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学课程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医学》课程标准供临床专业2《中医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医学》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72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学时。本标准适用于临床专业。三、课程性质地位中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及治疗概述。四、课程基本理念本门课程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力求生动活泼,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采用布置作业,组织讨论,加强辅导及辅助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学概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五、课程设计思路1.进一步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2.鼓励学生以中医模式对疾病进行分析,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中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理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4.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注意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护士素质、专业形象的培养六、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1.明确学习目标2.注重人文修养3.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4.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与专业相关的中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让学生了解、理解、应用中医的精髓和主要内容,学习中医学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常识性知识,掌握中医理论、中药理论,介绍常用的中医与中药方剂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方法、药物、方剂等。二、分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2、利用中医方法对病人进行独立诊断。3、掌握基本的中医治疗原则及用药原则。3(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堂理论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组织学生展开必要的讨论,以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在实验和临床见习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注意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医师素质、专业形象的培养。3.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应通过平时测验提问,操作技能考核及考试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态度学习本课程,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篇、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建议理论实验小计绪论绪论22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44第二章气血津液学说22第二章藏象学说88第三章经络学说22第十三章腧穴概论22第十三章常用腧穴44第十三章毫针刺法22第十三章艾灸疗法22第十三章火罐疗法22第十三章刮痧疗法22第四章病因学说88第五章四诊88第五章八纲辨证22第六章防治原则22第七章中药概论22第七章方剂概论22第八章常见病证1212第十四章常见疾病44合计64872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4绪论基本要求: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中医的发展史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史书记载、生活中常见症进行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中医学的起源中医理论的确立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1.晋、隋、唐时期2.宋金元时期3.明清时期4.近现代1.简述中医的发展史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辩证论治辩证:区别证、症、病及其关系论治:(1)同病异治(2)异病同治2.详解中医的基本特色三.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3.了解中医现代的发展第一章阴阳五行基本要求:阴阳学说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课件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一.阴阳的基本概论:1.定义2.阴阳的属性1.简述阴阳的定义及区分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交感(二)阴阳对立制约(三)阴阳互根互用(四)阴阳相互转换(五)阴阳消长平衡2.解释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3.阐述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5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5.用于确定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原则,用于指导养生防病五行学说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课件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1.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的各自特性(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1.五行相生2.五行相克3.五行制化(四)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1.五行相乘2.五行相侮3.五行母子相及2.详述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生克制化及乘侮等概念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2.相克关系的传变(三)用于疾病的诊断1.指导四诊2.推断病情(四)用于疾病的治疗1.指导脏腑用药2.控制疾病传变3.阐述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使用第二章藏象基本要求:气、血、津液学说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一.气气的基本概念气的生成1.先天之精2.后天水谷精微3.自然界清气气的生理功能1.了解气的概念、来源,掌握气的分类、功能及基本的气机64.推动5.温煦6.防御7.固摄8.气化气的运动形式气的分类1.元气2.宗气3.卫气4.营气二.血(一)血的基本概念(二)血的生成(三)血的运行(四)血的功能2.了解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三.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津、液的区别(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三)津液的功能3.了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功能四.气、血、津液的关系(一)气与血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4.血能载气(二)气与津液(参考气与血)(三)血与津液——津血同源4.掌握气、血、津液间的关系藏象学说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脏的腑的区别及各自作用1.