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2班刘诗韵2013111040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间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的定义体现了他在语义和语体两个层面提倡等值翻译的观点,却未提到文化的再现。对翻译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语言和翻译之间关系密切。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认:“特定的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风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为此,译者不但要精通目的语和源语,还要了解和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熟悉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对文化差异进行合理的文化转换。一、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不能回避的指令,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变成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文化差异之一是时间取向不同。中国人在时间上采取过去取向,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国人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珍视。与此相通,中国人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称年长者“老师傅“、“老干部”、“老大爷”。“马老”、“张老”甚至成了少数德高望重的人才享有的尊称。与此相反。西方人在时间上是未来取向。美国人喜欢向前看,总是着眼于未来。因而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老在西方意味着来日无多,面临失去。竞争力而被淘汰的危险。因此,我国公共汽车上为敬老而设的专座的字样不能简单地译为“oldpeople“,应按西方人的观念译为“CourtesySeats”,方可被英美人所接受。英美人忌老、怕老。他们费尽心机地来委婉地表示“老”这个概念。如:theadbancedinage(年长者),themature(成熟者),thelongerliving(生活经历较长者),aseasonedman(历练者),seniorcitizens(资深公民)等。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也不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喜欢谦虚内敛。所以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的不够”或“没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于是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管见等。提及自己的作品总爱用拙文、敝作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力图达到“无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照他们的习惯,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文化的差异,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以避免误解。相反,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如:大作、贵府、贵姓、恭候、雅正等。译成英语时,可把“敬”含义省去,译出“辞”即可。如”大名”译成”yourname”,”贵府“译成”Yourhome“。若将”大名“译成”yourgreatname“,”贵府“译成”yourhonorablehome“,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讽刺或挖苦,或至少是虚伪。东西方价值观念差异较大的另一方面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翻译�Amer-ican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另外,美国人强调人生而平等(allmenarecreatedequal)。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孝“,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利益和顾全大局的文化。中国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英美人信奉”Everymanforhimself,andGodforusall“。汉语说“闲人莫入“,首先着眼于他人,英语却说Theemployeesonly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中国人非常注重等级观念。汉语通常以职务称呼人,如李科长、张市长等,以示尊重。英语里除总统(president)、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等为数不多的头衔用于称呼外,绝大多数人之间以名字称呼。由于这种文化差异,这是陈科长一般不译成:ThisissectionchiefChen,而译成ThisisMr.chen,oursectionchief。总之,价值标准因文化不同而各异。我们通过英汉民族价值观念的对比研究,在翻译时力争恰到好处地完成文化对接的任务。二、民族审美观的差异汉英民族分属于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汉民族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经历在文化深层的沉淀,反映出汉民族天人合一、重整合、重暗示、重含蓄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审美观。以景物描写为例:中国人写景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汉语的景物描写大多文笔优美,用词含蓄,体现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表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现了一种意境美和情感美。西方的审美习性在这些方面则大相径庭。西方的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更多的强调模仿和再现。亚里士多德主张美学的最高境界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这一观点早已渗透到西方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西方传统的文学艺术历来提倡“模仿自然“,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艺术流派的本质都源于模仿论。反映出西方哲学思维天人各一、重理性、主客观对立的特点。反映到景物描写的语言上,就出现英语思维缜密,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写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下面一例翻译可反映汉英两种语言在描写景物时的差异:Tinyislandearestrungaroundtheedgeofthepeninsulalikeapearlnecklace.Hunksofcoralreef,coconutpalmeandfinewhitesand.试译:座座岛屿玲珑小巧,紧密相连,像一串珍珠缀成的项链,环绕着半岛边缘。岛上珊瑚礁红,椰林成片,沙滩如银,景色如诗如画。