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原:早期自然哲学家思考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总和的自然界,它的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本原,它的本义是“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比那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本原的这两层含义分别被翻译为“基质”和“原则”。我们现在说的自然界相当于希腊人所说的“宇宙”,本原和宇宙的的联系在于,宇宙是本原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伊奥尼亚派水本原说: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所以推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水。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生成万物的本原是“无定”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它没有任何规定性,是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的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二者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3、认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生成过程是对无定的损害,事物的回归则是对无定的补偿,这种损害和补偿的比喻表达了古希腊人循环往复的因果观。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1、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气既和水具有特定的性质,又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2、气是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这是一种典型的转化生成观。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1、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而万物又转化为火,因此,世界的归宿也是火。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是火的运动: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为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2、火的运动符合其自身的本性,受一定的原则支配。火转化为万物之后,取而代之的气、水、土的状态,但仍然受着火的本性原则支配。故气、土、水之间的转化也是火的运动。3、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逻各斯学说1、赫拉克利特认为,内在的本原——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即是逻各斯。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2、逻各斯的原义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指“说出的道理”。3、逻各斯表现为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毁灭是可感的,但支配可感事物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4、逻各斯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生成辩证法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他们之间有以下的关系:1、转化的关系:事物时刻都在向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如人不可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火相反的性质共存会产生和谐,如不同颜色,不同音调的搭配。3、同一的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如圆周的起点和终点。4、相对的关系:事物的性质因评判的标准的不同而不同,如美的事物和丑的事物。生成事物中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关系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的表达形式是: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毕达哥拉斯平派数本原说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而非单一、可变的。1、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更加普遍,一个事物可以缺乏某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能没有数的规定性。数的规定性有三类,数学比例的关系,决定事物之间的和谐;数学中的对立关系,如奇和偶;数字代表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类比关系,如4代表正义等。2、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而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世界由点产生线,由线产生面,面产生体,体产生可感形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爱利亚派克塞诺芬尼理神论1、神是惟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原则”意义上说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大多是统摄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能认识的最高对象。2、他批判了神人同形同性论,认为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神凌驾于人种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之上,这样的神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因而也是惟一的。巴门尼德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存在是同一个东西。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的对象即存在,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没有一种纯思想、空洞的思想。“存在存在,非存在并不存在”,不存在是不能思想和表达的,因此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元素派恩培多克勒四根说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可合可分,但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众多的根组合在一起产生可感事物,可感事物分解为单独的根则是事物的消亡,因此,“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分别代表了可感事物的朽灭和生成。2、这种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万物的变迁是无止境的。3、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流射说(名词解释)1、按照恩培多克勒的本原论,人的肉体感官归根到底皆由水火土气组成,爱和恨也在人体内起作用。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触时,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这种同类本原的触类相通称为“流射”。2、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他为区分感觉和思想,认为思想是清晰的感觉。思想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3、因此,流射说是一种把认识归结为感觉的感觉主义。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论证:1、从可感事物中看到,存在的东西是众多的、变动的。存在的东西又是充实的,因此,充实是可以分割的。2、分割充实必须要以虚空作为条件,充实的事物之间要有空隙。充实与虚空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二者皆为解释世界的原则,充实是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则,虚空是解释事物众多和运动可能性的原则,二者皆为本原。3、充实的最小单元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分的充实物体组成的,也是不生不灭的。智者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1、“自然说”:“自然”特指人的本性。该学说认为人应按照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在智者看来,法律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性(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弱肉强食说”(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希庇阿斯)等。自然说要摆脱的约定主要针对落后的习俗。2、“约定说”:“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是民主制度的,有的提出是法制的,有的提出是德治的。约定说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3、“自然说”和“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简述题(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为感觉,并把感觉等同于个人的感觉。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且感觉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必然对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做出共同判断。进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2)命题被后人赋予的各种含义:成为表达人类中心主义、唯我主义等的命题。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名词解释)这句话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哲学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德性就是知识1、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他认为人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刚好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知道这件事的善,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一切恶性都是因为无知,因为不知道善而做出的,无人有意作恶。2、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助产术(名词解释)苏格拉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方法,在对话中,他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对话让人否定自己已有的成见,让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这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柏拉图“四线段”的比喻: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论述题)1、柏拉图用“线喻”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这种区分,由于意见是介于知识和无知之间的状态,所以意见与知识的比例是1:2。再将这一条线按照1:2的比例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物件,第二部分是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藉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幻想、信念、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前两者为意见,后两者为知识。2、线段的最右方是本原,整个线段中,后一对象是前一对象的假设,而本原没有假设。3、四线段的比例反映了事物以及与之对应的认识的真实性程度,勾勒了世界认识的等级图式。4、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如诗和艺术作品;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信念是真判断,是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经验,但是缺乏知识必须具备的确定性;数学,是低级的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理性知识,哲学知识,用辩证法得来,理智最终认识的本原即是善。太阳的比喻1、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太阳是善的儿子。可感领域中最崇高、伟大的是太阳,可知领域中则是善。2、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仅有理智和理智对象不足以使心灵知道理智对象,而善则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对应的对象。3、在认识对象方面,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善则决定可知对象的所在,善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知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4、善是安排、规定可知领域的秩序的外在原则和原因。5、善本身不是存在,而是在尊严和力量上超越存在。洞穴的比喻1、影像——被固定的囚徒——矮墙(被举起的雕像)——沿墙走的人——火——洞口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领域。洞内的影像和雕像:线段喻中的影像和自然物;被锁的囚徒和自由的囚徒在洞内看到的是幻想和信念;洞内的火:太阳;洞外的太阳:善;洞外的人所见的为理念,观看的是知识;看太阳的渐进的过程比喻辩证法,最终达到善。2、为了解放同胞,走出洞穴的人回到洞穴,但最终失败,因光明不能适应黑暗。3、这个故事比喻了苏格拉底的悲剧。哲学家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