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中共西和县委党校牛丽娜【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蕴含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现状;传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进一步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对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创文化传承新的思路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从理论上讲,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琴棋书画、中国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民风民俗、古玩器物、传统音乐、神话传说及饮食厨艺等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全球华人的无尚的骄傲与荣耀,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支柱。数千年来,中国从古至今产生了多位教育思想家,有着丰富多样的教育思想观念,但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遵循着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人民以道义伦理道德为人生的目标,轻视功利,崇尚教育伦理的价值观,做到重义轻利、不谋不义之利。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现状令人担忧。(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既在客观上保留了古代历史文化,又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却局限了民族的创造性,扼杀了民族的创新精神。周恩来同志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为“古为今用”,他指出:“历史的发展总是今胜于古,但是古代总有一些好的东西值得继承。所以毛泽东同志要我们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批判地吸取其中的一切有益的东西,即‘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周恩来认为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要勇于摒弃中国的封建思想和西方引进的资本主义思想,避免封建、资本主义的侵蚀。继新文化运动之后,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变了滋味,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中国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的淡漠,对中国的春节、七夕等节日的忽视,换做并取代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的铭记于心。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京剧、书法、国画、诗经的喜爱者不多于1%,而对于西方的文化却是灵活运用、兴趣浓厚。这种现象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危机。现如今对中国传统习俗的保留已残缺不堪,除极少数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老祖宗的风俗习惯之外,大部分的民族文化已西化。例如:中国的传统美食,已快被西方的快餐取代;中国古代医学中医的《本草纲目》现如今学习并精读的人寥寥无几,而西医医院却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危机,对中国民族的历史、地理、自然、医学等的发展,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的阻碍;对西方的盲目崇拜造成了对民族传统的文化的丢失,使我们中华民族忘却了祖国人民对我们宝贵的辉煌遗产的继承与发展,促使我们丢失了传统的文化,丢失了软实力。(二)传统文化往往被泛化本来,在现代社会中,并没有那么多的“传统”,人们并不总是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传统”行事。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只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对人们行为的规约功能也是有限的。但是,近年来一些人片面夸大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把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与社会现实的各种弊病统统归因于传统文化,从而使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变换为文化问题,以此逃避责任和掩饰失误。更有甚者,一些人缺乏文化自信,极力渲染甚至贩卖传统文化中的“阴暗面”,以对西方的迎合代替对传统的守望。以国产商业大片为例,《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都把目光瞄向了传统文化中最糟粕的宫廷争斗、权谋诡计和家庭乱伦,并把糟粕当趣味甚至作为赢得老外欣赏的噱头,虚构了一个“西方视域中的中国镜像”,已经远远出离了哗众取宠。相反,另一些人却把传统文化当做解决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良药所在,甚至不恰当地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归功于其儒学价值取向。他们宣称传统文化的复兴就是人类的希望,开私塾,穿汉服,背古文,大兴复古之风。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认识都存在着泛传统主义的错误倾向,要么过于夸大传统文化的“阴暗面”,要么片面强调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在喧嚣纷争中扰乱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三)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