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概念及其类型(一)群体的概念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根据组织性的强弱:非组织群体——群体传播临时集合——集合行为组织群体——组织传播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1.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2.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3.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一个有效率、运作良好的群体的特征1、气氛是非正式的、舒适的、轻松的。2、每个人都能够参加讨论,但是只采纳中肯的意见来最后完成任务。3、成员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接受任务或目标。4、成员会互相倾听。5、允许矛盾存在。6、大多数决策的基础都是某种妥协。7、批评是常见的、坦诚的和相对不那么刺耳的。8、人们感到能够自由表达他们自己对群体运作和群体问题的感受和想法。9、行动一旦开始,就会有明确的分工。10、群体的领导者并不是在“统治”群体,群体也不会特别地反对领导。11、群体对其自身的运作十分清楚。三、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群体生存、成长的最基础条件:(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四、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五、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率要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第二节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一、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发生条件(一)集合行为: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如火灾、自发集会等)(二)集合现象发生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的传播机制种类第一种: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暗示: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第二种: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的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模仿。集合行为会使人进入到“匿名性”状态。三、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一)流言的定义及其特点流言: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流言的特点1.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方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相信所传播的信息是“事实”。2.传播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3.内容往往涉及特殊事件或敏感话题,容易引起人们关注。4.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二)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的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那么,它如何发生?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体现了流言发生的两个特点(1)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2)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不确定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例:开封杞县钴60泄漏开封杞县钴60泄漏(三)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流集合行为中“信息流”的特异点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2.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谣言: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网络集合行为网络集合行为是借助于网络平台,网民对同一事件或理念的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网络集合行为往往有可能同现实中的集合行为呼应,从而产生更加强大的影响或者说是更有破坏力的后果。2012世界末日说网络暴力第一案(姜岩的死亡博客)网络集合行为的对策(一)了解网络集合行为的诱发问题,从源头上抑制网络集合行为的诱因和现实集合行为是一样的,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互联网上民意的表达,开通相应的网络听政平台,使用新媒介与普通民众互动,这是个很好的疏通和沟通方法。(二)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价值观、媒介观是多元的、分散的,可以用软性的方法去整合一下网民的媒介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家的媒介素养,净化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三)形成社会控制机制网络匿名条件下很多网民无责任感,应进一步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对网络暴力及网络谣言等集合行为的主要参与者严加查办;就政府部门和传统主流媒体而言,应该密切关注网络舆论的方向,提炼出社会矛盾的焦点,保证在集合行为发生时信息渠道畅通,抢占信息发布先机,提升公信力,从而有效控制舆论。此外,政府和媒体应该积极主动向公众普及应对危机事件的科学知识,尽量避免集合行为的发生。第三节组织传播一、组织与组织传播(一)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组织具有以下结构特点: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2.组织传播美国学者戈德哈伯认为:组织传播“系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活动”。传播学者郭庆光将组织传播定义为“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人、组织、传播是理解组织传播的三大要素。(二)组织传播及其功能组织传播即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组织传播的功能1.内部协调。2.指挥管理。3.决策应变。4.形成共识。美国学者戈德哈伯: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一)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以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纵向传播又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二)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有以下几个特点:(1)交流的信息广泛。(2)交流的双向平等性。(3)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三)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1.书面媒体。2.会议。3.电话。4.组织内公共媒体,例如一些大企业的社内报、闭路电视系统等等。5.计算机通信系统。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1.公关宣传。2.广告宣传。3.企业标识系统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企业标识系统是英语CorporateIdentitySystem的对译词,简称CIS。CIS活动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浙江省的名称由浙江也称钱塘江而来,因此,中间白色的曲线代表了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也形似汉语拼音字母“Z”。江南水多,雨多,因此标志用蓝色作为背景色代表了缠绵的江南,具有明快的地域特色。整个台标有形似“浙江省”的形状!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