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的含义A.病原体侵人人体的过程B.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C.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一种方式D.人对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发病E.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A.健康携带者B.潜在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不典型病例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在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最不常见的表现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意义A.病原体侵人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症状B.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C.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永久平衡,不引起症状D.病原体侵人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E.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男性,30岁,结核菌素试验1:2000弱阳性,而无结核症状,体征及X线发现A.病原携带状态B.重复感染C.潜在性感染D.显性感染E.既往有过感染男性,20岁,无任何不良反应,体检时,发现血清HBsAg阳性,转氨酶等其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A.既往感染过B.显性感染C.潜在性感染D.病原体携带E.重复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A.病原体的数量B.病原体的毒力C.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D.病原体的侵袭力E.机体的抵抗能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A.病原体、人体和环境B.病原体、感染动物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E.病原体和环境传染病的诊断依据A.临床症状,体检及生化检查B.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C.临床资料,疫苗注射情况,实验室检查D.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E.流行病学的检查,病原学检查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项特点A.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B.黑猩猩和绒猴易感,但不能传代C.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成慢性携带者D.在细胞培养中HA.V引起细胞病变E.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Dane颗粒是A.丁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丙型肝炎病毒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A.病原学诊断B.流行病学调查C.评定传染性大小D.确定抗病毒治疗措施E.判断预后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A.表面抗原(HBsAg)B.表面抗体(抗-HBs)C.e抗原(HBeAg)D.e抗体(抗-HBe)E.核心抗体(抗-HBc)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A.潜伏期B.黄疽前期C.黄疸期D.恢复期E.慢性期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A.显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病毒携带者E.病毒清除急性病毒性肝炎病程一般为A.<2个月B.2~4个月C.<5个月D.<半年E.>半年桥接坏死主要见于A.急性普通型肝炎B.慢性肝炎C.急性重型肝炎D.中、重度慢性肝炎E.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确诊依据是A.病程超过半年B.肝功能异常C.血清球蛋白增高D.自身免疫抗体阳性E.肝穿组织可见碎屑状及桥状坏死慢性肝病时血清球蛋白升高原因是A.白蛋白合成减少B.氨基酸吸收障碍C.肝脏清除来自门脉抗原物能力下降D.体液免疫能力增强E.球蛋白破坏减少血清酶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哪项最为敏感和有意义A.ASTB.ALTC.AKPD.γ-谷氨酰转肽酶E.乳酸脱氢酶1.女,40岁,既往健康。5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不振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740u/L,TBil58μ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A.淤胆型肝炎B.急性黄疸型肝炎C.急性重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男性,44岁,发现HBsAg阳性9年,ALT时有增高(慢性肝炎基础)。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近2周尿少。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化验:ALT176U/L,TBIL432μmol/L,PT38秒(对照13秒),该患者应诊断为A.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B.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C.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D.乙肝后肝硬化E.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3.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D.肝素样物质增多E.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4.下列检验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A.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B.血清ALTC.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D.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明显异常E.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是A.肝细胞发生碎屑状坏死B.肝细胞灶性坏死C.毛细胆管淤胆D.纤维组织增生E.大量肝细胞坏死6.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A.黄疸加深B.肾功能障碍C.出血倾向明显D.腹腔积液出现E.两周内出现巾枢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7.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腹腔积液产生原因,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减少B.淋巴液回流障碍C.胆固醇增高D.低钠E.门脉高压8.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妊娠脂肪肝鉴别主要依据是A.孕妇年龄较大B.有无抗生素应用史C.肝脏有无明显缩小D.血糖不降低E.虽有严重黄疸而尿中胆红素阴性9.妊娠期肝炎特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消化道症状明显B.产后大出血多见C.重症肝炎比例高D.病死率高E.对胎儿无影响10岁男孩,近8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尿色黄来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丙种球蛋白一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3cm、脾未触及,化验:ALT500U,胆红素85.5μmol/L,抗HAV-IgM(+),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IgM(+),应诊断为A.急性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B.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C.