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2.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D.施拉姆3.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一是孤立性,即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这个因素是()A.控制过程B.社会过程C.编码过程D.反馈过程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由两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以及联结它们的线条组成。其中左边那个大圆中的文字,依次为()A.编码—解释者—译码B.编码—讯息—译码C.译码—解释者—编码D.译码—讯息—编码5.控制实验过程中施行的实验刺激,也叫()A.证真B.自变量C.证伪D.因变量6.内容分析法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研究费用比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低,一是能真实地反映(A.信源的特征B.分析单元的百分比C.信源的优势D.分析单元的平均数7.认为传播具有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这两种个人功能的学者是()A.托尔曼B.拉斯韦尔C.皮亚杰D.贝雷尔森8.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主要涉及()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9.下列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A.巴斯B.怀特C.卢因D.伯洛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社会责任理论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C.集权主义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1.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从语义学的角度归纳了语言的三种特性,其中之一是()A.语言是生成的B.语言是演绎的C.语言是无限的D.语言是静态的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A.财富B.信息C.时间D.资源13.西方传播学界认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份是在()A.1356年B.1456年C.1465年D.1645年14.“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A.霍夫曼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梅罗维茨15.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构成了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他们的若干“关卡”,其中最后一个“关卡”是(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16.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中采用的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可以获得()A.瞬间视听率数据B.长期视听率数据C.平均视听率数据D.短期视听率数据17.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研究,“意见领袖”是指()A.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B.社会公认的“大人物”C.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D.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18.“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证研究始于()A.卡兹等对购物的研究B.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研究C.罗杰斯对推广农药的研究D.霍夫兰对美军士兵观看电影的研究19.“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A.麦奎尔B.诺依曼C.罗杰斯D.蒂奇诺20.“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研究叫()A.制度研究B.文化指标研究C.控制研究D.讯息系统研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传播包括()A.自我传播B.亲身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E.大众传播22.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A.提出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C.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D.倡导“内容分析法”E.提出了传播的“五W”模式23.按照德福勒模式的观点,传播过程中受噪音源影响的环节是()A.信源B.发射器C.信道D.接收器E.信宿24.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A.等距抽样B.偶遇抽样C.判断抽样D.雪球抽样E.定额抽样25.怀利认为报纸具有五种功能,其中包括()A.分析消息B.消遣C.社会接触D.表达E.提供消息素材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6.申农—韦弗模式中的“信源”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问卷的提问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具体说,提问必须明确,不带倾向性,不要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8.贝雷尔森认为,“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的研究方法。”29.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种社会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和___________________。30.巴斯认为在“新闻加工”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31.信息概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中首先被揭示出来的。32.传播学界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的中介因素。33.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34.“知识沟”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在知识方面的差距越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35.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传播单位”37.语义分析38.“游戏说”39.《权力的媒介》40.社会分类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2.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3.以往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进行的“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44.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45.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批判学派是怎样看待大众文化及其与大众媒介关系的?请概述其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批判的看法。47.“培养分析”研究为什么特别强调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答案1.A2.D3.B4.A5.B6.A7.C8.A9.C10.A11.D12.B13.B14.C15.A16.A17.D18.D19.B20.B21BCD22ADE23ABCDE24BCDE25ABE26传播者27双重28定量29文化传递30、编辑31通讯32传播效果33魔弹论34扩大35实证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际传播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际传播仅指()A.自我传播B.亲身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2.第一个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李普曼B.拉斯韦尔C.卢因D.施拉姆3.卢因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A.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C.第一个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概念D.从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4.霍夫兰的代表作是()A.《传播与说服》B.《宣传、传播与舆论》C.《报刊的四种理论》D.《权力的媒介》5.把符号还原成意思的过程叫()A.编码B.译码C.组码D.释码6.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的美国学者是()A.施拉姆B.霍夫兰C.赖利夫妇D.拉斯韦尔7.在控制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A.实验组B.控制组C.测量组D.模拟组8.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9.下述功能之一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这种功能是()A.娱乐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动员功能D.议题设置功能10.斯蒂芬森对传播的个人功能提出了()A.“个人说”B.“工具说”C.“影响说”D.“游戏说”11.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是()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C.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2.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A.记者B.校对C.编辑D.受众13.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A.身体语言B.类语言C.自然语言D.生成语言14.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属于()A.消息性内容B.娱乐性内容C.新闻性内容D.知识性内容15.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下述选项中属于“冷媒介”的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16.有两个科学家在1895年为无线电通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A.兹活里金B.费森顿C.尼普科夫D.波波夫17.关于受众的某种理论认为,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经验,信奉类似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对事物抱有类似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理论叫()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认识连贯论D.社会关系论18.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第一个选择是()A.选择性理解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解释19.“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人们对当前国家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群体传播20.“培养”理论认为,在使社会成员形成对社会的“共识”时,最具有威力的媒介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有()A.霍克海默B.哈贝马斯C.马尔库塞D.施密特E.阿多诺22.在传播学形成过程中,被公认为“奠基人”的学者有()A.拉斯韦尔B.卢因C.霍夫兰D.拉扎斯菲尔德E.施拉姆23.布雷多克模式在拉斯韦尔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若干环节,它们是()A.说什么B.通过什么渠道C.在什么情况下D.取得什么效果E.为了什么目的24.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A.整群抽样B.判断抽样C.定额抽样D.偶遇抽样E.雪球抽样25.《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的作者是()A.默顿B.赖特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E.奥斯古德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6.动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但是它们的信息传播都属于________的信息传递。27.传播学有若干分支,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28.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________地描述的研究方法。29.大众传媒在一个时期或一段时间内突出谈论和强调某些问题或事件,往往会构成公众关心的中心议题,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这就是大众传播的________功能。30.大众传播要受到四种控制,它们是政治控制、经济控制、________和自我控制。31.为了提高新闻的可读性,新闻用词要多用动词,少用________。32.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观点与他的一本著作同名,这本著作是《________》。33.传播学界把受众心理上对传播的选择过程称为________。34.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而在现代都市社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以“________型”为主。35.“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________假说。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体语37.冗余信息38.地球村39.个人差异论40.意见领袖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什么叫“热媒介”?42.传播学者麦奎尔是怎样表述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的?43.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哪些特征?4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