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农业与经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农业与经济发展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舒尔茨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起点。发展中国家大多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国民产品和劳动力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越是落后的国家,其农业的比重越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不仅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消费品,而且是其他部门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理论实证检验1、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由来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1691年出版《政治算术》;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出版了其著的《经济进步的条件》。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2、库兹涅茨理论依据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得出的结论(1)农业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总量中所占比例与农业部门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类似,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下降;(2)工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并不会有相同幅度的变化,它的总体趋势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发展趋势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但相比之下,服务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占的劳动力比重呈显著的上升趋势。3、纵向检验库兹涅茨对英、法、德、挪威、意、美、日等15个发达国家进行过时间序列统计检验英国近200年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下降了30%;而日本农业产值比重下降60%,就业比重下降80%;所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下降了,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上升横向检验库兹涅茨也曾按人均收入将样本国家分为7组,最高的为第一组,最低的为第七组,然后计算每组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发现农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人均收入负相关,工业和服务业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人均收入正相关结论农业的相对地位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经济发展了,农业的相对地位会下降(二)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虽然农业的相对地位在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减少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四个方面1、产品贡献食品贡献原料贡献虽然,农业部门在国民产品和劳动力中所占份额是趋于下降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总量应当是不断增加的,否则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农产品不足的限制。农业总产品中扣除农业部门的消费后即为农产品剩余或农业剩余,是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发展作出的产品贡献。产品贡献又可分为原料贡献和食品贡献。原料贡献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生产一般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工业部门都把农产品作为主要原料。没有农业部门提供的原料,这些工业部门就不能发展起来。工业部门的主要原料随着经济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比重逐渐下降。但是,在进入工业化之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达国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地位不是很重要。动态角度看,随着经济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所占比重有下降趋势。食品贡献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几乎所有关心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都强调粮食的关键作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的增长日益落后于它们对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需求的增长却更快一是发展中国家居民的消费倾向高。恩格尔定律表明,低收入水平食物支出比重很大。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粮食需求大。三是工业化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化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城市人口自身的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则主要是来自农村的人口流动。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粮食生产增长并不慢。食品短缺的后果是较为严重的:1)食品短缺必须通过进口来弥补:需要大量外汇支出,低收入国家一般创汇能力有限,把有限的外汇用来进口大量的粮食,势必影响到工业生产所需紧缺物资和技术的进口,从而抑制非农业部门扩张。2)食品价格上涨:增加财政补贴来抑制粮价上涨,可以解决短期的粮价上涨问题,但不能解决长期的财政负担和农业发展问题。食品短缺及造成后果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尤其是食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农业和食品生产一定速度的增长,就不可能满足日益增大的食品需求,并延缓工业化的进程。英国的例子英国之所以第一个实现工业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第一个实现了农业的重大变革,消除了农奴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工业化提供了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2、市场贡献什么是农业的市场贡献洛克伍德(1954)对日本经济的研究世界银行《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农业贸易条件对工业的影响是“双刃”式的对外贸易不能消除农业对市场的贡献什么是农业的市场贡献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中,农业部门占很大比重,农村人口更占多数,因此,除非有很大的出口可能,农村必然是国内产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一方面向非农部门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另一方面从非农部门购入投入品和消费品,从而刺激非农部门的发展这种贡献发生于市场的交换之中,所以称之为市场贡献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品销售市场:1)农村人多: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虽然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但从总量上说,在一定时期,农业部门的货币总收入并不比非农业部门少。2)农村消费倾向高:(1)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比城市居民更低,因而农民的消费倾向比城市居民高。(2)在一定数量货币收入条件下,农民对工业消费品的购买就要比城市居民多。