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进展发表时间:2013-8-16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金花[导读]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是由林久祥教授经过10余年的探索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金花(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口腔科841000)【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的综述,分析传动直丝弓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正畸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传动直丝弓技术得到推广。【关键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042-01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是由林久祥教授经过10余年的探索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该系统在关键的尖牙托槽上实现了大范围超低摩擦移动的结构模式,既消除了结扎摩擦力(类似于自锁托槽的优点),又使被动状态下的滑动范围显著加大(与Tip-Edge托槽的优点相似),而且优于这两种托槽[1]。该矫正器及技术的显著优势之一是,仅仅依靠简而有效的口内支抗,而避免使用繁琐的口外支抗或有一定风险的种植体支抗,就可有效地非手术矫治骨性牙颌畸形。近年来,正畸临床医师应用传动直丝弓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传动直丝弓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简介1.1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基本原理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牵引力通过唇弓作用于中切牙牙冠唇面,随着中切牙舌向移动,该力通过牙齿邻面接触点转变为传动力,逐个传递给每个牙的邻面接触点,直到最后一颗牙,这颗牙的近中邻面接触点受力后,如果力量适中,必然产生远中移动的倾向。称为传动效应。由于是倾斜移动,初始传动力只需50~60g即可,因此口内支抗足矣。1.2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器分为标准型及III型,标准型用于安氏I、II类错颌畸形的矫治,III型适用于安氏III类错颌畸形。由于尖牙位置的特殊性,传动直丝弓尖牙托槽采用双槽沟设计,模仿Tip-Edge托槽槽沟,被动低摩擦范围较大,有利于牙齿大范围倾斜移动;托槽基部有一十字形沟管,如果将镍钛弓丝插入其基部横管,可进行有效的正轴矫治。其另一特点在于托槽水平两翼之间有一台阶,高出槽沟底部,当对角线结扎时,可避免结扎丝与弓丝接触,可产生低摩擦力的自锁传动效果。除尖牙外其他托槽槽沟类似于传统直丝弓托槽,使得这些牙齿从一开始即向最终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后期微调变得更简单,并避免了使用充满槽沟的粗不锈钢方丝。2临床应用进展2.1安氏I类错牙合的矫治安氏I类错牙合常伴有牙列拥挤,或上下颌前突等问题,正畸医师常常需要考虑进行拔牙矫治,治疗关键是内收前牙,轻力矫治,避免磨牙支抗丧失。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第一期上镍钛丝排齐前牙,并使上前牙远中移动。特殊的尖牙托槽设计,应用传动直丝弓技术,在支抗磨牙应用细丝弯曲,并使用约50g的力,在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关闭间隙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后牙的前移,真正做到了轻力矫治[3]。郭艳丽[2]等通过分别使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MBT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30例安氏Ⅰ类Ⅲ度牙列拥挤错牙合畸形患者试验发现,传动直丝弓技术组较MBT直丝弓技术组排齐上下牙列提前3.5个月,疗程缩短5.4个月。治疗效果(头影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安氏II类错牙合的矫治2.2.1高效打开咬合安氏II类1分类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临床上一般采用方丝弓、MBT直丝弓、Tip-Edge差动直丝弓等矫治技术矫治。深覆牙合是其主要特征,打开咬牙合是矫治的重点和难点。传动直丝弓尖牙托槽采用的双槽沟设计允许尖牙较大范围的倾斜移动,在治疗初期可不考虑尖牙的倾斜情况,配合II类牵引,能快速打开咬牙合。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第一期就能使用II类牵引并采用磨牙支抗曲打开咬合,故第一阶段就能对覆牙合,覆盖进行矫正,而MBT等直丝弓技术打开咬牙合通常需借助平面导板,II类牵引也需要在咬牙合打开后才能使用。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何淼等对13例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分析表明,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打开咬牙合平均用时为4.2个月,具有较高的效率,治疗后均能获得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治疗前、后覆牙合、覆盖变化差异显著(P0.01)。李颖惠[4]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对需要打开咬合的安氏II类2分类常规方法打开咬牙合3-5个月仍不理想的患者食用传动直丝弓技术后咬合均明显打开,覆盖基本正常。2.2.2稳定的支抗传动直丝弓技术采用颌间交互支抗,仅用磨牙近中适当的后倾曲维持支抗磨牙的稳定性,传动直丝弓技术充分利用传动力和传动效应,即牵引力小而持续,仅用50-60g力,不足以对多根的支抗磨牙产生过大的负担,却可使单根的前牙迅速而较大范围地倾斜后移,从而引起面形的明显改善[5]。2.2.3对牙齿位置的精确控制传动直丝弓技术托槽设计使得牙齿的正轴更加便捷、安全,只需先将镍钛弓丝剪成两段,然后分别插入牙弓两侧的托槽横管内,即有效又安全,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或造成牙周组织损伤。也减少了竖直簧、转矩辅弓等装置的应用。马登峰等研究发现,前期的前牙倾斜移动,在后期的转矩表达上需要跟多的时间,还会消耗部分后牙支抗,临床上在后期转矩阶段使用0.018×0.022in镍钛方丝,逐步过渡到0.019×0.025in不锈钢方丝,使转矩逐步充分的表达,在治疗完成时不会出现前牙过度之力的情况,后牙支抗也得到很好的保护。2.2.4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研究表明,传动直丝弓技术能有效节省支抗,无需增强支抗的额外装置,这些装置依赖患者的配合且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因此能获得患者更高的配合度。传动直丝弓技术在关键的尖牙托槽采用了大范围移动设计模式,以及提出了传动力和传动效应,实现了轻力作用下前牙的快速倾斜移动。而且托槽的设计使得对角结扎时避免了弓丝与结扎丝的接触,产生了自锁滑动效果利于牙齿移动。横竖管的设计,使后期牙齿正轴更方便快快捷。2.3安氏III类错牙合的矫治安氏III类错牙合畸形在正畸治疗中属于比较困难的一型,重度的III类患者往往为骨性错牙合,通常被视为手术临界病例,或者非手术不可的病例,但多数患者及家属不愿接受手术治疗。传动直丝弓技术的传动效应原理类似于拱桥受力原理,传动矫治器的特殊尖牙托槽设计加上双尖牙暂时不粘着托槽,使得传动效应达到高效状态。对于III类错牙合传动直丝弓技术设计了专门使用的III型托槽,用以将下前牙严重舌倾的安氏III类错牙合,与下前牙严重唇倾的安氏I类或II类错牙合区分开来,符合科学原理。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研发者已完成了多例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病例,典型病例中治疗前的磨牙关系超完全近中,凹面型,下颌完全不能后退,在减数两个下颌第二恒磨牙使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后前牙覆牙合正常,磨牙关系中性,侧貌由III类面型转变为I类面型[6]。综上所述,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巧妙的吸取了MBT直丝弓技术、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优点,具有高效、便捷、成本适中、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尤其对于牙齿移动越困难的病例,其优势就越能体现出来。体现了对矫治技术的探索与自主创新,值得正畸临床医师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林久祥,矫正器及技术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5-8.[2]郭艳莉,华文哲,张卫平,张利,传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Ⅰ类Ⅲ度牙列拥挤病例中的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5(4):24-25.[3]何淼,孙娜,李晓智,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13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24):2486-2489.[4]李颖慧,点传动直丝弓技术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平[J].临床医学,2012,32(8):92.[5]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M],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92-415.[6]林久祥,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1,18(2):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