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简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亥允十荞翁火赵章甫统计的产生和发展统计的来源很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阶级社会中,统计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远在古代,统治阶级为了治理国家,维护政权,需要征兵、课税,而对人口、土地和财产等方面的数字进行登记。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统计的应用也日趋广泛,而形成了工业、商业等统计。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统计才成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和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工具。我国的统计在夏、商、西周和春秋的奴隶社会时期即有萌芽,到了东周战国,直至清代前期的封建社会,约二千多年的时间,统计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简单的统计方法也逐渐由国人导出,如分组法、相对数、平均数、图表法等,当时虽无现代的名称,但己有广泛的应。关于政治组织、人口、土地、农业、物价、财政、教育和矿业等也都积累了不少的统计资料。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资产阶级的统计学说逐渐传入我国,由于清朝政府腐败,产业落后,虽模仿西法,施行了一些调查或普查,但未能产生完备准确的统计。解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统计工作,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况。为了明睐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统计组织和工作概况,经搜集有关资料,这里分别按时期、按类阐述。此外,我国各代学者专家关于调查统计的理论以及现代的若干统计方法,我国各代已有初步使用的,也予叙述,以供研究。不过,各类统计的范围颇广,历史也久,笔者学力有限,请阅者指正。我国各时期的统计组织一、自夏、商、周至清代末年筹备立宪以前年以前在奴隶社会时期,各朝统治者虽伤其所属,搜集一些数字,以供其管理部落政治经济的应用,但还没有统计组织机构。以奴隶社会时期的西周为例,当时中央政府有六卿官吏的名称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与冬官,各有专责,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天官的属员有司会与司书,司会为总会计、计官系统的首领,主持全国大计,核算财用司书根据会计簿籍,做出有关统计。地官注意于人口、土地、粮食等方面的调查统计。春官掌学士之版,夏官掌群臣之版,秋官掌刑狱统计、冬官则度地居民,六卿各有专司。这时已产生了简单的核算报告制度。报告的内容大概包括人民财产、器械、土地、人口、六畜、车举即车辆的数目与山林、川泽的数字等项。一一到了东周末年,韩、赵、魏、秦等国都采用上计制度。郡县一氏官均于每年年底之前,将下一年度的民户和税收数作为预算,写在木券上,上呈国君。国君把木券分为两部分,右券自己保留,左券发还地方,俊下一年度终了后,国君便根据右券,考核官吏任务的完成与否,然后定升降赏罚。汉代继续推行“一匕计制度”。西汉时,在中央政府,相府主计为计相官名在地方政府,郡置太守,总揽民财大权郡以一「为县,县设县令氏,管理一县县以下为乡、亭、里,各设职位低微的主管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上计系统,主管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计量工作。全国郡县主管每年年终须派员携带会计帐表,到京报告,但亦有郡守亲自上京的,皇帝亲临受计。除郡国上计外,有时皇帝亦可召集诸侯王,于京师受郡国计,或出巡群国受计。到了东汉,除上计簿外,还有郡国计吏到场,以备语询。汉代四百多年的上计制度,从未间断。此后唐代郡县每年一造计帐,县呈于州,州呈于尚书省,户部总领之,主管天下土地、人民、钱谷、贡赋之数。宋代中央政府总管全国财赋的三司,亦称计省,三司的主管称为三司使,亦称计相,总理财政大计。地方政府为路,没转运使,掌一路的财政。路之下为州县乡,其主管人为知州地方官的名称、知县、及里正。各州、县每年上一帐日奏状。明代户部掌天下户口、田赋的政令,兼掌会计职权。清代鸦片战争。年以前,中央主管财务机关仍为户部,职掌天下户口、田地的簿籍。明清两代各省每年迸呈中央的奏销册,都属于上计这个系统。