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道的多重意义本学期选修了谢谦老师的中华文化课,主要探讨的是儒家思想。谢谦老师对儒家思想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如“仁”“孝”“君子”等发表了自己真知灼见,我也收获颇丰。最后的结课论文,我选择了“论传统孝道的多重意义”这一题目。首先破题,从“传统孝道”这个词来看,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先秦到晚清,均属于传统范围之列,而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争鸣,学派丛生,道家、墨家、法家等对于“孝道”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考虑到儒家思想从西汉开始就作为传统中国的正统思想,而且又侧耳恭听了谢老师对于儒家孝道的解读,我在这篇文章里着重谈论儒家所提及的孝道。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认为“仁”的根本要求是“爱人”。而“爱人”之情首先是血缘亲情之爱的“孝”,因此“孝”是“仁’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学的根本。孝的问题是儒家思想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在谈论孝道的意义之前,有必要了解孝道在儒学中的变化过程。孝的内涵是随着儒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如果能够以发展的角度纵向比较孝道的变化过程,那么我们对于孝道的把握将会更加准确,对于理解传统孝道的意义也是大有裨益。孝伦理思想起源于夏商周时期,但其思想的形成则在春秋时期,创始人就是孔子。孔子率先提出了孝敬父母的思想“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还强调孝悌结合,“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子又进一步完善了孝道的思想。曾子在孔子孝道的基础之上,延伸了孝道的内涵。主要有三点,第一:孝道与修身相结合,加强自己日常生活中对孝行的修养“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故恶不出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可谓孝矣”;第二:家庭的孝道与忠君结合为一体。“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君不敬非孝也”第三:扩张孝的外延,变成超越于“仁”的宇宙本体。“夫孝也,天下之大经也”;孝到了孟子所在的时期,内涵又发生了变化,孟子授业于子思之门人,而子思是曾子的弟子,这种师徒渊源关系也推动了孟子对孝道的丰富和发展。孟子坚持以孝为本,将父子关系放在人伦之首,认为孝父大于忠君“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突出了父权的同时也强调了子女顺从父母的一面“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也提出了孝子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也指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来到了战国末期的荀子又对孝道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荀子坚持的是性恶论,因此不赞同孔子曾子孟子提出的孝建立在血缘亲情关系之上,而把它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他还认为“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而服从道义坚持原则,不让君亲陷于不义才是真正的“大孝”这与孟子的“孝强调对君父的完全顺从”有了很大的变化。到了西汉时期,集儒家之大成者自然是董仲舒,但是他对于儒家伦理学的发展却是一种倒退,提出了三纲五常,并把《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君臣夫妇父子之道,以“阳尊阴卑”说论证君臣父子夫妻的尊卑主次的配合和从属关系。对于孝道,他把孝纳入三纲的封建道德总纲目中,并占据突出的地位,使之成为了直接服从于“父为子纲”,而间接服务于“君为臣纲”的常道。两汉时期对于《孝经》特别追捧《白虎通义》把它与《春秋》并列,认为是“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主要目的是统治阶级企图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通过孝治天下使人们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最终达到其巩固家天下的专制统治目的。其实孝道在董仲舒这里就已经变质了,董仲舒对于孝经中孝是天之经,地之义的思想加以发挥,在《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中有一段论述,董仲舒通过五行生克的比附,将父子相承的家庭关系纳入五行相生的神秘框架,将父子之序的血缘关系比拟天次系列,将父子相依喻为五行授受,从而把孝子的孝行看成五行相生、相受的固定格式,并归结为父为子纲,“孝子忠诚”终成为天道之常。从以上儒家中孝的发展不难看出,从孔子到曾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或者把孝作为一种人生而善的本性或者把孝作为一种自身修养,一种外在的自我规范。但是从西汉开始,孝开始了政治化和片面化,最终使孝的思想定型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处理父子乃至君臣关系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孝的伦理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家庭伦理,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所以,纵观儒家学说中孝道的发展,不难总结,中国传统的孝道的确具有多重意义。在这些意义之中,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为了更好的阐明对孝道意义的理解,主要从在古代的意义和对现代的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一:孝道在古代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个人的意义。孔子在孝道中提到的是入“敬”父母,出“悌”,曾子则提出了孝道和修身相结合,到了荀子,以“性恶论”作为哲学基础,认为孝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所以孝道对于个人的积极意义就是鼓励个人提高自身修养,把孝道作为一种努力培养的德行,是人内心追求的一种高度和境界。