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长方体认识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展示主题图:长城、高楼、冰箱、衣柜、电视机包装箱。师:长城上的砖、高楼、冰箱、衣柜、电视机包装箱都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以肯定。师:对,像长城上的砖、高楼、衣柜、冰箱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的,像电视机包装箱这种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你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的?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哪些面完全相等?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归纳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问题: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②完成下面的表格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师:(出示一长方体框架)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怎么办?生1:量出每条棱长再相加就可以了。师:这个方法可以吗?为什么?有没有其他方法?生2:可以,因为要求做这个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上就是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所以只要把每条棱长相加就可以了。师:还有其他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4.想一想:(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三、课堂实践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五、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口诀: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第二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2.填好表后请回答:(1)什么叫做棱?(2)什么叫做顶点?(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二、探索实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1)观察并回答:①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②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3)小结。正方体是由_____个_____的正方形围成的_____图形。正方体也有_____条棱,它们的长度_____。正方体也有_____个顶点。(4)做第22页的“做一做”。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硬纸片,动手将它折、贴成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并标出它的棱长。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三、课堂小结(1)正方体的特征。(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教学后记: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表面积的意义。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用具: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看图回答。(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3)填空: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是。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宽5㎝,高4㎝”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二、实践探索1.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学生试着说一说。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3)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6×5+6×4+5×4)×2=74×2=148(平方厘米)(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课堂实践做第2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结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五、课堂练习做练习六的第1、2题,学生口答,学生讲评。七、课后实践做练习六的第3、4题在作业本上。第四课时教学目的: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索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3×3×6或者32×6=9×6=9×6=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三、课堂实践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五、课堂实践做练习六的第5、6题。第五课时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能正确分析有关应用题,能正确解答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应用题,养成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具准备:一个长方体牙膏盒和一个墨水瓶盒。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⒈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正方体呢?⒉计算下列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①长4厘米,宽3厘米,高5厘米。②长2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③长10厘米,宽和高都是6厘米。④棱长6厘米。⑤棱长的总和时24厘米的正方体。二、应用分析。下列各题的表面积计算,究竟是求哪几个面的和?①做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木箱。②给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全面喷漆。③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三、表面积计算的应用练习。⒈取出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墨水盒,量出他的长、宽、高的厘米数(保留整数)①如果不考虑边角的粘合部分的余量,做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纸?②如果盒子是不带盖的,怎样计算它的用纸量?⒉取出一个牙膏盒子,亮出它的长、宽、高的厘米数,在剪下上下两个盖子,就成了通气管子的模型,请计算出这个模型管子的表面积。⒊总结。四、作业。练习六第9——12题。选做课后思考题。五、作业评讲后总结全节要点并自我梳理。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