越强,则企业进行资源配置时也将更为有利。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通常表现为: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捕捉商机的能力、快速的组织调配资源能力、富有创造性的资源策划能力以及良好。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正是由于具有快速准备和组织调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掌握了有效的资源配置策略,才得以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住脚,并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高水平的资源配置能力还可能帮助企业弥补自身的一些不利因素,将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机会,使企业获得高额报酬。企业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为三点:首先,利用信息进行企业风险防范。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引起的,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决策主体所做的决策行为是建立在有限信息基础之上的。如果决策主体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那么就可以降低决策行为的风险。事实上,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不确定性也就相应减少,当企业处于充分信息状态下,原来的不确定性决策也就转变为确定性决策了。由于决策行为的结果可以百分之百地得到肯定,因而此时也就不存在风险。决策者可以根据确定的评判标准选择最佳的决策行为方式。风险决策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不充分的博弈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拓展,各种信息元素急剧膨胀,瞬息万变,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面对这种现状,如果哪个企业能够更快地掌握更多、更准确的竞争信息和决策依据,那么它就能更好地提高决策效果,赢得竞争的胜利。其次,利用博弈策划进行企业风险防范市场如战场,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企业,时刻都面临着竞争风险的威胁。尤其是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形势下,及时调整经营博弈的策略思路,对于提高企业竞争效果无疑显得极为重要。合作博弈扩大了资源配置的范围,并通过减少“内耗”而达到增强整体竞争实力的目的。当联合体由于资源实力的改善而获得更好的竞争结果时,各合作方也就能从中获得比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参与竞争所能取得的更为有利的结果。最后,利用风险过滤区理论进行企业风险防范企业风险的产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它贯穿于企业决策行为的全过程。因此,防范企业风险应该运用系统思想的指导,从整体、全程的角度考虑企业决策行为的风险控制。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管理系统,重点监测风险值较大的关键要素,及时、敏锐地发现异常征兆,并准确预报风险。风险预警一般通过模糊控制来实现,即设置模糊临界值区间时,当企业内外条件变化处于临界值区间以内时,说明此时处于安全状态,当变化超出临界值区间时,则表明状况异常,应发出警报。抑制风险的爆发,降低风险发生的机会。其主要作用方式是:当收到预警系统发出的警报后,详细分析潜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创新对策筹划并将创新措施及时付诸实施,以消除风险成因,防止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