掌握五脏与六腑的功能二.五脏的具体功能以及生理联属心的生理功能及生理联属1.主血脉2.主神志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2.熟悉心的功能及生理联属肺的生理功能及生理联属1.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2)主一身之气2.主宣发肃降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1)宣发卫气(2)宣发浊气(1)肃降清气(2)肃降水谷清微及津液(3)肃降呼吸道异物3.熟悉肺的功能及生理联属73.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的生理功能及生理联属1.主运化第三章运化水谷(2)运化水液/水湿2.主升清3.主统血在志为思,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熟悉脾的功能及生理联属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肝的生理功能及生理联属a)主疏泄(1)疏泄气机(2)疏畅情志(3)助脾运化2.主藏血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熟悉肝的功能及生理联属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肾的生理功能及生理联属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2.主水3.主纳气在志为恐,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此液为唾熟悉肾的功能及生理联属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一)胆的生理功能1.贮存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二)胃1.主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三)小肠1.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3.主水液)(四)大肠传化糟粕(五)膀胱贮尿和排尿(六)三焦1.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活动2.为人体水液运行的道路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了解六腑的功能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奇恒之府(一)脑1.主宰生命活动了解奇恒之腑的功能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82.产生精神活动“脑为元神之府”3.主管感觉和运动(二)女子胞1.天癸2.冲任二脉作用3.心、肝、脾三脏的作用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一)五脏间的关系1.心与肺——主血脉与主气、朝百脉以及宗气的作用2.心与脾——心主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3.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4.心与肾——心属火,肾属水5.肺与脾——脾运化精微,肺呼吸清气,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液6.肺与肝——肝主升,肺主降7.肺与肾——肺通调水道,为上源,肾主水,为下源。肺主气,肾纳气8.肝与脾——肝疏泄,脾运化,肝藏血,脾统血9.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封藏10.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六腑间的关系1.七冲门2.绘表说明六腑间关系(三)脏与腑间的关系1.心与小肠2.肺与大肠3.脾与胃(1)脾主运化,胃主运化(2)脾主升清,胃主降和(3)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4.肝与胆(1)肝之余气聚而成胆汁(2)胆汁贮存于胆,疏泄靠肝(3)肝主谋虑,胆主决断5.肾与膀胱掌握五脏之间的联系,了解五脏与六腑间的表里联系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第三章经络基本要求:9经络学说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课件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一经络概述经络的概念经与络的内容经与络的区别1.简述经络的概念,经与络的区别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含义2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手足分布、躯干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5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2.讲述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走行(二)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3.阐述奇经八脉的内容及其功能第十三章针灸基本要求:腧穴概论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腧穴概述(一)腧穴的分类和命名1分类1)经穴2)奇穴3)阿是穴2腧穴的命名1.了解腧穴的分类及命名原则(二)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1腧穴的作用2腧穴的主治规律2.了解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三)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3.了解特定穴的概念(四)腧穴定位法1体表标志法2骨度分寸法3指量法(三)血与津液——津血同源4.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10常用腧穴主要教学方法:配合图示利用教学模型详细讲解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模型(一)手太阴肺经腧穴天府,尺泽,列缺,太渊,鱼际1.掌握手太阴肺经的常用腧穴(二)手阳明大肠经经腧穴商阳,三间,合谷,曲池,迎香2.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三)足阳明胃经腧穴承泣,地仓,大迎,头维,乳根,天枢,足三里,丰隆3.掌握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四)足太阴脾经腧穴三阴交,阴陵泉,血海4.掌握足太阴脾经的常用腧穴(五)手少阴心经腧穴极泉,少府5.掌握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六)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支正,颧寥6.掌握手太阳小肠经的常用腧穴(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睛明,攒竹,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膏肓,委中7.掌握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八)足少阴肾经腧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8.掌握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九)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天池,曲泽,郄门,内关,大陵,劳宫9.掌握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十)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外关,支沟,天井,翳风,丝竹空10.掌握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十一)足少阳胆经腧穴瞳子寥,听会,阳白,风池,风市,阳陵泉,阳辅11.掌握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十二)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太冲12.掌握足厥阴肝经的常用腧穴(十三)任脉腧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水分,中脘,膻中,承浆13.掌握任脉常用腧穴(十四)督脉腧穴命门,灵台,大椎,百会,素寥14.掌握督脉常用腧穴(十五)奇穴四神聪,印堂,鱼腰,太阳,癜风15.掌握常用奇穴毫针刺法主要教学方法:配合教学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