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河源中学曾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必修三)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题的内容而设的。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即文化的传承,探讨人类文化的发展,如果说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那么文化继承就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本课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个主题,继续讲述文化传承的过程。具体内容有: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介绍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形式;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介绍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作用;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介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货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2.能力目标: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树立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四、学情分析1.在学习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对传统文化有了基础的认识。2.河源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邑,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客家文化瑰丽多姿。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深,对自己身边的2传统文化容易忽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或地方文化进行介绍和挖掘,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高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视频介绍、情景创设、师生互动和总结、学生朗读、讲练结合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一)朗读导入:师: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当地有哪些传统文化,他们有何特点,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框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内容。(教师板书)(学生读,略)(二)讲授新课(通过播放视频进入新课教学)播放“河源客家文化介绍”的视频进入第一目题“传统文化面面观”的新课教学。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学习并思考问题。(板书)问题探究一:视频中“吊灯”“舞龙狮”“祠堂”,这些分别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回归课本,并且从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引出传统文化的含义。请同学回答问题,略)1、传统文化的含义(板书)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引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学生在书上划线、标志,教师不作具体展开。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含义中,提炼传3统文化的两个特点: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问题探究二: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课本P39-41,并完成导学案的表格一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问题探究:小河今年刚上大学。在新生见面会上,他想向大家介绍他的家乡——美丽的河源和客家文化。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介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牵引着学生围绕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方面总结。然后由老师点拨并小结传统文化的表现)(学生答,略)(1)传统习俗的继承①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②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③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的继承①含义: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②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③地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①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②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③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的基础①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②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③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目题:传统文化在今天师:传统文化形成于过去,流传至今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又有什么影响呢?合作探究:材料一:清明节是中国人集中表达对逝者哀思的特定时间。扫墓、踏青、折柳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4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并且为大众所欢迎。既可表达我们自己对亲人的怀念,又体现了环保意识。问题:(1)清明节在今天,它有哪些变化?(学生答、略)(通过材料中的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引导学生总结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2、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1)传统文化保留着基本特征(2)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自主探究:材料二:清明扫墓,是许多海外华人不变的传统。海外华人不仅会为亲人扫墓,也会缅怀早期华人移民、祭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既表达了海外华侨华人对先祖的敬仰之情,也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问题:(2)为什么海外华人也保留着扫墓的传统呢?(学生答、略)(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作用: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体现了一种民族情怀、民族凝聚力,总结传统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3、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1)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2)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3)是维系民族生产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自主探究:材料三:每到清明时期,一些陈规陋习便有所回潮,例如在墓地燃香放炮,引发山火事故;在农村一些地方还因扫墓产生山林争执,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清明节变得不再清明。问题:(1)传统文化在这里起着怎样的作用?(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一课文化的双重作用考虑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作用)4、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1)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传统文化一层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5第三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结合文化对社会、国家、民族和个人的作用来回答)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1)(从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从个人的角度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教师应适当的导入第四课第二框和第五课的内容,从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对该知识点补充完整)八、课堂练习1、(2015广东卷)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A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4年安徽文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D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63、(2013广东文综)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6新课标I)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A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6新课标II)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D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九、课堂小结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其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2)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保持基本的特征,又能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产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1)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传统文化一层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十、课外作业习近平强调,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近年来,河源将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在全市开展“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的活动。请思考:(1)家训是什么?(2)为什么要传扬家训,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3)如何传扬家训?十一、教学评价81.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学生自评为主。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2.教师自我评价。本课采用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标要求,也符合教学需要。就地取材,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产生共鸣。十二、板书设计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