我国历代正史及官书所载的全国户口、田地、田赋的统计资料,大半就是从这一系统转录过来的。其他如物价、矿业、教育等统计资料,亦为各主管机关经常积累材料,整理汇编而成。惟各机关设撤无常,兹不赘述。二、自清代筹备立宪至民国成立以前!一年以前我国近代式的统计机构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年的预备立宪。在宪政编查馆下,设立统计局为最高统计机关,以指导办理为筹备立宪提供需要的统计资料事宜。至此我国始有统计机构的名称。是后于光绪三十四年年在民政、度支、陆军、邮传、农、工、商、学等部及大理院陆续设立统计处,均受统计局的指导同年各省亦先后成立调查局,隶属于各省督抚。局内分设法制、统计两科,统计科设有三股,分掌外交、民政、财政教育、军政、司法实业、交通等统计。省调查局亦受宪政编查馆统计局的指导。省属各司道,以及府、厅、州、县均设立统计处,受所在省调查局的指导,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统计系统。宪政编查馆统计局除局内员司外,另设有谙议员,由京内外官员及各省调查局的总办担任,藉以联络中央与各省统计机构,以便讨论并交换关于统计工作方面的意见。综上所述,宪政编查馆统计局实为我国统计史上第一次成立的全国性的统计机构,系统分明,指导统一,是属于世界上集中型的国家统计机构系统。本应做出较好的统计工作,但因清朝政府腐败,年即告灭亡,该统计机构未能发挥其组织二的作用。三、自民国元年至民国十六年一年民国元年,北京政府除财政部外,外交、内务、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林、工商、交通等九部皆设有统计专科,办理该部的统计事务。民国二年,教育部裁撤统计科,其工作由文书科兼办而农林、工商合并为农商部,与蒙藏院各设统计科大理院则由记录科办理统计工作。民国三年年,总统府政事堂设立主计局,设局长一人,参事四人,金事六人,一匕事及办事员若于人,其第四科职掌即为办理统计事项。该局地位虽高,但不是统计的中心机关。同年交通部裁撤统计科,改设交通统计委员会,较为便于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审计部、币制局一与全国水利局均设置统计组织。民国五年撤销政事堂,恢复国务院,内设统计局,为当时最高的统计机关,其职掌有下列各项各部院统计之统一事项,不属于各院郊之统计事项汇编统计报告事项各官署统计会议事项。以后交通、教育等部的统计科皆恢复,外交部则由条约司第四科兼办。此外,军政部航空署与财政部全国烟酒事务署陆续设有统计组织。财政部盐务稽核所于民国二年成立后,设有统计股。财政部驻沪货价调查处于民国一匕年年在上海成立,从事调查物价。在地方政府方面,统计机构约于民国一二年开始设置,情形极不一致,如江苏、山西等省长公署设统计处,云南设统计局。县政府设有统计组织者,如山西省各县设统计主任,湖北省则于较大县份置统计专员。综卜所述,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犷中华民国,但政权为袁世凯所窃取,建立了以哀为首的北洋军阀的反动政权,袁死后各派军阀互相割据,互相火并,直至民国十六年为止。故上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统计组织徒有其名,未能举办重要的调查统计工作。各时期的各类统计工作一、人口统计古代人口数字是征敛赋税和摊派劳役的依据,故早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夏、商、西周和春秋公元前。年至公少。前年等朝的君主,即注意人口编查。不过我国历代举办的人日调查,大多采用登记方法,周制三年大比的乡逐法,以迄清乾隆的保甲法,皆系平日登记,到月底或午底汇总户数与口数,户与「并重,非如近代欧美各国的人口普查,注意全国人日在规定调香「的「数。清末筹备立宪,宣称采用西法调查人口,实际上还是责成地方官造报,并未完全于规定日期实施挨户查询,故其结果仍属估计的人口数。兹将我国历代办理人口调查与统计的经过情形,依其顺序分为自古代至清代的筹备立宪以前年,自清代筹备立宪至民国成立以前一年自民国元年至一十六年一年。兹扼要叙述其情次有方法于后自奴隶社会至手、建社会的清代筹备立宪以前的人口统计,卜国统计最早的萌芽在殷代,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登人的记载。如殷墟《书契前编》卷六第三一八页第四块有“登人三千,呼战”。所谓登人当有记载的簿册,已有统计的萌芽。安阳殷墟是殷商朝帝盘庚至帝乙丙时代的物品,亦即公元前至年间物品,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数字记载。《书经·禹贡》一篇,载有当时九州人口数,但经过考证,一般认为《禹贡》为战国时代的著作,故我国最早统计的萌芽,以用商代为宜。见卫聚贤著《历史统计学》页是后战国职方氏公元前年的记载,更为明确。识方氏以表格形式,列举扬、荆、豫、青、充、雍、幽、冀、并等九州的甲山镇乙泽数丙川一」’投戊利特产己民人口数庚畜辛谷的情况与数字。