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交流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实践的思想.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四、教具:剪刀、三角板等含角的实物,纸条、图钉等。五、设计思路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根据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归纳能力。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小马过河怎么选有“角”图案的地方水浅?(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认一认。图中有哪些物体?角在哪里?让学生自由发言。小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板书)2.说一说。课件显示校园、游乐场,再从中显现出角,并请学生来指一指这些角的顶点和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3.比一比。怎样用两根纸条和一颗图钉做一个活动角?(学生动手操作)比比谁的角大?小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大小有关。4.画一画。学生尝试画角,讨论画角的方法。并标明角的有关名称。(三)反馈练习。用三根小棒能摆出三个角吗?(鼓励学生操作讨论)(四)小结:课件演示: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用了那些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策略在这节课中,始终应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活动。整节课有以下几点:一、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建立角的表象。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认识还是第一次见到。在本课中,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是角,再进一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二、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本课中从始到终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从一开始让学生找角----指角----做角----画角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发现并认识角,进一步体会到角的本质特征。三、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结束时“创造角”这一拓展延伸应有所设计:用三根小棒能摆出几个角?让学生并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游戏让角变大、变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四、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把抽象知识直观化。总之,这堂课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突出“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