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戏剧百年变迁折射社会发展变化上个世纪的百年中,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欧美,各种戏剧流派频频诞生,打破了传统戏剧的格局。而在中国,则发生着更大的改变,曾经有一度,我们的先锋派们,甚至想彻底推翻传统,重新营造中国人的戏剧世界。然而,传统终究是传统,它源于中国人的土地,没有任何人能否定历史。如果说,西方戏剧的发展逐渐展示了人内心的状态。那么,我们的戏剧发展,则展示了社会的整体改变。中国成熟的戏剧起源宋代,差不多有800至1000年的历史。它由许多个剧种构成,在漫长的戏剧史上,出现了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等多个高峰。总会有一些剧种逐渐遭遇到观众的冷落,惨遭淘汰;同时诞生新剧种。王骥德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至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而20世纪的中国戏剧,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出现了完全反叛的戏剧种类和表现方式。其中深层原因是,在20世纪,整个中国的文化结构剧烈动荡,西方文化的引入,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思路,产生强有力的冲击。话剧诞生在19世纪末,京剧一跃成为全国性大剧种,受到广泛欢迎,甚至百年后,它依然以“国剧”自承。但就京剧达到辉煌的同时,“文明戏”出现了,这是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戏剧形式,很快就衰落了。1906年冬,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组建了综合性文艺团体──春柳社,发起人李叔同、曾孝谷。他们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基本上引进西方戏剧,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后来定名为话剧。1919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文化之争更加激烈,“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胡适就推崇、介绍过“易卜生主义”。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对于处在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下的中国青年,影响很大,娜拉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中国的戏剧家们,在当时创造了一批出走者的形象。当时,西方已经产生和正在兴起的戏剧思潮,几乎都被中国人接受。唯美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都对中国早期戏剧产生很大影响。欧阳予倩笔下的《潘金莲》,原是中国人批判的“淫妇”形象,却被塑造成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田汉早期的剧作,也多流露着象征主义和神秘、感伤情调。在五四运动后,话剧这一形式被确立下来。“爱美剧”,即业余演剧制度的兴起,业余剧团的活跃、新的戏剧文学的产生标志着话剧产生。在都市与传媒中,话剧的影响日渐扩大,最终它被视为“现代戏剧”的象征与唯一的代表。以戏剧为武器的战斗年代中国早期的话剧创作,在国患民忧的年代,自觉担负了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理想。他们和民众结合的相当紧密。1930年,田汉将法国梅里美的小说《卡门》改编为同名话剧,试图“借外国故事来发挥革命感情影响中国社会”。稍后,欧阳予倩把一部前苏联戏剧搬上舞台,以此抗议帝国主义杀害中国民众制造“沙基惨案”的罪行。1930年底,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简称剧联)在上海成立,联合主要的戏剧组织和进步的戏剧界人士,开展声势浩大的左翼戏剧运动。1932年到1933年间,工农演剧活动也活跃。一些话剧界人士深入上海工厂,组织工人戏剧活动。一些学生剧团和专业剧团,也来到工人中间,为他们演出,并辅导他们进行话剧排练。同时,话剧也开始走向农村。早年从事戏剧教育的熊佛西(1900~1965)于1932年来到河北省定县,开展了长达5年之久的农民戏剧实验。1936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戏剧界抗日救国的呼声也日趋高涨。戏剧家们以戏剧为武器,开展抗日救国的演剧运动。田汉、夏衍、洪深、陈白尘、于伶等在空前伟大的救亡运动中,同仇敌忾,表现出色。“国防戏剧”在民族危机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唤醒民众、鼓舞斗志、团结御敌的作用。“七七事变”后,在上海上百人参与演出了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场面宏大,气势昂扬,传达了人民誓死抗敌的心声,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上海沦陷后,戏剧界人士迅速组成了13个抗日救亡演剧队,除少数几个留沪坚持对敌斗争外,多数都奔赴祖国各地,宣传抗日。创造了许多短小而通俗的演剧形式,如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灯剧和傀儡剧等,使得戏剧同广大民众结合在一起。著名的《放下你的鞭子》等,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行。重庆成为陪都,绝大多数的表演团体和演艺人士来到这里,1938年10月,举行了第一届戏剧节,组织了25个演剧队到街头、镇上演出,连续7个晚上公演抗敌戏剧,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空前盛举。此时,一些职业剧团的出现,以及高水平的话剧创作,象征中国话剧第一个高峰的来临。“样板戏”的显赫地位1949年以后,中国大多数地区都迎来了从此持续半个世纪的和平生活。在和平年代初期,各地戏剧剧团与曾经一度趋于湮没的地方剧种的大量恢复,也就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大量的戏剧剧团得以重建,戏剧艺人数量达到空前的几十万之多,戏剧创作也由此得到直接推动。从1949年到1966年,话剧已成为全国的一大剧种。1957年发表的《茶馆》,不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新中国戏剧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剧中写了3个“朝代”,时间跨度50年,写活了70个人物。它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浓郁的民族气派,浓重的历史含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谱写出一部史诗性的画卷。总导演焦菊隐(1905~1975)为这出戏的成功有着出色的贡献。“样板戏”的出现,无疑是上世纪下半叶戏剧史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十来年时间里,一批“革命现代京剧”作品在戏剧与整个文化领域里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被称之为“样板戏”,它们一度在整个文艺事业中占据了不可思议的垄断地位,也使得戏剧在整个社会中,获得了它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也本不该有的显赫位置。在“样板戏”盛极一时的年代,作品中的人物、思想以及贯注于这些作品之中的情感模式、精神追求,对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远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能比拟;这些作品的本身以及它们的创作方法,产生相当深远的的影响力。三十年的衰退文革后,中国戏剧并没有像当时人们乐观估计的那样容易地走向复兴,相反,它几乎是在非常短暂的繁荣之后,迅速跌入低谷。戏剧很快就面临着全面的危机。大量重新组建的戏剧表演团体,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重新面临解体的命运或者已经不得不解体。戏剧观众锐减,悲观情绪弥漫整个戏剧界,话剧则更彻底的投向了西方的怀抱。如果说,在上个世纪初,中国戏剧受到的是北欧写实主义风潮影响,在40到60年代,中国戏剧受到的是苏俄的“革命现实主义”影响。那么,此时,中国话剧则受到了欧美的现代派戏剧影响。它给中国封闭已久的戏剧界带来强烈的冲击波,重新引发了人们创作的冲动,几乎不加区分地、立体地进入中国戏剧创作、表演与舞台形式、音乐等所有领域。但这种冲击始终是隔着一层,难以直达人心。现代派戏剧偏爱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蕴涵着更多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戏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国人讲究以情动人,因此,要做一个西方现代派戏剧的信徒具有很大的风险,往往会产生作品很前卫,却只是西方现代派剧作的汉语版赝品,缺乏原创性。进入新世纪,在更多种类繁多的媒体刺激下,戏剧越来越远离大众。它们难以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来阐释戏剧与生活的关系,或者世界已经发生彻底变化,戏剧也将在衰落后,产生更新的种类。中国戏剧发展史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5、明代四大声腔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7、徽班进京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中国戏剧发展史(下)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20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评剧、黄梅戏等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13、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