英文读起来就像真实拍下的照片,全是景物的客观排列,汉语则多见景生情的自然抒发。因而在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重突出两种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的差异。三、宗教信仰的差异在西方,宗教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如绘画的第一个高峰发端于拉菲尔�米开朗基多的宗教作品,文学上但丁的“神曲“、米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均取材于宗教。特别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几乎主宰了所有的精神领域。所以说宗教贯穿到西方社会文化的几乎所有的领域。毫无疑问,宗教对英语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大量的英语习语、格言、典故词、派生词均来源于”钦定圣经译本“,成为英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习语thestillsmallvoice(良心的声音),oftheearthearthy(世俗之至);格言�Hatredstirrethupstrifes,butlovecoverethallsins(恨挑起争端,爱宽容过错);典故scapegoat(替罪羊)、thirtypiecesofsilver(三十块硬币)等。中国人信仰儒教、道教、佛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三教互补,甚至合而为一,共同对中国文化起作用。他们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也自然反映到语言之中。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乐极生悲等。由于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要求译者要了解两种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翻译中切不可望文生义。英语中有很多词语表达特定的宗教意义。如:Endoftheworld(世界末日),中国人看到这几个字很容易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恐怖时光。然而对西方人来说,它表示伸张正义的时刻,是指中国人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意。另外,宗教术语(作为隐喻)进入非宗教的语境,变成日常用语,是常见现象。有些字眼有佛经里的术语,如报应、许愿;有的是伊斯兰术语,如施舍;有的是基督教术语,如赎罪等。在翻译中要注意这些词的身世来源,否则可能翻译不当。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介绍儒家思想的书,引入孔子若干语录,其中之一为:Themanofprincipleiscourageous.Heknowstherightandwillfightforitatallvosts.Godisonhisside.孔子怎么也不会说“God“,这里应该是误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切不可硬要将异族文化向本族文化靠拢,一定要了解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娴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四、传统文化观念与文化意象的差异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词义,而传统的文化观念与文化意象则是不同民族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图示。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在中国人心中象征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而对于西方人来说,只不过是三种普通的值物,没有特殊的文化涵义。英汉两个民族因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的不同,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与文化意象上必然存在差异。汉语中的“老黄牛、小绵羊“不会给英美人带来任劳任怨和顺从听话的联想,英语的bear和lizard也绝不可能在中国人心中唤起怒气冲冲或油头粉面的形象。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从regalasalion(像狮子一样庄严)、majesticasalion(像狮子一股雄伟)可以看出狮子在英语里享有很高的声誉。雪莱就号召压迫者像狮子般醒来(riselikeal-ion)。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老虎才有类似的联想,虎英勇大胆、健壮有力,所以有”将门虎子“、“生龙活虎“等词语。因为众所周知的龙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象的原因,大家熟悉的“亚洲四小龙”被译为“亚洲四虎”(fourtigers)。因为源语和目的语文化意象的差异,翻译时需要转换文化征象来传递同样的信息。英语电影“WaterlooBridge“译为“魂断蓝桥”不失为一妙译。此译让人避开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历史以及硝烟弥漫的战场的联想,借用我国“蓝桥”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影片爱情悲剧的内涵,可见这一佳译倾注了译者的文化情感。文化敏感性是译者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笔者由此想到电影“TheFirstBlood”译为“第一滴血”应是误解。事实上,这是一个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firstsuccessinacontest,翻译应是“初战告捷”。所以缺乏文化敏感性是成为误译的主要原因。五、地理环境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差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而人类的出现首先就是分地域的,而且是互相隔绝。因此各个人群便是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式来创造自己的文化。汉语中有赞美“东风“的文句,英语里不乏歌颂“西风”的诗篇;汉诗多描绘“春天”之美,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这些都与文化的地域性不无关系。中国古代是一个内陆国家,传统的文化是农业文化,土地对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有关的词语,如:土洋结合(Combineindigenousandforeignmethods)、土崩瓦解(tocollapselikeahouseofcards)等,不过英译时已无�土�字,避免英美人不解其意。英国四面环海,特别承袭了西方的海洋文化,英语中与海洋渔业有关的词俯拾皆是,如:aseaofdebt(大量债务),castananchortowindward(未雨绸缪),cleanthedeck(扫除障碍)等,从这些例子中可见“海”对英国这个岛国的重要性。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赖以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文化起源于农本,中国古人与耕牛相依为命,所以汉语里与牛有关的词语很多,如:牛气、牛劲、孺子牛、对牛弹琴等。这些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喻体。而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所以西方古人与奔马感情甚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