从动态角度来说,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比城市居民的同量增加,更有利于消费品市场的扩大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洛克伍德(1954)对日本经济的研究发现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农民的增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扩张创造了日益巨大的国内市场同时有力配合了日本经济发展初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起飞世界银行《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停滞,这使得广大的农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投资引诱,从而阻碍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业贸易条件对工业的影响是“双刃”式的农业贸易条件=农产品价格水平/工业品价格水平农业贸易条件恶化,一方面有利于工业以低成本获得原材料和工资品,有利于利润增加但另一方面使广大的农民购买力下降,降低对工业品的需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如进入买方市场,后者的作用将大于前者对外贸易不能消除农业对市场的贡献对外贸易可以影响农业的市场贡献,非农部门的原材料可以进口,工业品也可以出口。因此,一国农业的市场贡献与该国的开放程度有关但出于政治、贸易条件、经济独立和安全、风险控制等考虑,大多数国家还是倾向于保证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给。因此对外贸易并不能完全取消农业的市场贡献中国的粮食安全?3、要素贡献劳动资本回忆刘易斯模型?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在城市工资高于农民收入时,如果没有其他限制,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农民会源源不断进入城市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农村人口比重大,而城市人口比重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不可能由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来满足。农业人口实际上是增加工业城市人口的唯一来源。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条件:(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农业不应受到削弱,农业劳动生产率要不断得到提高;(2)转移到工业及其他部门的劳动力,必须能胜任非农业的工作。劳动贡献资本贡献工业化需要规模较大的农业部门提供资本自愿储蓄强制储蓄工业化需要规模较大的农业部门提供资本没有其他途径不能掠夺工业部门起初规模很小,本身积累有限外资流入受限制于是规模较大的农业成为资本的重要来源,分为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传统农业并不使用过多资本要素,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农业不可能作出资本贡献。所谓农业的“资本贡献”,是指农业剩余贡献。然而,对于产出水平仅够维持生存和简单再生产的传统农业而言,几乎无“剩余”可言。但事实上,农业以各种方式为现代制造业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初始资本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为工业化作出了重要的资本贡献。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资本贡献带有某种强制或被动性,因此,农业作出资本贡献时,自身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自愿储蓄富裕地主投资工业(英国、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农民的小额储蓄强制储蓄农业高税收(日本1800-1900年土地税占政府税收总额的80%以上(Mayers,1989))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剪刀差农产品剩余低价收购乃至无偿征集(前苏联集体农庄、中国的人民公社)日本资本贡献例证中国台湾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即通过对农业部门征收重税把农业资本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的增长也提供了大量的资本。中国大陆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也作出了重要的资本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部门的相对规模在缩小,工业部门的相对规模则在扩大,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资本贡献会趋于下降。农业税费改革前我国农民负担状况:(1)税收:农业税特产税屠宰税(2)“三提”(村级):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乡级)教育费卫生事业费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干部提留费(3)农民义务工(4)集资、摊派、罚款(5)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或不等价交换市场贡献要求农业部门的货币收入越多越好,因为收入多,购买力就强,对非农产品的需求也越大。有矛盾资本贡献要求农业部门掌握的收入越少越好,因为农业资本净流出越多意味着对非农业部门的贡献越大。市场贡献与资本贡献之间的关系协调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凡是对农业资本抽取太多而使农村市场萎缩的国家,经济发展不成功。保持农民收入以一定速度增长和农村市场兴旺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因为农民收入少,非农部门会因缺乏农村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不能得到迅速发展。4、外汇贡献工业化初期农业是主要的外汇来源农产品出口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禀赋;技术相对不复杂;农产品质量差异较小,比较劣势不明显)外汇贡献的第二个方面是农业生产可以节约进口粮食的宝贵外汇从长期来看,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农业的外汇贡献在下降二、农业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的技术停滞舒尔茨:“在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里,农民世世代代都同样地耕作和生活。他们年复一年地耕种相同类型土地,播种同样的作物,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和技术”。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不能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的生产要素的累加和组合上,必须向农业投入新的生产要素,且关键取决于推广现代农业要素的投资收益率。张培刚提出:就农业改造而言,也存在一个资本化的过程,为此,需要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结构性变化。(一)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舒尔茨在其经典名著《转变传统农业》中的定义: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是传统农业。基本特征:1、技术长期停滞2、制度因素对农业发展的束缚3、以自然经济为主,农产品商品率低1、技术长期停滞生产技术原始,技术进步极为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印度学者加塔克(Ghatak,S.)和英格森特(Ingersent,K.)认为,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存在着一系列障碍。缺乏适宜的替代技术,西方现代农业技术往往不宜直接运用到发展中国家;1农民文化水平低,技术信息传播不畅,对一些适宜技术缺乏了解;2引进新技术存在着风险,农民不敢贸然使用;3农民十分贫穷,难以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信贷资金,无力采用新技术;4受到物质投入如种子、化肥、农药及灌溉设施等供给瓶颈的限制;5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平等的僵化社会和政治制度,如农民几乎没有政治权力来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土地分配极不平等,租佃法对佃农增加生产通常很少提供刺激,农民很少能直接进入

1 / 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