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萨克族的传统仪式—恰秀与巴塔堂努尔。热扎别克一阵风吹来,草儿在风中翩翩起舞,此起彼伏,我带着满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辽阔且水草丰美的阿勒泰大草原,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草原上的阿肯阿依特斯盛会”,像我这样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女孩,平日只能运用电视,网络这样的平台接触草原文化大型活动,从未现场感受过这样画面的。有幸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场景,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我一会看看整齐的一排排毡房,犹如五子棋中的白棋子一般,是那么的纯白,美丽。一会望望即将参赛的赛马,它们精神抖擞,好似迫不及待想要奔跑的样子。有参加姑娘追的姑娘们以及年轻气壮的小伙子们,姑娘们的服饰是那么的美丽,在她们的行为举止中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有一分飒爽英姿,又有一分温婉娴淑,让我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草原上有嬉戏玩耍的男孩儿们较量着彼此的力量;还有摘花看美景的人们;也有一些老人蜷着腿围坐在翠绿的草坪上一起说起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周围也坐满了年轻人,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些老人畅谈,时不时从远方传出他们朗朗的笑声。在我东张西望,左顾右看的同时,喇叭里突然响起主持人的声音:“现在举行哈萨克族传统的恰秀仪式。。。”。随之耳边传出动听的歌声,《恰秀,恰秀,阿克(白色的)恰秀,撒下一片老风俗。。。》(白色在哈萨克族眼中代表着纯洁,神圣)。我仔细聆听着,看到几位老奶奶身穿白色长裙,头戴白色头巾,显得别样慈祥与温暖,她将手上堆满的奶疙瘩,糖果,奶酪,包尔沙克,方块糖之类的食物洒向人群,人们都在捡起被扔出去的食物,那一刻的景色是多么壮观啊!随着音乐的响起,此时此刻觉得自己也是一株草儿,穿着美丽的绿色舞裙,在风中舞蹈,不单单是我一株,这一片草原上的草都跟着歌曲舞动全身。从此这美妙动听的旋律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刻我全身的细胞都在跳跃。就这样,我有了寻找这首歌的冲动,寻找这首歌来龙去脉的冲动,从此我踏上了寻歌(恰秀)之路。。。想到我的奶奶是个爱唱哈萨克族经典民歌的人,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曾是一位让大家敬佩的阿肯,奶奶当年能歌善舞,还是一位才女呢,我顾不了那么多,箭步跑到正在毡房外与邻家奶奶们烧茶,聊天的奶奶身边,欢快的哼起我记忆中的小调来。《恰秀,恰秀,阿克(白色)恰秀,撒下一片老风俗。。。》,奶奶抬头深情的望了望我,笑眯眯的问道:“孩子,原来你也喜欢这首歌曲啊?”我实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心里美滋滋的想到:“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奶奶让我坐在她旁边告诉我:“如果真正喜欢一首歌,首先要知道这首歌的含义,了解这首歌灵魂所在。”奶奶接着说道:“这首歌表达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恰秀仪式,作词呢,是你的爸爸热扎别克·哈山诺夫,这个你知道。作曲是咱们阿勒泰土生土长的知名音乐家哈德力·阿合买提,你看,唱这首歌的人是全世界哈萨克人的骄傲的是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达列力汗·阿德力别克。现在《恰秀》这首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我这时候才发现奶奶知道的那么多,我耷拉着奶奶眨巴着眼睛问道:“奶奶,就像我们哈萨克族老老少少都能歌善舞一样,当然也无人不知那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啊,但是,那到底什么是恰秀呢?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说着奶奶望了望远处热闹的人群,又看了看我,说:“来,我慢慢告诉你什么是恰秀”。说罢奶奶便开始告诉我关于恰秀仪式的知识,我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我在一些文章上看过的吗,奶奶真是知识渊博啊,就像哈萨克族说的那句俗语一般《老人知道的,不见得天使都知道》,奶奶们经历一生,知道的远比我想象范围多的多呀。