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与地方医药经济发展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5页20×20=400传统中药与地方医药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也称为“国药”。中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在防治流感、非典、手足口病等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反应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通过和利用“中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其进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中的最大作用,达到人们强身健体目的,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一、中药市场现状历史上形成的全国中药“四大药都”(江西樟树安徽亳州、河南百泉、河南禹州、河北安国),“十大药材市场”(甘肃文峰、湖南廉桥、河北安国、广州清平、河南禹州、成都荷花池、湖南岳阳市、鄄城舜王城、江西樟树、陕西商洛)是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进行贸易交流重第2页共15页20×20=400要场所,为药材的种植者、饮片加工者、中药需求者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场所和买卖途径,而今辉煌不在,即使尚存的个别市场仍在延续的,但没有过去的市场火暴景象,其中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成交量远不如成药、药品与保健品。因工作关系,以郎溪县为例,县内有药品(含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一个,乡镇以上卫生(医)院17个,在经营的零售企业74个(其中:有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零售企业16个)。乡镇以上卫生(医)院正常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业务的有4家;零售药店正常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业务的6家。中药(药材、饮片)与西药的批发营业额比例约是3:100;中药(药材、饮片)与西药营业额的比例约是10:100。医疗机构设置的中医科室,开出的实际处方仍是以使用西药具多,乡镇医院、卫生院无中药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药品零售药店有中药格斗无处方来源也是常事。第3页共15页20×20=400县内中药材种植也仅限于吴萸、太子参、桔梗等少数品种,近年来种植数量逐渐减少,而县内无一家从事固定中药材收购业务的企业。二、原因分析(一)价格极不稳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价格此起彼伏,已是完全市场化运作。“板蓝根”、“太子参”、“白术”、“金银花”、“车前子”、“吴萸”、“茱萸肉”、“三七”、“人参”等,因受产量、市场需求、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历年比较其价格涨跌都在数倍或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上下,而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到来年种植数量,波动变化差异大。为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药品生产企业投料、中药(饮片)批发企业的购进,短期行为具多,全凭自己的经验和预测,现款现货的多、大量储备的少,长此以往自然形成市场的恶性循环。(二)货源渠道不确定由于价格不确定的因素存在,采购方只得“随行就市,水涨船高”,所采购的中药材、中第4页共15页20×20=400药饮片,“低来低去,高来高卖”,使老百姓有“黄金有价,药无价”之感,临时脱销品种难以及时配齐,“代替品种”也会随之出现,消费信赖受到影响。如2003年“非典”流行之时就有板兰根、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材(中草药)在市场脱销,价格上涨数倍、甚至数百倍,花高价还进不到货。(三)商品储藏要求高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水分、淀粉、蛋白质、色素、脂肪、挥发油等成分的最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2、中药材、中药饮片易受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尤其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为饮片后,再经过干燥,含水量减少,吸湿性大,所以易吸潮、生霉、虫蛀。3、夏季尤其是霉雨季节,空气温度大,中药材容易受潮发霉,需要经常对一些中药材必须采取灭虫、曝晒、烘烤、筛选等措施,防止变质、腐烂。第5页共15页20×20=4004、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养护中有“一片落地,十片无利”之语,产生质变后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弃之不用,但毕竟加大了经营成本。(四)中药处方来源少1、病人就诊率低:中医诊治是运用的“阴阳五行”、“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理论,其用药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之,某些药物需先煎后下、某些处方需自备“药引”,煎药过程比较繁杂,出门携带不方便,服之又苦不堪言,特别是些“急症”病例,难以迅速见到效果,而病患者的心情却是巴不得“立竿见影”,因此,除“名医”、“专家”坐堂外很少有病人就诊。2、中药店难以吸收正规处方: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主要还是来源于医生的处方及其药品的供应,而中医中药所占其中的比例远不如西医西药所占的比例,有限的中药处方院方当然设法阻止外流。社会民间的“单方”“验方”不被法律所认可,所以中药的零售业务困境,可想而知。再者,中药品种繁多,处方医生辩证施治、第6页共15页20×20=400用药喜好不同,部分中药店中药品种不能满足各种不同处方的要求,因而有处方配不齐药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五)中药的管理人员匮乏中药的管理要求较高,在中药的采购方面:是否道地、是天然还是人工产品,要分析产品的质地;在验收方面:色泽、干湿度、是否正品,则需要具有丰富的鉴别实践知识;在临方炮制时冲、炒、煅、淬、碾、磨、煎、炙等既要有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其有害成分,存其有效成分,)又要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在储藏方面:应根据中药的品种不同特性分别干燥、通风、密闭、阴凉、灭虫、防鼠等措施保存;在中药的调配时要熟知:“相恶、相畏、相反”、“禁忌”等基本药理知识等等,绝不是简单的“抓药”“卖药”过程。过去社会名中医出自中药店不在少数,而今病人对中医的方法论率低,大多数乡镇以下医疗机构也未设中医科室,所见医院里的有中药格斗长年不用的不太少数,中药专业的管理人员第7页共15页20×20=400缺乏也是原因之一。三、思路与建议(一)在制定相关政策上中医中药应统筹兼顾纵观全国中医药领域,重医不重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国家制定了《中医药条例》(国务院令第374号),部分省、直辖市也分别制定了《发展中医条例》;2007年12月国家11部委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对具有一技之长和实际本领的民族医药人员,经县级以上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和公示合格后,可以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注册为乡村医生,但要限定执业的地点和提供服务的技术方法和病种。