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整理-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小龙)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5分)二、不定项选择(12个,24分)三、连线题(1个,6分)四、简答题(5个,40分)五、论述(1个,15分)1.1城市设计的概念P5.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城市设计的概念总结为: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1.2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P2)一是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的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但它们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如公路网,照明系统等三是城市或区域设计,这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如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区更新改造保护等设计。(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界定了城市设计的可能工作范围)1.3城市设计的任务《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被称为综合环境设计”。1.4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21)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2)尊重自然、结合自然3)体现历史的连贯性4)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5)突出特色与个性6)实行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1.5城市规划的含义(了解内容)P7--81985年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城市规划给出的定义: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用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作出的安排。城市规划是为塑造或者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一项政府职能、一种社会运动,或者是一门艺术,或者是三者的结合。另: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似之处都是将城市物质空间及其内容的安排座位主要的工作对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基本上内容差不多,都是社会、经济和空间(物质形态)发展并重,并赋予城市设计在形态设计、环境品质和景观艺术等方面的属性的预期。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重点)3.1空间形式理论与作品(最好看一下书,这些比较碎,不好总结)1.卡米洛·西特(1843~1903)P66最早提出的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其设计思想主要反映在他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设艺术》中。西特的城市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批评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充分认识到到城市规划基于视觉美学的城市设计之间存在的分离,主张将城市设计建立在对于城市空间感知的严格3分析上。反对机械刻板的“现代体系”。在城市空间艺术创造中他又强调以下3个方面:(1)自由灵活的设计;(2)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3)广场和街道应组成有机的围护空间。2.芦原义信P72作品:《外部空间设计》1975注重空间设计手法、空间要素及其与人的视觉相关性的研究。提出“空间秩序”、“逆空间”、“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和减法空间”(减法空间是首先确定内部,再向外部建立秩序,加法空间反之)。同时,芦原义信根据外部空间的用途和功能将空间分为多个层次,如:公共--半公共(或半私用)--私用、外部--半外部(或半内部)--外部。●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而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是消极空间。●外部空间的两个要素:尺度:根据人眼的视角关系和自己的经验,提出外部空间的两个假说。一是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为“十分之一理论”;二是外部空间,可采用20~25米的模数,称为“外部模数理论”。直线: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直线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不同距离的材质,这有利于提高外部空间质量。●在外部空间的布局中,相对于人的活动,可以将外部空间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根据外部空间的用途和功能将空间分为多个层次和顺序。●人与空间的关系: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是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人情味的技术。3.3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41.埃比尼泽·霍华德20世纪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城市学家,风景规划与设计师,“花园城市”之父,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主要作品:《明日的田园城市》观点: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把农村和城市的优点结合起来,并用一系列田园城市来形成反吸引体系,把人口从大城市中吸引出来,从而解决大城市无限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田园城市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提出“城市--乡村”模式,同时指出由城市、乡村、城市--乡村三者构成“三磁力”。2.弗雷德里克·吉伯德(哈罗新城的设计者)著作:《市镇设计》1953年,该书总结了英国新城建设经验,把城市设计提高到艺术水平上去研究,是西方城市设计具有总结性的著作之一。吉伯德认为城市设计是区别于城市规划的,其重点是解决城市空间与建筑的视觉形象问题,而城市中能看到的一切物体都是城市设计的素材,这些素材与空间、运动、时间等要素有密切的关系。3.5人文社会设计理论1.简·雅各布斯主要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观点:城市中最基本的、无处不在的原则,应是“城市对错综交织使用多样化的需要,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互相支持,以一种相当稳固的方式相互补充”。城市问题是一个“有序的复杂问题”,对城市而言,“过程是本质的东西”,并指出城市多元化是城市生命力、活泼和安全之源。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52.阿莫斯·拉波波特主要著作:《城市形态的人文方面》(1977)城市设计应作为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城市形式的塑造应该依据心理的、行为的、社会文化的及其其他类的准则,应强调有形的、经验的城市设计而不是二度的理论性原则。将文化生态分析运用于城市空间环境研究的代表人物。文化生态学理论;文化生态分析3.柯林·罗和福瑞德·科特P87-88主要著作:《拼贴城市》理论:“拼贴城市”思想“拼贴城市”是对现代建筑思想中的基本理性与整体叙事方式的一种破解,通过对现代建筑中所包含的的理想城市的批判,试图将城市概念从一种单眼视域的乌托邦重新导向一种关于城市形态的多元视角。目的是驱除幻象,同时寻求秩序和非秩序,简单与复杂,永恒与偶发的共存,私人与公共的共存,以及革命与传统的共存。3.6自然生态设计理论1.