而且先秦儒家把家庭孝道和国家忠君相提并论,孝、义、信、忠都是作为一种值得人们不断自我提升追求的道德品质。然而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把孝道的政治化宗法化的色彩加剧,把孝道作为天之常道,忠孝二字已经紧密相联,事父母与事君已经密不可分;并且把子孝异化为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导致后来出现的杀人孝道,还有过分鼓吹的贵生思想,导致了复仇孝道,这对于人们思想的毒害可谓是非常之深。孝道除了对个人修养上的影响之外还对个人的奋斗追求有提及。孝子“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即强调的是一个真正的孝子除了终生敬养父母并丧祭以礼外,对自己还应该全体贵生,扬名显亲并后继有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对个人的努力奋斗有一定的鼓励与督促作用。对家庭的意义。孝道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孔子提出的正名观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是一种和谐秩序的体现。子女能够“尊亲”“敬亲”。孔子还提到了“色难”,他更强调的是一种心甘情愿毫无半点勉强。“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x,疾止复故。”孝道也提倡诤谏父母,是父母免于不义。曾子曰:p19.同时,孝悌的结合,提倡了向父母尽孝与兄弟友爱,这进一步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的和睦。但同样可惜的是随着孝道的异化,父为子纲,父权的大力鼓吹,父慈子孝发展成父权独尊,出现了异化的杀人孝道的情况。对于国家的意义。孝道很明显具有治世作用。首先,孝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防止犯上作乱有巨大的政治功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其次,孝道对于改变民风、劝民尽忠具有教化作用。子曰:p25.孝道的外在表现就是移孝作忠,忠孝一体。因此孝道能够从家庭伦理推演到国家政治伦理也是很正常的。曾子曰:p26.孝涵盖忠,不忠就是不孝;“忠者,其孝之本与?”,忠是孝的根本。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先秦时期,所提倡的忠孝和汉代的忠孝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高中背诵的孟子见梁惠王中所言:申之于孝悌之义,斑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孟子所倡导的是君主的仁政,君慧君仁,然后民忠;然而汉代及汉代以后的国家则过分强调忠,提倡“以孝治天下”使得孝由原先的情感流露发展成了治国的首段和仕禄手段,如孝廉的推行,但这已经开始功利化了,出现伪孝现象也变的很正常。西汉时的民谣: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二:传统孝道对于现代的意义在谈及传统孝道对于现代的意义之前,不得不去看一下我国当前孝道现状。查阅相关资料,在当代的中国,孝道缺失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农村。这种孝道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拒绝赡养老人,甚至遗弃老人。引用原文“猪圈里”2不尊重老人,对老人感情冷漠,甚至虐待老人引用“当前。。”3只知向老人索取,不知回报。引用“”那么出现这些孝道确实的原因又是什么?1近代以来对封建思想的批判。正如谢老师上课所言,亲不亲,阶级分;爹亲娘妾不如毛主席亲等;2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观的冲击和竞争压力的增加。3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增加。这种四二一结构导致,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关爱,而忽视了对上一代的关心照顾。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或许会慢慢改变这种状况。4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对孝道的熏染。上行下效,社会上不孝之举的影响,甚至父母的虐待遗弃老人的做法给孩子做出了坏的榜样。教育体制的弊端,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对德行的培养。那么在当代中国提倡孝道有什么意义呢?三言以蔽之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其实这正是孝道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三个角度的意义概括。把传统的精华孝道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大有裨益;孝道可以直接调节家庭关系,连接亲情,促进实现家庭和谐,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亲情是社会的纽带,自然从社会角度看,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看,孝道的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最后上升到国家角度,中国梦的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需要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努力,要以深厚的综合国力作为保障,那么孝道作为连接亲情的纽带,汇聚力量的链条,文化软实力又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孝道的提倡自然也是必然之举。优点:该同志在生活中是一个异乎理性的人,遇到任何问题都是先思考然后再采取行动。平时也爱思考各种问题、想象力丰富,对周围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哪怕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也有一份热情。对待同学真诚,能够换位思考,考虑他人感受。虽然经常现实与理想相冲突,内心失望受挫,但潜意识是积极向上,永不气馁。缺点:有时候过于敏感,被现实伤害很深;有时候过于悲观,行为变得极度消极;有时候极度失望,便与人鲜有交流;没有自己的生活规律,熬夜现象有时很严重;太强调变通,没有自己的原则;总之该同志是一个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同在,悲观和乐观并存于一身的矛盾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