在执业药师资格制度中,增设民族药专业。”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第8页共15页20×20=400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2006年7月31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管理的通知》中“根据当地实际工作需要,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的中草药,只限于其所在的村医疗机构内使用,不得上市流通,不得加工成中药制剂”,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仅供试点工作使用)。上述文件的实施,无疑是对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员在中医学习与传授、职称评定、小药材的采集与使用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而在中药方面,曾经在八十年代国家实行过“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在栽培、养殖、收购、加工炮制、调剂、仓储、科研教育、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技术专长者,可享受老药工技术津贴,每人每月15元,经费开支列入成本或费用。”),该项规定早已停止执行;目前,中药店药材的购进必须要建立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不允许第9页共15页20×20=400在经营项目外收购临方短缺的小药材,原药材进行简单切片的行为就视为“生产加工”,而此行为违反《药品管理法》相关条款规定。中医与中药在政策层面或管理上均有明显差距,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实践中可谓“缺一不可”,在制定相关政策中,不可厚此薄彼。(二)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引导市场有序发展1、有序规划中药材规模生产,稳定市场货源通过优先低率贷款、减免税费等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道地中药材规模种植生产,如原“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温郁金)、“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广药”、“川药”(川芎、川贝母、川乌、川黄连、川牛膝、川附子等)、宁夏“枸杞”、内蒙“黄芪”等等,我省道地药材:皖贝母、宣木瓜、丹皮、太子参、吴茱萸、绞股兰、石斛、前胡、复盆子、山栀、桔梗、苍术、白术、杜仲、徐长卿等一大批优质地产药材,第10页共15页20×20=400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结合传统的栽培技术,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在国家统一布局规划前提下,形成中药材产地规模,经过GAP(中药材管理管理规范)认证提高药材品质,发挥其品牌效应,为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供应提供原料、为突发性疫情提供足够的货源储备,避免生产过剩或商品脱销,也可遏制药材投机商的“囤积聚奇”恶意操作市场行为。2、制定合理价格政策、保障中药的基本利润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储存,具有耗时费工且成品率低特点,应从大宗品种开始试行统一饮片零售价,范围逐步拓展,使中药的种植、加工、经营、使用者维持合理的利润,保障市场的基本稳定,促进中药市场的繁荣。(三)加强中药防病治病药理研究推广中药用药理念1、加强中药的宣传与研究、推广中医药理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2007年后于2008年3月17日又制定了“中医中药中国行”(2008)第11页共15页20×20=400活动方案,该方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个部委共同举办,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提高人民群众对中药的认识,使之成为人们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据2008年7月24日“中国医药文化网”报道中国医药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启动,首批实施的工程就有:“中国道地药材文化建设工程”,旨在引领中国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医药领域科技与文化交流,通过提升医药行业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的根本转变。中医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应以典型病例介绍最新防治成果,通过宣传,广泛普及中医药知识,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中药中获得更大的强身健体有效能量。2、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中成药,原材料主要来源于中药材,特点是改变了中药汤剂服用口感不适的困难,也利于储藏和携带。曾经的“大活络丸”、“六神丸”、第12页共15页20×20=400“云南白药”、“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断血流片”、“固本咳喘片”“南通蛇药片”“麝香保心丸”、各类“地黄丸”等中成药,深受群众欢迎,誉享海内外。以规模药材生产基地为基础,推进中药产业化,带动全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国家筹建了四川、吉林、云南、贵州四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推动了全国中药产业发展,四川、吉林、湖北、云南、贵州、宁夏等省已经把中药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扩大中药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研制开发新产品(中成药),以产品带动中药材生产,既有可靠的原材料来源,又可解决药材丰产或过剩问题。(四)鼓励中药经营企业增设药材收购项目过去,国营医药公司在乡镇设置的“四级批”就是面向农村进行地产药材的专业机构,另有走村入户的“货郎担”代收一些零星药材,既方便了群众自种小药材的出售,又避免了资源浪费,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渠道。第13页共15页20×20=400现今,药材基层收购点几乎没有,百姓家庭中的陈皮、龟板、鳖甲、鸡内金,农贸市场中的冬瓜皮(子)、藕节等无人问津,弃为垃圾。而少数中药材种植户所种药材也因出售不方便和价格多变等原因而逐渐减少。中药材收购是一个长期投入的项目,周期长、收效慢,因此国家在储备金、贷款、税费等方面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有资质、有条件企业或个人从事中药材收购工作,形成中药材产、供、销完整链。(五)为民间验方合理定位中药,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的发现,通过无数次的实践得到了其作用的认识,经过使用过程与效果的分析、总结、记录,逐渐形成为处方。民间验方具有简单、便宜、易购(或采集)、针对性强、效果好等特点,有家传的、也有是社会流传的,大都不是出自正规医疗机构的“专家”、“民医”之手,虽然其名不正言不顺,但确实有其独到的疗效,群众也乐于使用,其中治愈第14页共15页20×20=400的病例不胜枚举。在现行的国家有关处方管理规定中又不允许这种现象的存在,事实上是禁而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