又有句俗话说得好,真的是《家有一老,2如有一宝》啊!边想边觉的实在是敬佩。“蒙古人敬奶酒,维族送花帽、藏族人献哈达、而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却要撒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奶酪等一系列美食,哈萨克人认为衣食无忧是上天给予的恩赐,再者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了食品是无法生存的,所以更加尊重食品,即寓意在美好赐福的恰秀仪式上,抛洒食品是很自然的事情。以前,恰秀最多抛撒的是奶豆腐、奶疙瘩、包尔沙克这些都是我们游牧民族特有的食品。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加入了方块糖或糖果等香甜的美食,其寓意生活甜蜜幸福,人们幸福安康。在分食美食的同时更多的是分享彼此间的快乐,幸福,安康。这些都可说明哈萨克人民遇到喜事,如:办婚宴,婴儿诞辰之喜,赛马获胜归来时,小男孩满5—7岁割礼庆祝度过《成人礼》时,迎接久别重逢的尊贵客人到来时,家中的长辈或儿女经过一段旅程平安归来时,长辈们来到新婚夫妻入住婚房时,办喜事,逢年过节时,阿肯阿依特斯盛会等都会举行恰秀仪式”。我灵机一动,问奶奶:“奶奶,那么以前战争时代,勇士们胜战归来时也会进行恰秀仪式呀?”。奶奶抿了一口茶,抚摸着我的脑袋说道:“是啊,孩子,在战争时期,当勇士们即将离开故土,前往远方打仗时,会从人群中选一位德高望重,年龄较大的爷爷进行《巴塔》仪式,祝福勇士能够获胜,能够满载而归。随后勇士们胜战归来,那么会有一位骑兵快马加鞭,赶来报喜,告诉大家胜战归来的好消息,而年轻的男子会将勇士扶下马,随后阿帕们会向勇士们抛洒恰秀,另一边姑娘妇女们会迎接勇士们,并送去克木孜(马奶),舒巴提(骆驼奶)等饮品。除了前面说过的那些形式以外,有些恰秀则由自己人来进行,如在夏季第一次挤马奶时,主人邀请邻居和亲友聚集在挤马奶的草坡,先慢慢喝碗奶茶,同时还要在小马驹额头上和拴马驹的桩子上抹些酥油,不久,家中年长的妇女身着长裙,头上裹着头巾,由孙女搀扶从毡房中徐徐而来。她一手提着白色绣花餐布围兜,右手从中抓出喜食,撒向众人,以祈求人畜两旺,吉祥平安。”奶奶喝了口酥油奶茶慢条斯理的给我说着,就在这时脑海里突然又飘出一个问题,我在想恰秀这方面我好像略知一二了,那么刚才奶奶说的“巴塔仪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恰秀是否是“巴塔”仪式的一部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满怀期待的向奶奶问道。坐在一起喝茶的奶奶们都开怀大笑,奶奶旁边戴着厚重眼镜的另一位奶奶微笑着并让我坐过去,深情的说道:“儍孩子,坐过来,你先不要着急,先喝口奶茶,让我慢慢给你细说。”听罢我便坐了过去,一边细细品尝着本民族独特的美食,一边期待的看着那位戴着厚重眼镜的奶奶给我讲解。“孩子,巴塔也好,恰秀也好,都是本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是哈萨克人每逢重要的时刻都要进行的一个祝福,祈祷平安的一种形式。根据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群众常邀请男士中名声显赫的长老、毛拉、英雄、部落头领等人来做巴塔,但年轻的女婿不可以在女方家做巴塔,除非是年长的女婿。有时也会有女士来做巴塔,这位女士必须是人群中具有威望,年龄较大,最重要的是具有丧偶的条件才可进行巴塔,其次有年龄较大男士的场合女士不可进行巴塔,唯独只有女士的场合中,符合以上条件者才可由女士做巴塔。巴塔既可以是给个人的,也可以是给集体的。有礼仪上的巴塔,如婴儿诞生礼中的巴塔、男孩割礼中的巴塔、嫁礼上给新娘的巴塔,家中的长辈或儿女即将踏入一段旅程时,也会做巴塔以求平安归来,纳吾尔孜节的巴塔,古尔邦节等节日的巴塔、加拉帕赞巴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种种巴塔,如:用餐的巴塔、敬客的巴塔(家里来贵宾时,东道主会宰割牛羊马,以示欢迎)、冬宰巴塔,答谢的巴塔、孩子穿新衣的巴塔、转场的巴塔,给月亮做祷告时的巴塔(哈萨克人崇拜图腾月亮,会对着新月祈祷:“愿日月怜悯,求新3月赐福”并行礼膜拜。),还有一种是很早以前,在战争时代,当勇士们为保家卫国,民众平安,即将参战,即将出发时,部族的长老会做巴塔,以求圣战而归等等。巴塔习俗主要通过语言表示真诚、良好的祝愿,因而巴塔语以祝辞、祷辞居多,有韵文形式的,也有口语形式的,但有词无曲,主要用于吟诵。其祝词内容一般是“愿真主保佑我们所有人身体健康,人畜两旺,心想事成,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哈萨克族有句俗话《如果你得到的巴塔越多,那你价值上升的余地越多》。巴塔仪式上,做巴塔者与在座的人们一定切记必须双掌心朝上向真主祈福。