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D.被动获得甲肝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E.被动获得甲肝抗体,急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A.维持氨基酸的平衡B.减少氨从肠道吸收C.增加肝脏营养D.促进肝细胞再生E.恢复正常神经递质急性重型肝炎防治肝性脑病措施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口服乳果糖B.高蛋白饮食C.给以六合氨基酸D.脱水治疗E.给予左旋多巴治疗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胎盘球蛋白D.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E.乙型肝炎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A.蚊传性出血热B.蜱传性出血热C.动物源性出血热伴肾综合征D.动物源性出血热不伴肾综合征E.传播途径不明的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是A.猪B.野生鼠类C.病毒携带者D.犬E.急性期病人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A.东方田鼠B.小家鼠C.黑家鼠D.棕背鼠E.黑线姬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来说,下列哪项是错的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B.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C.病原体是RNA病毒D.可经呼吸道传播E.每年7~9月份为流行高峰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原因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B.毛细血管损伤C.血小板减少D.凝血机制障碍E.血液浓缩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A.病毒血症B.血浆外渗C.心肌损害D.微血管痉挛E.电解质紊乱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尿毒症所致凝血障碍C.肝素类物质增加D.血管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减少E.凝血因子不足例题:女,31岁,三天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四肢酸痛,腰痛。体检:危重病容,球结膜充血,无水肿,咽充血,腋下可见点状抓痕样出血点,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l4×109/L,N72%,L28%,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尿蛋白(+++),RBC4—5个/HP,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钩端螺旋体病B.败血症C.肾综合征出血热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结核性脑膜炎例题:女,27岁,突起寒颤,高热,恶心,呕吐、腰痛已6天。体检:重病容,眼睑浮肿,球结膜及胸部皮肤充血,腋下见少许点状出血点,血压75/55mmHg,怀疑肾综合征出血热。本例必须首先考虑的治疗措施是A.慎用升压药B.补充血容量C.纠正酸中毒D.小剂量肝素抗DICE.选用抗病毒治疗例题: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是A.早诊断,早休息,早期就近治疗B.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就近治疗C.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D.早发现,早休息,早期就近治疗E.早治疗,早控制,早期就近治疗例题: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期,下列哪种药物不宜首先使用A.平衡盐B.碳酸氢钠C.低分子右旋醣酐D.血管活性药物E.高渗葡萄糖例题: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哪一项是错的A.稳定内环境B.高蛋白饮食C.促进利尿D.导泻和放血E.透析例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A.病人B.蚊虫C.猪D.鸟E.鸡例题:下列传染病中,哪一种是人畜共患病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伤寒D.霍乱E.病毒性肝炎例题: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行季节为A.4、5、6月B.5、6、7月C.6、7、8月D.7、8、9月E.8、9、10月例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频繁抽搐的主要原因是A.脑水肿、高颅压B.脑实质细胞软化坏死C.高热D.痰阻后缺氧E.低血钠性脑病例题: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A.补体结合试验B.血凝抑制试验C.中和试验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E.病毒分离例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最主要的3种凶险症状为A.高热、惊厥、循环衰竭B.高热、惊厥、呼吸衰竭C.高热、惊厥、昏迷D.惊厥、昏迷、呼吸衰竭E.高热、昏迷、呼吸衰竭例题: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疝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是A.降温B.肾上腺皮质激素C.呼吸兴奋剂D.脱水剂E.镇静、解痉剂例题: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什么时候在外周血中可找到钩端螺旋体A.发病第1周内B.发病第2周内C.发病第3周内D.发病第4周内E.发病第5周内例题: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血清学试验,哪种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A.凝集溶解试验B.红细胞凝集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乳胶凝集试验E.红细胞溶解试验例题: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关键性措施是A.隔离病人,管理牲畜B.消灭鼠类,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C.保护水源和饮食,防止感染D.避免用河沟和池塘的污水洗澡E.用石灰水改变农田水质后消灭钩端螺旋体例题:能使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A.伤寒的极期病人B.潜伏期末的病人C.恢复期带菌者D.缓解期带菌者E.慢性带菌者例题:伤寒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B.心肌坏死C.骨髓受抑制D.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E.肝细胞广泛坏死例题:伤寒最具特征性病变部位在A.肝、胆囊B.肠系膜淋巴结C.结肠D.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E.乙状结肠例题:男性29岁,发热7天,食欲减退,乏力,腹泻,腹胀。起病后曾先后自服氨苄西林及喹诺酮类等药,发热仍不退。体检:腹部胀气,脾肋下1cm。血白细胞2.6×109/L。高度怀疑伤寒,为进一步确诊应检查A.血培养B.骨髓培养C.粪便培养D.尿培养E.肥达反应例题:男性30岁,发热7天,伴纳差、腹胀,患病前有涉水史。体检:T39.8℃,P84次/分,脾肋下2cm。血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55%,淋巴细胞45%。那种诊断可能性大A.流行性感冒A.流行性感冒B.斑疹伤寒C.粟粒性结核D.伤寒E.钩端螺旋体病例题: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心肌炎D.血栓性静脉炎E.肺炎例题:痢疾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A.内毒素B.外毒素C.能对抗肠粘膜局部免疫力,分泌性IgAD.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E.有对抗肠粘膜正常菌群的能力例题: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A.细菌侵入量多B.细菌毒力强C.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D.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E.特异性体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