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信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概率。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的5个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媒介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特点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信息共享性)(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性)(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双向互动性)(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性、过程性、系统性)第二章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文字传播的意义: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什么: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第三章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基本内容。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传播学一般也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第一类: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等。第二类: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等。第三类: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符号:徽章、旗帜、服装、建筑等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具体的社会传播活动中,参与社会传播过程的并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还包括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和情境意义。第四章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几种主要的传播模式:一、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拉斯韦尔五W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控制论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社会系统模式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1.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五W”模式:2.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3.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4.缺点:这个模式还是不完全的,它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1.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2.缺点: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噪音源讯息信号收到的信号讯息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2.缺点: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译码者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编码者编码者讯息讯息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大量同一的讯息可能的反馈来自各种信源的信息输入•大量的受众•每个接受者都扮演者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个人从属于群体,在群体内,讯息得到再解释或加工媒介组织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特点(意义):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解析:意义:1.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2.从事传播的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发射器信源信道接收器信宿信宿接收器信道发射器信源噪音传媒设施反馈设施初级群体初级群体较大的社会结构C初级群体初级群体较大的社会结构R总体社会系统讯息讯息讯息C=传播者R=受传者3.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4.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5.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第五章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的特征:1.不是孤立的,与外部环境保持着衔接关系。2.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3.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4.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在研究认得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A.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另一方面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人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B.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辨证互动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促使“主我”发生新CM媒介来自媒介的压力或制约来自讯息的制约内容的选择与加工对媒介的印象内容的效果或体验来自媒介的压力或制约R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员群体传播者的社会环境来自公众的压力或制约接受者的自我印象接受者的人格结构接受者所处的受众群体接受者的社会环境C=传播者M=讯息R=接收者传播者对受众的印象受众对传播者的印象传播者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来自接受者的自发反馈传播者的人格结构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形成新的自我。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也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提出“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与他人的传播活动越活跃,越丰富,形成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自我表达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尺度。第六章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包含:(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特别是“我们”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群体的传播结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个方向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从众的情况?(个体为什么要遵从于群体压力?)一是信息压力,二是趋同心理。所谓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集合行为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集聚、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1)结构性压力。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2)触发性事件。由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信息传播贯穿于集合行为的始终。集合行为容易引发破坏性的社会后果,治理集合行为的根本,在于消除它产生的温床或发生的条件。流言的定义: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诉或话题。奥尔波特提出一个流言传播的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后来的研究人员对奥尔波特的公式做了进一步的修正,目前考察流言的发生与传播通常采用下述公式: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分析具体案例流言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心理条件和信息传播条件下发生和蔓延的,治理流言的根本,在于消除这些流言所产生的各种条件。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指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下行传播(自上而下的传播):来自组织领导层的信息向基层流动——布置工作、发布命令和指令、召开会议等上行传播(自下而上的传播):来自基层的信息向上层流动——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平行传播(横向传播):组织内同级之间的信息流动——工作交流、信息协作等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非正式渠道两种形式:(1)组织内的人际传播、(2)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组织外传播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即组织的宣传活动这种宣传活动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CIS)。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定义: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一)H.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二)C.R.赖特“四功能说”1、环境监视2、解释与规定3、社会化功能4、提供娱乐(三)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眼球吸引):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人、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制度性压力):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会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大众传播产生的标志: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19世纪30年代的事情,其代表性的事件是“人人都看的报纸”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的两个观点: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早期肯定态度(乐观主义)的代表:布莱士、塔尔德、库利一战、二战和战后否定态度(怀疑主义):1.媒介被垄断,被利用2.战后媒介低俗化倾向。1.在大众传播的发展和普及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寄予的期待是非同凡响的。进入20世纪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失业集中和垄断加剧,使得大众传播不但没有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