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虞依娜博士、副教授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一)休闲农业概念•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农业部关于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二)乡村旅游概念是以乡村产品延伸出来的相关产品为基垫的一项特殊的旅游产业,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在乡村地域内,以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村牧渔业生产、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为资源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与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乡村旅游内容: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乡土性地域性实践与体验性雅俗共赏性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三、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兴起:1989年4月,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一次研讨会——中国农民旅游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农民旅游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村旅游的兴起;•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周末休假制度的出现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提供契机•深度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迎来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高潮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开发同质化37、竞争恶性化6、环境破坏化5、文化空心化2、产品初级化4、模式单一化8、管理过度化3、建设标准化9.市场饱和化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五、乡村旅游基本类型与模式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一)基本类型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二)发展模式1.开发模式(1)城市依托型(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开发模式的社区地一般是靠近大城市,拥有客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因此以发展周末度假客源为主,也称城郊型。案例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2)景区依托型: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指在成熟景区的边缘,以景区为核心,依托景区的客源和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活动。•功能定位:延续景区山水休闲意境,多业态组合开发的景区配套服务功能区。景点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比重基本呈现85%和15%的分布格局,景点旅游是旅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乡村旅游收入大约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依托大景区发展起来的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各类景区的共同使命。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3)产业经济依托型(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1+3”产业模式指具有较高土地经济价值的,集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庄园,即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其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活、生态功能,是新型的现代多功能农庄,包括农场文化、生态环保文化、康体健身文化、家庭休闲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案例:台湾台一生态休闲农场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4)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我国的古村古镇群主要分为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等,类型涵盖了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等,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找失去的家园”成为一种旅游时尚,我国现存古村古镇的巨大价值得以通过市场继续体现,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案例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5)民俗依托型:乡村文化活化与社区发展模式•民俗文化依托型的乡村旅游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游客从整体上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6)创意主导型:传统民间艺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贺州市的莲塘镇有三处独具建筑结构特色,保存非常完整的客家围屋,其中占地20多亩,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仁冲村客家围屋是目前我国保存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乡村博物馆(乡村记忆的承载者)是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农村当地人追忆往昔生活的场所,盛行于英国、德国、挪威、瑞典、加拿大等众多欧美国家。乡村博物馆往往以一个特色突出的村寨为载体,通过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的生活展示满足参观者猎奇的心理,是兼具区域性、文化性的民俗展示园地。对于儿童来说,乡村博物馆是了解乡村生活变迁、区域历史沿革的体验基地;对于父母来说,可以在这里追忆历史,给孩子讲授历史知识。2、乡村旅游目前经营开发模式个体农户经营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社区+农户模式股份制模式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一)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素1、休闲农业项目名称2、开发项目的区位分析3、控制性规划的平面布局4、道路、水系的规划布局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5、生活用水与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管线的规划布局6、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7、植被布局8、投资概算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二)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创意构思1、艺术表达遵循科技原理;2、主管造景服从功能实用;3、布局有序调控时空变化;4、动态参与与强化视觉愉悦;5、心灵满足融进增知益智;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6、结构相融营造人景亲和;7、创意美与自然美和谐;8、主体色彩体现农林氛围;9、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三)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原则乡村旅游规划除了依据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性原则之外,还需强调以下原则: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突出优势3、强化特色4、多元化5、参与性6、保护生态环境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四)乡村旅游规划方向•乡村旅游规划是与乡村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系,不仅要反映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向,反映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向,也要反映乡村社会发展的趋势。1、规划乡村意境2、反映传统与现代乡村的多元化发展3、营造和谐、自然、优美的乡村人居环境4、提供乡村体验式旅游模式5、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五)乡村旅游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确定乡村旅游发展目标;确定旅游设施、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人员培训规划;确定可能的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潜在客源市场和相关因素,客源市场分析一般应重要考虑过境旅游及度假旅游者对设施和服务的需求;乡村旅游资金及其他要素的综合平衡。•乡村旅游规划的图纸一般包括旅游资源分布图、旅游区位图、旅游发展规划图、旅游道路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六)农业园区规划中的理念•园艺疗养与养老养生•亲子农业模式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七、案例分享•【案例分享】国内外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经典案例——韩国、法国、欧洲、亚洲、澳洲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虞依娜369055807@qq.com谢谢!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