这与欧西阿痕瓦尔教授将英、法、俄、西、葡、荷、丹、瑞等国的物产、土地、人口数字作比较,模式相同,不过他是年,较我国晚了二千零二十七年。见卫聚贤的《历史统计学》页是后各代对于登记人口的方法与数字,各史书、类书等均有记载。如《汉书地理志》、《宋史·地理志》、《晋书地理志》、《续通考《卷卜、《文献通考》卷砚、一七、一一及十一、《续文献通考》卷三及十三及《册府元龟》四八六等书。兹择仁较为详细者叙述后,其中所列各朝户口数目,多系该朝天下承平,较为核实的数字。周代乡遂法周代的纂层行政组织为根据郊门内外,分为两大区域,郊内为乡,郊外为遂。郊内五宗为比,五比为间,五!为族,五族为党,丘党为州,五州为乡,各有主管,各掌其管内的政令。郊外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郧,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亦各有其主管,各掌其管内的政令。乡遂的人口每三年大比一次。其在中央政府则人口数为地官所掌握。当西周成一王康王时,人日数为一千三一百余万。以上为周代经常登记人口的方法。还有关于特别调查的记载,如《国语·周语》上称“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即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年被姜戎打败后,乃在太原进行户口调查,以补充兵源,为我国历史上特别记录人口调查的最早记载。西周、春秋时期,产生了以“族类辨物”“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巳想,即为应用分组法的开始。在人日方而,除了要知道总数外,还要辨其国中,及其都、鄙城市与乡间和郊野,异其男、女的数字。而且这时己有户口簿籍,如《论语》一书中有“式负版者”的句文,版即邦国的户图籍。又如战国时《孟子》一书,曾提到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可见一国的君主对人口统计数字,很加重视。再如秦国宰相商秧所著《境内篇》云“四境之内,丈夫子女皆有名于上即户口簿籍,生老著,死者削。’,《去疆篇》又云,“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可见他对人口调查登记的主张,不仅有名于簿,并且还要有出生与死亡的登记,以观察人口变动的情况。汉算赋法《史记·萧何列传》,刘邦战胜楚霸王后,入陕酉咸阳,萧何首先收秦代的户籍地图,可知秦代已出现了全国性的户籍簿册,全国人口二于万人左右。到一了汉代建立了全国上计系统,由中央到州、郡县、乡亭、里的计量系统主管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的计量工作。每年八月举行户口调查,口与户并重,斌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户赋供给列侯和封君。每年年终郡国均须诣京上计。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承平日久,人口极盛,计户数为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零六十二,口数为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经过西汉末年农民赤眉、铜马等起义,兵连祸结,历时约二一卜年,始由东汉光武帝统一宇内。在光武中元二年公元年全国户数为四百二寸七万九千六百三十四,口数为二千一百万零七千八百二十。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年据《晋书·地理志》所载,总户数为一千零六十七万七于九一百六十,总口数为五千六百四十七万六千八百五十六。隋输籍法隋文帝为隋朝开国的君主,统一南北,政治上较为清平。于开皇三年公元年下令全国州县检查户口,通过京师市区的保长、阁长和族正,市外的保长、里正和党长调查户口,阅其容貌验其老小,造成税籍,以定各户的情况。又颁行户律,规定调查不实,主管官吏解职,并许人民对于隐匿者报告纠正,结果有丁四十四万三干和人口一百六十四万,新编入户籍。隋场帝大业二年公兀年全国共有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全国口数为四千六百零一万九于零五十六。大业五年又一次大检查,实行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一一解职。检结果全国共有一丁二十四万三千,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新列入户籍唐坊村邻里户籍法唐代地方政府分道、州、府、县等级,县以卜设坊付邻里。在城市住的为坊,置之人,在四野住的为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