如果双掌心朝下,即寓意为诅咒,是一件极其不吉祥,不和谐的动作,只有在向敌人,仇人(此处的敌人仇人是指有极度深刻的仇恨,如:亲戚同胞被他人所杀,对方将自己害到深处等等)诅咒时,会将双手掌心朝向对方,进行诅咒,故切记不可有此动作。恰秀仪式我们一直也在说,是每逢喜事第一件需要进行的活动,而恰秀结束后,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士进行巴塔仪式,两者密不可分,都有其自身的意义与重要性。”听完这位奶奶说的讲解,让我更加坚定此次美丽的草原旅程,《阿肯阿依特斯盛会》没有让我留下一丝丝遗憾,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哈萨克族恰秀和巴塔仪式的欲望,一回到家,通过一系列书籍,我便开始寻找关于恰秀仪式的知识。在哈萨克族庆典,婚礼、喜事上,通常都会有围着“施劳什”(白头巾)的阿帕(哈萨克语“母亲”),阿帕带的白色的“施劳什”代表着纯洁,神圣,高贵。与天上的白云,辽阔的大草原,纯白色的哈萨克毡房,蔚蓝的天空相结合,呈现出美丽的一道景象,边走边向人群泼洒着食物,奶疙瘩、包尔沙克、方块糖、水果糖等各种食物,泼洒的食物与温暖的阳光,蔚蓝的天空,美丽的云朵相结合,呈现出别样的景象,犹如哈萨克族人民纯洁而高尚的品格。这种表示祝福和欢迎的仪式,哈萨克人称之为“恰秀”。一般进行恰秀的阿帕都要从年长者中挑选来进行,这位妇女必须是年纪较大、还要在周边享有一定威望、深受群众爱戴,人们相信由这样的妇女来进行仪式,会给人们带来幸运和幸福。禁忌由男人进行恰秀仪式,在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中自古以后从未有男士进行恰秀的记录,也是恰秀最不能突破的底线。进行恰秀仪式时,阿帕必须要用右手(哈萨克族风俗中向来喜右,认为所有的事物都从右边进行会带来好运,会事事顺利),进行恰秀时动作不易过快,轻盈缓慢,禁忌从上往下抛出,切记要注意从下往上,以及注意周边人群,防止砸伤。抛洒恰秀时要洒向面对着的群众,禁忌抛向背对着的人们,也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的行为,其寓意与之前说过做巴塔时双掌心朝下的意义同在。历来在哈萨克族风俗中如果见到敌人,仇人会将土洒向对方的背后或向仇人背后吐口水,以示不友好,以示愤怒。(此处的敌人仇人是指有极度深刻的仇恨,如:亲戚同胞被他人所杀,对方将自己害到深处等等)所以切记不可将恰秀洒向人群的背后。进行恰秀仪式时老老少少会捡起洒出去的食物,因为哈萨克人认识恰秀仪式中洒出去的食物会随之带给自己幸运,福气。所以会抢着捡起被洒出的食物,还会将食物带给家人,或不在场的人们品尝,其寓意为让身边所有人能够一起分享此时的幸福与快乐,将这份吉祥之意传递下去。只要有哈萨克人民居住的地方,只要办大大小小的喜事,那一定会有恰秀和巴塔仪式,恰秀仪式的发展慢慢延伸,《恰秀》这首歌曲作词者热扎别克·哈山诺夫说过:无论是草原上还是在任何一个邻域,哈萨克人民遇到喜事,毕然会举行恰秀和巴塔仪式,在人们分享美食的同时更多的是分享大家彼此间快乐,幸福。恰秀和巴塔唯独是哈萨克族古老的传统仪式,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我希望通过歌曲的传唱让全世界了解本民族这种无价贵产风俗习惯,一代代传场下4去。。。》。是啊,现在通过各媒体文艺节目的传播,《恰秀》这首歌曲,现如今已走进了全国各地,走进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具有哈萨克人居住的邻域。《恰秀》好比一朵清新的雪山莲花盛开在民族文艺的舞台上。《恰秀》这首歌曲现如今可谓家喻户晓,《恰秀》的精华确切的与现实中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恰秀和巴塔密切结合,《恰秀》的歌词真真切切的描述了哈萨克族对恰秀的看待与重视。恰秀与巴塔是哈萨克族的非物质文化贵产,也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贵产,通过这首歌曲的传唱,灵魂的传递,这首歌将哈萨克族重要的一项风俗展现于大众,而哈萨克族也会将恰秀文化发扬重大,更会让哈萨克人祖祖辈辈深刻了解恰秀的意义所在,恰秀与巴塔的未来也是众所期待的。一批批热爱哈萨克族文化,热爱哈萨克族风俗习惯的人们一代代传递下去,发扬下去,恰秀与巴塔这项贵产表达祝福的传统仪式,陪伴着我们进步,陪伴着我们在未来繁荣昌盛。因为这是全世界人民和平,和谐,团结,平安,平等生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前提。更是哈萨克民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不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场合,不论要举行多么喜庆的事,只要有哈萨克族,都会以恰秀和巴塔来敲响欢乐的时刻,这也是中华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