伊安·麦克哈格主要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他率先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处理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他认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各种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自然无法承受来自人类活动的压力时就会崩溃,因此人类活动应该尽量避免与自然发生冲突;尤其要保护的是某些非常脆弱,根本不适合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强调把人与自然世界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问题,并运用“适应”作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形态评价和创造的标准。62.迈克尔·霍夫主要著作:《城市形态及其自然过程》从自然进程角度论述了现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失误和今天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应建立一个城市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整体环境概念。认为城市的环境景观是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要素。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去发现一种新的和建设性的方法来对待城市物质环境,并寻找一个可替换的城市景观形态,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能源、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的关注。3.约翰·西蒙兹主要著作:《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它还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创造过程。在它的最高层次,文明化的生活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形式,它帮助人重新发现与自然的统一。3.8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1.罗杰·特兰西克主要著作:《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理论》1986图底关系理论和连接理论: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形体的主导性作用使其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周围的空间则被忽视。成为对象的建筑被称为“图”,被模糊的事物被称为“底”。图底关系和图底关系反转。4.1.1概念性城市设计(理解)概念性城市设计的定义:是一种普遍的工作方法,适用于任何城市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与项目的类型、规模和尺度无关。7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过程的一个阶段,是探讨城市地区的适宜的发展目标、策略与方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指导下一阶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寻找具有引领性的城市设计方案。4.2.1城市设计的对象和任务(重点)1)城市设计的对象:1.物质空间环境2.功能活动与人3.管理机制2)城市设计的任务:1.城市环境研究:正确认识城市设计涉及相关要素间的关系,寻找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发展对策2.城市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形式宜人、功能活动安全方便,具有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3.城市社会环境:促进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建设,建立合理融洽的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利益。4.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可行的发展模式,故里城市不同形式的经济活动产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5.管理与控制:合理控制城市的发展,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状态,保护城市文化遗存,维系城市生态平衡。4.2.3城市设计的内容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1.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2.城市土地利用3.城市景观4.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85.城市活动系统6.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7.城市设计实施措施5.2.2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1)中心集结型2)条带延伸型3)网格型4)自由生长型5.2.3空间格局的演化类型1)同心圆式扩张:指城市用地连片地向各个方向扩张发展,俗称“摊大饼”2)星状扩张:指城市以几条主要道路为轴线呈辐射状生长,是城市空间生长中较常见和最不稳定的类型。3)带状生长:指城市沿着某种地理要素发展,并在莫伊轴向上呈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趋势。4)跳跃式生长:指城市的空间发展脱离老城区而另辟新区的演化类型。5.2.4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1)路径2)边界3)节点4)标志5)区域5.3.2城市道路的景观组织91)城市道路景观的空间属性(1)空间领域性(2)空间渗透性(3)空间连续性2)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属性(1)景观功能:大致分为静态景观和动态景观静态景观主要指与道路交通有关的相对固定的客观实体系统动态景观主要指以城市道路系统为载体的公共活动,它们大多发生于街道及广场(2)认知功能其特征体现为:1.方位感2.标识性3.整体性4.层次性(3)城市道路景观的组织对策城市设计对此的要求一般包括:(1)道路本身应是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城市设计要能促进这种环境质量的提升。(2)道路应使驾驶员方便识别空间方位和环境特征。(3)在获得上述目标中,各种投资渠道及其投资者应协调一致,要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在集资修路时问题会比较突出。5.4.1开放空间的定义与职能开放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空间绿地、娱乐空间等。职能:1)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2)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学和景观意义的自然地景,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10协调,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3)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行使文化、教育、游憩等职能4)改善交通,便于运输,并提供城市的防灾能力5.5.1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建筑形态总得设计原则大致有:——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注重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基地的内部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均应与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相协调。——建筑设计还应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6.1.2道路空间设计的要求与原则要求:在以城市规划成果确定的道路性质、位置、宽度等属性为依据完成细化与完善工作。在确保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提高道路使用的舒适程度。原则:1)便捷高效原则2)舒适宜人原则3)局部步行原则4)公交优先原则6.1.3道路空间设计的相关要素1)比例2)线型113)沿街建筑与界面4)铺装、栽植与相关设施6.2.3广场空间设计的要求与原则1)多样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